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4 10:35:04
來源:經濟日報
“倉廩實,天下安。糧食品牌建設是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糧食產業實現由注重規模向注重質量轉變的重要抓手。”在近日舉行的2021年度“中國好糧油”發布會上,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總工程師、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翟江臨表示,隨著近年來糧食品牌建設有力推進,糧食品牌國家、區域、企業產品的金字塔體系已初步形成。
據介紹,2017年,優質糧食工程啟動。截至2021年底,全國優質糧食產量增加超過5000萬噸,促進農民增收200多億元,形成了農民種好糧、企業收好糧、加工產好糧、百姓吃好糧的喜人局面,對于加快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產生了深遠影響。
近年來,我國在加強糧食品牌建設過程中,更加注重從田間到餐桌的品質控制與提升,有力促進了產業鏈的健全。
在種植環節,推廣優糧優種,發展訂單農業,實行連片種植和規模化經營;在收儲加工環節,為種糧農民與加工企業搭建橋梁,促進優質優價。推廣應用綠色儲糧技術,實行分倉、分級儲存,保證儲藏階段品質穩定。實行適度加工,最大化保留營養物質,提高糧油品質,增加優質糧食供給,助力節糧減損;在銷售環節,培育消費者喜愛的優質糧油品牌,豐富銷售渠道,提升品質影響。
在完善產業鏈的同時,聚焦糧食物流和銷售體系構建,三大舉措促進供應鏈的穩固提升:一是打造高效的物流體系,降成本、暢流通、提效率。山東省建設國家級糧食產業融合循環經濟區域物流保障體系,糧食產業體系更加健全。二是完善線下銷售網,建成大批好糧油便利店、形象店、體驗店和直營店。吉林省推出產區到銷區直通車,探索機構倉區域品牌+運營商的銷售模式,著力打通“最后一公里”。三是構建線上銷售平臺,通過“中國好糧油”電子交易平臺,打造專業完整的國內優質糧油供應鏈。各地優質糧油產品積極入駐天貓、京東等平臺,山東省建設智慧交易平臺好糧油網,助力傳統糧油企業數字化轉型。
在穩住產業鏈、供應鏈的基礎上,有關部門從強化研發和營銷的價值增長點出發,全面發力糧油產品價值鏈提升。
“一方面注重科技創新,另一方面加強宣傳推薦。”翟江臨說,近年來,通過研發新產品、新工藝協調增加糧食產業附加值,強化“中國好糧油”系列標準12項、“地方好糧油”標準百余項,江蘇、安徽、重慶等地先后注冊區域糧食商標,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深入挖掘品牌文化、講好品牌故事。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220個糧油產品入選2021年度“中國好糧油”,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簡稱“832平臺”)正式啟動“中國好糧油”品牌專場推介活動。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經濟發展與改革部副部長、一級巡視員馬繼紅表示,作為全國性消費幫扶網絡平臺,“832平臺”十分重視品牌在推動產業鏈延伸中的作用,通過讓更多脫貧地區優質糧油產品源源不斷地擺上餐桌,以形成示范帶動效應。
“‘中國好糧油’產品入駐‘832平臺’,正是推動消費扶貧提檔升級的有力舉措,是共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有效載體,是中央單位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規劃建設司司長錢毅說,將以此為起點,不斷深化合作、放大成效,持續加強對脫貧地區糧油企業的指導,加快推進品種品質提升,幫助更多的脫貧地區產品走向市場。
錢毅表示,2021年以來,“中國好糧油”行動支持389個示范縣和1200多個示范企業,培育了一批具有較高市場知名度、名譽度和競爭力的糧油品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糧油消費升級的需要。“十四五”時期,將牢記把優質糧食工程建成糧食安全工程、高質量發展工程、鄉村產業振興工程的使命,聚焦打造優質糧食工程升級版,持續推進“中國好糧油”行動。
關鍵詞: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