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2 15:48:24
來源:生命時報
我們喜歡一種事物,總要找出很多理由,人們對保健品的需要甚至追求,也有很多的理由。
先說歷史文化方面,有人曾對保健品有過一句評論——“人們對長生不老的追求是跨越時空的”。確實,中國人崇尚養生,已有很長的歷史。比如相傳秦始皇曾派徐福尋訪“長生之術”,歷代君王也曾命人在宮廷中“提煉仙丹”。這一“愛好”,早已從廟堂蔓延到江湖,人們尋求延年益壽“丹藥”的熱情長盛不衰。古代的這些“丹藥”,就是保健品的雛形。
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求層次理論。他認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尊重需求、自我實現五個層次。在滿足了底層的生理需求后,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就會越來越強烈,而健康需求和審美需求就是其中的新潮流。
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DP)超過1000美元的時候,居民的補鈣需求集中爆發,乳制品行業將進入快速增長期;當人均GDP達5000美元以上時,人們在醫療衛生和精神領域上的消費會顯著提高;當人均GDP超7000美元,保健品市場的發展將會非常迅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GDP已經達到了114.3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達到了8萬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突破了1.2萬美元。這意味著我們對健康和醫療保健的需求,必然會進一步增長。
保健品熱銷,與人們缺乏安全感也有直接的關系。比如我曾遇到一位患者,他退休后在家沒什么事情做,就總覺得自己心臟不好,去醫院做了各種檢查,醫生告訴他身體沒有問題,但他就是不放心,于是買來各種保健品給自己調養。其實,人體進入老年期后,由于生理功能的退化,難免會產生這樣或那樣不舒服的感覺,加上退休后社交減少等原因,老人們常常缺乏安全感,于是就更加關注自身的健康問題。
以前即使有各種不靠譜的保健品信息,在傳統的傳播路徑里,其影響力還是受限的。但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力量已經今非昔比。比如,老年人一旦上網瀏覽過保健的相關信息,網絡系統就會通過算法不斷推薦類似信息,經常有人經不住誘惑,買下不少“保健品”。更有商家利用人性之中的恐懼和不安全感等來推銷保健品。實際上,人們使用了這些產品后,往往不是保健品本身發揮了作用,而只是保健品營銷話術中的“承諾”緩解了人們的心理焦慮而已。▲(本文部分內容摘選自《張曉樂藥學通識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