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9 13:15:40
來源:騰訊網
導語:之所以元宇宙會屢遭非議,并非因其本身,而是那些借元宇宙名義作惡的人!
《雪崩》30年之后,元宇宙終于在2021年傳來第一聲哭啼,自此,元宇宙的聲音充斥在互聯網的各個角落,吹捧聲漫罵聲此起彼伏。
下一個30年,元宇宙將步入正軌還是會籍籍無名,誰也無法知曉,如果想尋得其未來的跡象,必須關注業內的企業會如何去應對。
近期,各上市公司2022年一季度財報相繼披露,或奮力布局,或渾水摸魚,元宇宙企業的真實現狀暴露無遺,可以說企業間的含“元”量差異明顯。
1.元宇宙概念股大起大落
2021年9月,同花順元宇宙概念板塊(885934)推出,從900點左右升至1496.77的峰值,隨后又回歸900點,數月的大漲大跌仿佛回到了原點。
目前該板塊共囊括107家相關企業,A股流通市值排在首位的歌爾股份市值超千億,板塊總市值近9490億元。
受消息面影響,過去數月的指數大起大落,但是隨著大眾對概念的認知加深,未來的板塊的走勢有望回歸理性。
具體到板塊內的企業,有大量涉及到應用及內容相關服務,如游戲、社交、娛樂、旅游、電商等;其次是VR/AR等相關,如硬件生產、研發解決方案等;還有大量涉及到元宇宙技術相關,如云計算、通信、人工智能、區塊鏈等。
值得注意的是,板塊內企業雖均與元宇宙產業有關,但實際關聯程度差異明顯。
2.多企業深度布局
歌爾股份
作為元宇宙概念板塊市值首位的企業,歌爾股份是國內領先的消費電子零組件、整機供應商,并且公司長期布局VR/AR業務,在設備整機代工市場占據著絕對優勢,服務品牌包括國外的Meta、Sony,以及國內的PICO等。
財報顯示,歌爾股份2022Q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1億元,同比增幅43.47%,實現歸母凈利潤9億元,同比降6.7%,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8.78億元,同比增幅46%,業績符合預期。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智能硬件業務(主要產品包括VR/AR、智能可穿戴、智能家用電子游戲機及配件、智能家居等)高速增長,收入占比超50%,實現營收101.44億元,同比增幅更是高達125.1%。
在研發方面,一季度費用約11億元,同比增長58.07%,主要用于虛擬現實及聲學、光 學等領域。
據IDC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AR/VR硬件出貨量1123萬臺,同比增長92.1%。預計2022年VR頭顯出貨量將達到1573萬臺,同比增長43.6%。
市場需求旺盛、技術儲備充足、研發投入增加、客戶資源充沛,另外更是在側重VR/AR業務發展,這一切都讓歌爾在元宇宙領域的位置愈發穩固。
科大訊飛
元宇宙的人機交互系統需要擁有順暢溝通的能力,科大訊飛一直以來在語音、人工智能業務上擁有明顯優勢,加之在全球1024開發者節上發起的虛擬人交互平臺1.0等,有望賦能元宇宙發展。
財報顯示,2022Q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06億元,同比增長40.17%,實現歸母凈利潤1.11億元,同比下降20.57%,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1.46億元,同比增長37.73%。
其中,教育領域營收60.07億元,同比增長49.47%,智慧城市與政法業務總營收49.73億元,開放平臺業務營收29.88億元。
隨著訊飛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未來有望在教育等領域覆蓋更多產業,實現人工智能技術的規模商用。
除歌爾、訊飛外,元宇宙板塊還有眾多相關度高的優秀企業,比如歐菲光、佳都科技、中科創達等。
3.含“元”量不足并非個例
中青寶
關于中青寶的元宇宙屬性一直備受爭議,被提及最多的相關產品是所謂的元宇宙游戲《釀酒大師》,但實際來看,其甚至連VR游戲都算不上。
除此之外,其全資子公司股權收購暨關聯交易的公告中稱,擬收購保爾利德元宇宙數字平臺,以此強化自己的元宇宙身份,這更是噱頭大于實際。
財報數據顯示,2022Q1營業收入、凈利潤等各項數據均有下滑,至于元宇宙相關業務再無看點。
可以收,中青寶在元宇宙板塊中已經毫無存在感。
金運激光
據2021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期內營業收入3.47億元,同比下降12.75%。其中,主營業務激光設備制造占營業收入比重為55.21%,和元宇宙相關的部分僅有2021年7月上線發售NFT潮玩等極少部分,在總體業務中占比也十分有限,并且和元宇宙的相關度也明顯不足。
鋒尚文化
其主營業務有大型文化演藝活動、文化旅游演藝、景觀藝術照明及演繹三大領域,雖曾承接部分虛擬演出等,但是否擁有足夠的技術儲備備受質疑。
在回復深交所關于元宇宙的關注函時,鋒尚文化承認AR、虛擬演藝產品、虛擬藝人制作,均處于探索階段,存在開發中止、失敗的風險。
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4.67億元,同比減少52.56%,歸母凈利潤9216.42萬元,同比減少64.62%,扣非歸母凈利潤2360.09萬元,同比減少89.68%。
其中,大型文化演藝活動收入1.37億,文化旅游演藝收入1.74億元,景觀藝術照明演繹收入1.52億元,其中與元宇宙相關的業務很難支撐起元宇宙板塊的定位。
除以上企業外,數字政通、湯姆貓、數碼視訊、夢網科技、巨人網絡、藍思科技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元宇宙業務匱乏問題。
4.我們的觀點
關于元宇宙企業,并沒有像成熟行業般擁有嚴格和明顯的標準,這也導致很多企業追捧熱點、蹭概念。
如果任由該問題發生,不僅會擾亂大眾認知,還會影響行業的發展。
當然,在這里并不是否認部分企業的價值,反而期待更多的企業參與到元宇宙的發展中去,畢竟企業才是促成元宇宙到來的中堅力量。
關鍵詞: 財報露馬腳元宇宙上市企業含金量參差不齊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