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9 13:49:25
來源:騰訊網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
2000年3月底,美國的老虎基金清盤了。
老虎基金的創始人叫朱利安,他1980年成立老虎基金,當時規模不到900萬美元,到了1998年,基金規模有230多億美元,增長這么快是有原因的,那些年老虎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有32%,也就是說,1980年給朱利安1萬,到1998年能變成149萬。
這個收益率超過巴菲特的20%,但架不住老爺子投資年頭太長,都快60年了,最初的1塊能增長27000多倍,這就是他封神的原因。
不過當時的老虎基金也是大牛,朱利安是對沖基金界公認的“教父”級人物。
那為啥關了呢?
原因很簡單,走了兩步臭棋。
1、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各種貨幣大幅動蕩,對投機者來說,這可是下注的好機會,1999年,朱利安主要在日元和俄羅斯盧布的波動中做交易。
結果呢?方向看錯,基金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年度虧損。
2、當時網絡股大熱,朱利安認為這些股票泡沫太多,遲早暴雷,于是他重金買入藍籌,做空網絡股。
結果大家都知道,他猜中了結果,但時間點不對。
1999年,網絡股漲得爹媽不認,朱利安重倉的大藍籌一蹶不振,老虎基金當年虧損19%,2000年頭倆月又虧了14%。
老虎基金的投資者憤怒了,這大佬什么水平?別人賺錢到手軟,您虧得亂七八糟,紛紛罵著街就退出了,基金規模短期縮水70%,朱利安心灰意冷,3月底,干脆把基金給關了。
然后呢?
網絡泡沫破裂,4月開始,跌得爹媽不認,沒多長時間,很多人手里曾經價值幾百萬美元的股票都成了廢紙。
再堅持一下,歷史可能不同,但咱們要講的這個故事可能也就沒了。
老虎基金散伙了,其中不少人也不想打工了,紛紛創建自己的對沖基金。
朱利安這個給幾千萬,那個給幾千萬,前前后后,光他前手下創建的基金,他就投了好幾十個,“小虎隊”基本組隊完成。
其中一個就是咱們今天的主角。
這人叫比爾?黃(Bill Hwang),一個韓國牧師的兒子,1964年生人。他從首爾高中畢業,去美國幾個名校拿了學位,第一份工作是在韓國大財閥現代的一個證券公司上班。
他在這里干得不錯,沒多久就跟朱利安認識了,朱利安一接觸發現,這小伙是個人才啊,很快就把他挖到了老虎基金。
等老虎基金關門了,老黃也選擇單干,在朱利安2500萬美元的支持下,2001年,他成立了老虎亞洲基金。
別說,他還真厲害,2001年到2007年,平均年化收益40%,基金規模一度達到80億美金。
大牛投資者,其實都是在和人性作戰,可老黃在這方面修煉不夠,為啥這么說呢?
據說在他掙到1億美元的時候,有次參加了一個業內大佬的爬梯活動,當時的主持人是個脫口秀演員,嘴下不留情,他指著老黃說,“這是全場最窮的人”,在場的人哈哈大笑,這種調侃很多歐美人根本不在乎,但估計對老黃這個亞洲人的刺激不小,他想贏回場子,但是流年不利。
2008年金融危機,上半年老黃全力做空,賺了不少錢,下半年他覺得跌的差不多了,全力抄底,結果抄在半山腰,全年虧了23%,這下他急了,怎么挽回損失呢?他想起了盤外招。
2008年底到2009年初,中國銀行搞過兩次配售,老黃挖空心思,不知道通過什么渠道知道了很多機密的配售詳情,這相當于看了底牌。
他成竹在胸,在配股前沽空3.6億股中行,但他低估了中國國企,兩把做空,一虧一賺,合計還虧了100萬美元。
老黃很不甘心,沒多久,建設銀行也搞配售,他故技重施,又玩了一把內幕交易,還試圖操縱建行的股價。
這幾筆交易沒掙多少錢,但成功吸引了監管的目光。2012年,美國、中國香港出手嚴查,最后認定內幕交易成立,美國罰了他4400萬美元,中國香港禁止老虎亞洲基金在港交易,凍結了3000萬美元的資產。
這個處罰影響很大,主要是把名聲搞壞了,上了很多大機構的黑名單,過不了風控。
老黃只好把基金給關了,就此收山了嗎?怎么會。
轉過年來,他又成立了新的基金,Archgos。
因為有不良記錄,他的新基金做得非常隱秘——
不在美國注冊,不接受公眾募資,不接受媒體采訪,總之就是個黑盒子,他買了什么股票,倉位多少,杠桿多少……外部統統不知道,美國監管的那些披露要求,統統被他完美躲開。
外部只是感覺到他掙了很多錢,但具體數額不詳,咋感覺到的呢?
老黃旗下有個基金會,老黃給他們捐贈過價值2.1億美元的奈飛股票、價值2.36億美元的亞馬遜股票,他還捐贈過價值4800萬美元的Expedia和臉書股票。
捐贈文件顯示,老黃是在2011年以186美元的價格買入亞馬遜的,2018年基金會賣出這些股票時,股價是1478美元,漲了近7倍,收益了得。
人們也注意到,很多有錢人,比如奧斯卡影后哈利貝瑞、超模坎貝爾、富家千金希爾頓等等,都是他的客戶,加上他可以保持神秘感,關于他的傳說也越來越多。
那幾年老黃春風得意,面貌居然也有變化,從面部有橫肉的漢子,變成戴眼鏡的“岳云鵬”。
2021年3月23日,老黃的好日子到頭了。
當時,美國的大牛傳媒公司維亞康姆要搞巨額增發,這個公司有好幾十個電視臺,還有出品了《教父》、《碟中諜》等等大作的派拉蒙,這個增發就是為了搞流媒體“派拉蒙+”。
可惜這次增發,市場給出了四字評價——“惡意圈錢”。
消息發出當日,維亞康姆股價跳水,當天最大跌幅接近40%,最終收盤跌了23%,之后沒幾天,股價就腰斬了。
惡意圈錢的公司跳水能理解,但同天還有一個北美股票Discovery也跳水了,最大跌幅38.81%,這讓大家感到莫名其妙,也沒啥利空啊?
但這倆還不是當天最大的受害者,最慘的是誰呢?
居然是中概股。
唯品會、愛奇藝盤中均跌逾20%,百度一度跌超15%,一天成交額達237億美元,創了紀錄。
那時候教育公司正如日中天,結果新東方、好未來當天最多時都跌了20%多,跟誰學跌了41%,反正要多慘有多慘。
就那一天,中概股加上兩個北美的股票,被瘋狂賣出190多億美元,市值少了350億美元,之后四天也是狂跌,5個交易日下來,這些公司的市值蒸發了1100億美元。
跌成這樣大家開始找原因,但這幾個票也沒什么實質性關聯啊,有人把這幾個公司的股價圖擺一起發現——這走勢咋都一樣一樣的呢?
順藤摸瓜,大家慢慢理出個頭緒,目標只有一個,老黃的Archgos。
最早暴露線索的是老黃的兩個合作機構,他們在這一波里損失慘重——日本的野村,損失了20億美元,瑞信損失了54億美元。
他們不僅虧得一塌糊涂,還被同行奚落,老黃的另兩個合作機構,高盛和大摩就嘲笑他們,你們手太慢了,早點賣出不就完事了。
也是,要說跑得快,高盛和大摩都是祖師爺級別的,據說3.23當日,高盛通過大宗交易拋售3000萬股維亞康姆,隨后大摩拋售了1500萬股Discovery。
從高盛流出的電郵還顯示,他們拋售了1000萬股百度、5000萬股騰訊音樂、3200萬股唯品會和3270萬股愛奇藝。
幾千萬股的拋售,不跌慘才怪。
那這到底咋回事呢?
一點也不復雜。
這些股票都是老黃的重倉股,維亞康姆突然爆出一個大利空,股價暴跌到了老黃的平倉線,投行要求他補交保證金,但是他卻拿不出新的資金來,于是他的部分持股就被強制平倉了,所以才會有機構瘋狂賣出的情景,5天損失1100億美元,創下了人類投資歷史的紀錄。
為什么爆倉呢?
也簡單,老黃用了杠桿,而且杠桿率超高。
前面說了,這是個有黑歷史的人,所以這次操盤,他格外大膽又格外謹慎。
“大膽”——是說他瘋狂加杠桿,比如在爆倉之前的一年內,他利用機構出售的一種叫“總回報掉期”的復雜證券產品大幅加倉,這種衍生產品的最大特點就是允許公司用借來的錢購買股票。
一年之內,老黃的個人投資組合規模從15億美元增至350億美元;Archegos的倉位總規模從100億美元達到巔峰期的1600億美元,絕大部分錢都是借的。
“格外謹慎”——是說他想方設法規避了監管要求,比如持倉超過5%就有信息披露義務,但他利用掉期合約把Archegos的倉位保持在5%以內,所以那些借錢的機構都搞不清他的具體投資組合。
當然,這些機構愿意借錢給他也是有原因的,一是他之前的業績確實還可以;二是搞不清他的真實押注;三是他給的傭金很誘人,感覺就是一點風險沒有就能輕松掙幾千萬美元。
所以像高盛,這個項目一開始是沒有通過風控的,但架不住業務人員各種努力,開始借錢給老黃,好在他們砸盤式出逃,沒啥損失,反應遲鈍點的可就慘了,比如瑞信,前一年這個項目掙了1750萬美元,一看有利可圖,加大了力度,然后就慘了。
這個一手策劃了人類史上最大單日損失的韓國人在暴跌當日還是很淡定的,他在社交平臺說,“如果你欠銀行100美元,那是你的問題。如果你欠銀行1億美元,那就是銀行的問題。但很明顯,如果你欠銀行800億美元擔保150億美元的股票,那么你們倆就都完蛋了。”
他預感到了自己的結局,前段時間,聯邦檢察官對他提出了11項刑事罪,罪名包括敲詐勒索、市場操縱、證券欺詐和電信欺詐,說他為提高收益而策劃操縱上市公司股價的騙局。
如果所有罪名成立,比爾·黃將面臨最高達380年的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