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用抗炎藥可能會增加疼痛發展為慢性病的風險

2022-05-13 14:40:52

來源:前瞻網

近日,據外媒New Atlas報道,由麥吉爾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用抗炎藥治療某些形式的急性疼痛,實際上可能會增加這種疼痛發展為慢性病的風險。

該研究的重點是探索導致急性疼痛轉變為慢性病的原因。第一步涉及研究一組急性腰痛患者中某些基因的表達。

研究人員表示,在分析患有腰痛的人的基因時,觀察到隨著時間的推移,疼痛消失的人的基因發生了積極的變化。血細胞及其活性的變化似乎是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稱為中性粒細胞的細胞中。

研究人員認為,結果出乎意料??寡姿幫ǔS糜谥委熝?,而且多年的證據表明,它們確實有助于減輕疼痛。但這次研究發現,抑制對疼痛的早期炎癥反應可能會增加慢性疼痛發展的風險。

接著,研究人員開始進行一系列老鼠實驗,看看是否真的奏效了。當背部受傷的小鼠服用傳統的非甾體類抗炎藥時,盡管這些藥物在短期內有效地起到鎮痛作用,但它們更有可能經歷持續的長期疼痛。用鹽水或不同鎮痛劑治療的具有類似損傷的小鼠,則不太可能出現慢性疼痛的跡象。

更具體地說,研究人員將注意力集中在稱為中性粒細胞的免疫細胞上。他們發現,直接阻斷這些細胞的活性會導致動物試驗中的疼痛反應持續時間比正常對照組長10倍。

研究者解釋,中性粒細胞在炎癥的早期階段占主導地位,并為修復組織損傷奠定了基礎。炎癥的發生是有原因的,看起來干預它很危險。

最后,研究人員查看了英國50萬人的真實醫療記錄。該調查驚人地發現,與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或抗抑郁藥的人相比,服用抗炎藥治療背痛的人在兩到六年后報告持續慢性疼痛的可能性高出約75%。

最終,基于這項研究,研究人員并不建議患者完全避免使用抗炎藥。在很多情況下,類固醇和非甾體抗炎藥是至關重要且有價值的治療選擇。

研究者稱,下一步將進行一項隨機臨床試驗,比較抗炎藥與其他鎮痛藥對慢性疼痛的長期效果。

關鍵詞: 抗炎藥治療急性疼痛 急性疼痛 治療急性疼痛 治療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