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5 07:35:02
來源:北京日報
慎初,就是要守住第一道防線。竹子的第一節往往最難劈,可只要第一節劈開了,后面就迎刃而裂。人的節操也有竹子這個特點,不會輕易失守,可一旦被突破,后面的防線之潰敗便也“勢如破竹”。這警醒人們:務必常懷慎初之心,恪守慎初信條。
漢代有位南陽太守叫羊續,一次,一位老府丞為他送來了一條當地有名的白河鯉魚。經過一番推讓,羊續礙于情面無奈收魚。老府丞心想:“羊續呀羊續,你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今日收魚,明日就會收牛,后天就會收錢啦!”于是,過了一段時間,老府丞又拎來了一條更大的白河鯉魚。羊續沒說什么,而是把老府丞帶到屋外的柱子前,指著柱子上懸掛的魚干,面帶威嚴地對老府丞說:“你上次送的魚已成魚干,你一起拿回去吧。”老府丞深感羞愧,匆匆帶著魚及魚干離開了。消息傳開,人們都贊美羊續廉潔,并送他一個美名——懸魚羊續。此后,再也沒有行賄之人找上門了。羊續的認真,并非小題大做,而是恪守廉潔的第一道“防線”。
明代嘉靖年間的進士張瀚,初任御史時經驗不足,曾向都臺大人王廷相討教為官之道。王廷相以轎夫濕鞋喻理說,“有一次,我乘轎進城遇雨,有個穿新鞋的轎夫,一路小心翼翼,生怕把新鞋弄濕弄臟,因此他擇地而行。進城后,泥濘見多,一不小心踩進泥水中,便‘不復顧惜’,無所顧忌地在泥水中行走。”“居身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張瀚深受啟發,在以后的仕途中恪守慎初信條,為官四方、清廉正直,官拜吏部尚書,從政頗有建樹。
現實生活中充滿了誘惑,一旦“踩進泥水坑”,往往就放松了警惕,于是“不復顧惜”了。某些領導干部,總覺得占些小便宜、撈點兒小外快不足掛齒,于是放棄了自己的慎初之心,殊不知一念之欲不能止,一如那個“濕鞋”的轎夫,便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夫小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故君子慎初,圣人存戒。”常懷慎微之心,不迷失、不動搖,識得破、忍得住,方能守住心靈凈土,做到俯仰無愧、堂堂正正。
關鍵詞: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