首頁 > 文娛 > 正文

影視劇項目數量有所減少 但國劇出海的腳步并未停止

2022-01-25 08:36:50來源:搜狐娛樂  

2021年,受疫情影響,影視劇項目數量有所減少,但國劇出海的腳步并未停止,反而勢頭漸猛。

不少劇前腳還在國內熱播,后腳已經落地海外頻道。

《一見傾心》首播當日7個語種版本同時上線;《我是真的愛你》先后在越南、韓國、馬來西亞等地播出;《女心理師》發行到了越南、柬埔寨、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歐美等多地。

就在最近,還在國內熱播的《開端》,已被韓國搶先拿下播出版權,將臺網雙播與韓國觀眾見面。

曾經,國劇出海道阻且長,數量不多,品類單一,也賣不上價。

但這幾年,除了古裝劇的優勢之外,都市劇、甜寵劇,甚至懸疑劇都受到了海外平臺的關注,出海國劇的數量也顯著增多。

前不久,《長歌行》海外發行突破了現有華語影視單集銷售價的消息,更是振奮人心,在國劇數量、質量、影響力日益提高的當下,“華流”要到來了嗎?

國劇出海去了哪兒?

東南亞國家是主陣地 大劇是首選

在以往成功發行的劇中,觀眾經常會看到日本、韓國、泰國的身影,除了這些國家,國劇出海還去了哪些地方呢?

海外發行人Ash對搜狐娛樂透露,以她的習慣,她把出口的國家主要分為成熟市場和開發中的市場,所謂成熟市場,就是只要手中的項目合適,就可以穩定發行到這些國家。

成熟的市場包括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也包括中國港澳臺、日本、韓國、北美等地,開發中的市場有歐洲、澳洲、拉美、中東、印度等地,不過發行最多的還是亞洲的一些國家。

形成這樣的出口局面,背后的原因很簡單,這些國家的受眾之間沒有文化壁壘,互相比較容易理解。

“亞洲不少國家的文化,多多少少都受過中國文化的影響,所以在內容相互輸出上比較容易,其次,這些國家都有不少華人,天然就有一定的受眾群體。”北京一言一默海外合作經理Hailey 說,“歐美那些國家跟我們文化差異挺大,而且他們又是強勢文化輸出的區域,想讓他們來接受我們的文化,還沒那么快,其他像非洲、南美那種小語種居多的國家,發行的時候需要考慮到配音的成本,有一定難度。”

怎樣確定一部劇是值得出海的呢?

“我會從幾個維度來看,第一是這個劇在市場上的期待值,第二是關注幾大制作公司和平臺的頭部大劇,第三就是看演員,有的演員在一些國家會比較有號召力。”北京藝鼎傳奇文化公司的總經理張亮透露,“還有就是國內的一些小說,如果它在國外也出版了的話,也會有一定的群眾基礎,那我們就會重點考慮。”

隨著網絡的發展,各國之間的信息差越來越小,國外平臺選劇的標準也越來越多元。

“如果海外對接公司中有中國人,他們就會對中國影視劇評價體系比較了解,會參考衛視收視率、豆瓣評分、平臺播出數據等等,如果沒有非常懂行的人,他們就會以電視劇的播出年份進行報價,新劇價格相對高一些。”Hailey 說。

這些標準似乎跟國內給劇評級的標準差不同,但實則也有細微不同。

Hailey 透露,有些劇在國內價格賣得很高,但當他們高價采購發行到海外時,未必就播得很好。因為國產電視劇的制作成本跟演員的咖位直接掛鉤,咖位越大的演員片酬越高,很多劇的制作費用大部分都花費在演員片酬上,所以他們要價自然也高。但在海外發行時,國外觀眾對國內演員并沒有那么熟悉,所以他們更看重的是故事、題材、制作等等,雙方評估標準還是有一些參差。

所以當拿到一個新片子時,Hailey 會根據手中的渠道,預估發行能夠帶來的收益,再決定是否要采購。盡管已經通過各種方式去平衡兩者之間的差異,但再成熟的海外發行人員,也不敢保證自己拿到手的項目百分之百能夠賺錢,他們有些項目也只能收回成本,而有的還會虧損。

總而言之,“我們更愿意花大價錢去采購一些大劇,因為小劇發行出去的話,播出效果一般,對我們公司口碑也沒太大作用。”Hailey 說道。

國劇出海哪類題材最受歡迎?

古裝劇是國劇名片 都市甜寵懸疑劇受關注

據說在出海的國產劇中,古裝劇是排頭兵,事實是這樣嗎?

“從全球市場的競爭性上來看,我們的優勢一直是古裝劇。”Ash說,“從最早的《西游記》《水滸傳》《還珠格格》,到近些年的《甄嬛傳》《步步驚心》《延禧攻略》等,古裝劇一直都是國劇出海時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劇種,不少劇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比如《甄嬛傳》曾在美國比較主流的電視臺播出,《長歌行》單集海外發行美元價突破了現有華語影視單集銷售價。”

古裝劇之所以能夠成為國劇名片,Ash認為,一方面是之前出海的國劇已經培養了這樣一群收視觀眾,他們對我們的古裝扮相、李小龍式的中國功夫充滿好奇,另一方面在于,放在全球市場來說,華語劇主要比拼的對象還是日韓劇,但在都市劇方面,不管是從題材,還是尺度上,日韓劇確實略勝國產劇一籌,所以他們本土以及其他國家對華語都市劇的需求就沒有那么大,更傾向于選擇我們的古裝劇。

古裝劇雖然更容易出海,但近兩年也遇到了一些問題。

首先是產量問題。受影視大環境及政策的影響,每年能夠出海的古裝劇數量整體變少,雖然視頻平臺有大量的自制古裝劇,但要么是體量太小,不利于發行到更多國家,要么就是版權握在平臺自己的手中,他們會在自己的海外流媒體平臺上同步播出,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海外電視臺的報價和采購。

其次,以前金庸的武俠劇在東南亞國家培養了一批忠實觀眾,所以有一段時間,只要翻拍的是金庸作品,海外平臺都會照單全收,但后來翻拍的頻率太高,加上作品質量參差不齊,海外平臺在購買古裝劇時,也越來越謹慎。

一位業內人士對搜狐娛樂透露,他們之前在國內采購了一部翻拍的金庸劇,但這部劇的發行就非常不順利,先是積壓了好幾年才在國內播出,緊接著口碑也非常不好,導致他們發行的價格也非常低。

除了古裝劇,Ash對搜狐娛樂透露,這幾年國產都市劇和甜寵劇相比從前有了不錯的發展。

“歐美那些國家因為對我們的歷史、政策、文化不了解,所以如果給他們推我們的年代戲、中國式的家庭戲之類,他們可能看起來會比較枯燥,但戀愛這種事情,全世界共通,加上我們國產劇質量有所提升,有些都市劇話題度也不錯,所以這兩年都市劇和甜寵劇也比較好發行一些。”

此外,懸疑劇也是近兩年嶄露頭角的一個劇種,比如《白夜追兇》被Netflix買下海外發行權,《隱秘的角落》發行到多個國家,《沉默的真相》拿下多個國外大獎等。

“早年做海外發行的時候,懸疑劇很少會作為一個重要的出海劇種。”Ash說,“但這兩年我們的東南亞、日韓客戶,確實對我們國內口碑和質量比較好的懸疑劇,更愿意去嘗試了。”

這不,《開端》還在國內熱播,韓國就搶先買下播出版權,顯然對這部劇非常看好。

決定是否采購的因素,除了題材、質量,還有演員。

張亮透露,比較受國外觀眾歡迎的中國明星有兩類,一類是在國際上比較有知名度的演員,比如鞏俐、章子怡、成龍、陳沖、鄔君梅等演員,還有一類就是經常演古裝劇的演員,他們借著國劇出海,也圈了不少國外粉絲,比如劉亦菲、范冰冰、李易峰等人。這兩年最火的則是《陳情令》中的肖戰和王一博,尤其是在泰國,只要有他們兩個參演的作品,觀眾都比較認可。

“我們公司比較創新的一點是,把國產綜藝《這!就是街舞3》和《一起火鍋吧》出口到了泰國平臺同步播出,這是泰國首次同步播出中國綜藝,播出期間多次登上海外社交平臺熱搜。”張亮說,“主要是因為四個隊長在泰國有一定的知名度,泰國那邊很快就采購了。”

國劇出海價格幾何?

“贈劇”時期雖已過去 但價格依然很“白菜”

曾經國產劇發行到國外,價格被稱為是“甩賣”,過去這么多年,有變化嗎?

Hailey 告訴搜狐娛樂,早期為了開拓海外市場,加上國家層面的一些文化交流的需求,那時候確實會半賣半送,或免費贈送劇給一些國家播出,畢竟國劇出海不僅要謀求經濟利益,還有文化輸出的意義,不過現階段這種情況很少了。

“發行到國外的版權費價格區間一直比較穩定,沒太多想象空間。”張亮透露,“以發行到泰國的古裝劇為例,好一點的古裝大劇一集可以賣到幾千美金,一般的也就幾百美金。”

張亮回憶,在2016年左右,出海的古裝劇價格曾單集達到過上萬美元,但這種現象很罕見,后來國外的采購團隊可能覺得這不是個好生意,加上近幾年受網絡視頻平臺的影響,廣告收入減少,電視臺采夠預算也有下滑,所以價格也回落了下來。

放在全球市場上來說,國產劇出海價格卻有上升的趨勢,比如由迪麗熱巴、吳磊主演的《長歌行》就被爆每集海外發行美元價,突破了現有華語影視單集銷售價,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搜狐娛樂,這個價格單集達到了十多萬!雖然這個價格跟國內動輒幾百萬的版權費相比依然有點“白菜價”,但相比以前,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那現階段,國內制片公司對國劇出海抱著怎樣一個態度呢?

三位業內人士對搜狐娛樂透露,近兩年國內大部分制作公司對國劇出海還是持一個積極的態度。

“只要在國內成功發行的劇,基本上已經能夠收回成本并賺錢,海外發行只是一個補充,當然他們也想發行得好一點,這樣不僅會有更多收入,獲得政府補貼,還會提高在行業內,乃至國外市場的知名度。”Hailey 說,“不過國產劇的重頭戲目前還是在國內,畢竟現階段國劇出海的價格跟國內版權費還是有一定差距。”

制作公司之外,各個平臺也在布局自己的海外市場,有的有專門的海外平臺播出國劇,有的與海外平臺保持著密切合作,有的則全力助推“網劇出海”。

此外,國家對國劇出海的支持力度也越來越大,2017年,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聯合頭部影視公司成立“中國影視文化進出口企業協作體”,2018到2019年底,該協作體成員在海外播出節目近500部、超過一萬集,成員單位的出口額同比增長12%至51%。

國劇出海前景如何?

內容尺度有待突破 形成“華流”道阻且長

國劇出海已有一段時間,面臨的困境是什么?未來前景又如何呢?

幾位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國劇出海遇到的最大問題是題材尺度和質量。

“我們的題材太保守了,不像韓國或歐美,他們拍攝的內容很有看點,也有網感,比如像《魷魚游戲》,它為什么會大爆,一方面是Netflix的劇他們會全球推,另一方面就是他們的內容很考驗人性,有看點,又比如泰國可以拍同性戀題材,想起印度就會想到他們的歌舞片,他們也都會拍一些人性、情色、暗黑方面的題材,相比較而言,我們的內容過于保守。”Hailey說道。

張亮也覺得,國劇出海最難的是很多國產內容不合外國人的口味,大多數的國產劇出海之后,主要還是發行給當地的華人看,沒能突破圈層。究其背后的原因,是國內公司在拍攝的時候,主要考慮的還是國內觀眾的喜好,沒有考慮到國外受眾。

這點張亮也能夠理解,畢竟目前國產劇主要發行對象還是國內平臺,靠著國內發行他們基本上就能收回成本,海外發行低廉的收入只能是錦上添花,無法成為他們的目標。

不過隨著國劇海外發行價格的逐步上漲,以及很多海外平臺越來越前置化的參與到項目中,相信以后雙方不再是單純的買賣關系,會進行深層次的內容合作。

國劇出海的終極目標大概是希望能夠形成一股“華流”,Hailey 認為,目前我們想要達到這個目標,還需要一段很長的路來走。不可否認,我們這幾年已經比以前進步很多,以前國劇只有古裝劇這一張名片,如今出海的題材類型越來越多元化,有都市劇、甜寵劇,甚至是懸疑劇,出海的國家也從一開始的日韓、東南亞,發展到如今的歐洲等國家。

“如今國家大力監管這個行業,整頓了劣跡藝人、高價片酬等問題,我覺得市場也會越來越冷靜,不再一味追捧那些年輕演員,會更多的接受三四十歲的演技派演員,往這個方向走的話,我相信未來國劇質量肯定也會越來越好。”

相關閱讀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