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娛 > 正文

成功上位!選秀消失戀綜撿漏

2022-03-15 08:25:51來源:搜狐娛樂  

選秀沒了,傷心的不止是秀粉們,平臺的爆款綜藝也出現了巨大的缺口。

在這個當口,戀綜成功上位。

2022年一開始,騰訊視頻《半熟戀人》、優酷《沒談過戀愛的我》,和芒果TV《春日遲遲再出發》,給慘淡的Q1綜藝市場帶來了一絲希望。

雖然出圈的大多是關于素人嘉賓“翻車”、平臺“背調”的負面消息,但全網吃瓜的氛圍也是戀綜熱度高、受眾廣的有力證明。

升級的戀綜,憑實力“撿漏”。

選秀消失,戀綜撿漏

大概從2019年開始,網綜市場的Q1就正式成了選秀的天下。

2019年有突然定檔的《以團之名》和意外延期的《青春有你》;2020年,《青春有你2》《少年之名》繼續扎堆;2021年,《乘風破浪的姐姐2》《創造營2021》《青春有你3》陸續開播。

而這些節目的熱度,也有目共睹。

《青春有你2》首期內容熱度值逾9000,創造了平臺綜藝內容熱度峰值歷史新高;《乘風破浪的姐姐2》雖然整體熱度不如第一季,但單期節目播放量維持在2.5億左右;《創造營2021》首期收獲58個微博熱搜,110個全網熱搜,成團夜又屠榜熱搜。

總之,近年來選秀節目憑借強大的受眾群和關注度,一次次打響平臺的“開年戰事”,霸占社交平臺熱門話題榜。

所以2022開年——選秀消失后的第一個Q1,不少秀粉覺得格外冷清。

還好有戀綜“補位”,網綜市場才顯得不那么寡淡。

Netflix原創綜藝《單身即地獄》的熱度,從2021年末一直延續到2022年Q1;《半熟戀人》多次登上燈塔、藝恩、Vlinkage等綜藝熱度榜榜首;《沒談過戀愛的我》提出的“母單戀綜”話題未播先火;《春日遲遲再出發》作為《再見愛人》的姊妹篇上線。

率先吸引觀眾注意力的是明星觀察員陣容。和同期上線的節目相比,戀綜這邊的明星陣容可謂十分強大。

《半熟戀人》觀察室里坐著景甜、唐藝昕、王彥霖、王子文、謝楠;《春日遲遲再出發》有大張偉、吳昕、吳克群、王霏霏,《沒談過戀愛的我》則邀請了何廣智、王菊、鐘楚曦、翟瀟聞。

因為脫口秀節目打開知名度的Rock和何廣智,一個在《春日遲遲再出發》當嘉賓,一個去了《沒談過戀愛的我》當觀察員,也被網友調侃“每個戀綜都離不開一個脫口秀演員”,

但以前看戀綜討論的可能是明星嘉賓,現在,不知道素人嘉賓反倒顯得“落伍”。

先是因為假貨風波隕落的宋智雅,接著是號稱“天選CP”的“巴拉拉能量”羅拉、王能能,不知不覺間,戀綜素人嘉賓已經悄悄“攻陷”了大家的社交平臺首頁。

官方消息顯示,節目播出的63天內,素人女嘉賓羅拉微博漲粉123萬,小紅書一周就漲粉17萬。這“爆紅”的速度,和當初“風光無限”的宋智雅有的一拼了。

“2021年一直在癡迷戀綜,一邊嗑糖一邊意難平,太上頭了。”戀綜愛好者小魚告訴搜狐娛樂,在她看來,在戀綜里“看別人搞對象”,比在選秀里摳糖嗑CP更過癮。

仔細想想,CP、撕X、外形靚麗的素人、有話題有知名度的明星嘉賓……這些選秀的“流量密碼”,戀綜其實也一個不落。

也許正因為如此,戀綜才能在選秀消失后,憑借話題討論和明星陣容,搖身一變成為Q1最受關注的綜藝類型。

戀綜補位,靠內卷

那么,為什么偏偏是戀綜“撿漏”成功?

除了運氣,戀綜能補位也有“實力過硬”的因素在。

2021年,素人戀綜呈井噴式增長。《心動的信號》《喜歡你,我也是》《我們戀愛吧》《怦然心動20歲》等多檔節目播出,播放量攀升的同時,喜提微博熱搜,還盤活了多個豆瓣小組。

經過了這一波小高峰,受到更多投入和關注的素人戀綜,也在全方位升級,進入了2.0階段。如果說起步階段的戀綜還主要是“小而美”,如今已經是環環緊扣的“多巴胺流水線”。

內容上,主創們鉚足了勁做創新細化,開啟“內卷”模式。

《心動的信號》系列主打戀愛推理,小屋從上海、北京、成都轉移到深圳;《我們戀愛吧》先后嘗試了海上郵輪、海邊別墅、云南小鎮。

《怦然心動20歲》向下找更年輕的群體,選擇了20歲的畢業生,《半熟戀人》就瞄準30+,走“輕熟齡”路線。

《再見愛人》《春日遲遲再出發》邀請離異的素人嘉賓,《沒談過戀愛的我》就找來母胎solo的年輕人。

成本投入方面,不少戀綜的取景、布景已經超越了小成本甜寵劇,環節設置也相當用心。

《心動的信號》還只是心動小屋、森林公園等,《機智的戀愛》搬到了三亞的海邊別墅,《沒談過戀愛的我》直接包下一個島。《再見愛人》開著房車去旅行,《怦然心動20歲》走遍四季旅游。

就在觀眾吐槽古偶劇粗制濫造,取景千篇一律的時候,戀綜里正上演著天臺告白、海邊定情,沙灘上燒烤、星空下露營。場景和畫面的浪漫唯美,大大滿足了少女心。

排播方面,也有種種跡象表明,戀綜進入了2.0階段,如今平臺對待這些“爆款潛力股”,更有信心了。

《心動的信號4》嘗試過付費點播大結局,《沒談過戀愛的我》一上線就僅供會員VIP觀看。

《半熟戀人》采用了會員搶先看的模式,也就是說,會員用戶可以比普通用戶提前一周看到正片結局和加更節目,還能在大結局結束后解鎖會員專屬的番外篇。

而據業內人士向媒體透露,《半熟戀人》及衍生節目站內完播率和會員拉新收入在站內領先同期,C端會員拉新收入相當可觀,可覆蓋成本,進一步坐實了戀綜“飛升”的情況。

黑紅也是紅,觀眾愛戀綜

當然,目前國內的戀綜還存在著種種問題。

首先是背調不力。

不管是和黃奕相親的男律師陸佳穎,還是牽手羅拉后被前任質問劈腿的王能能,或者節目中自稱“沒談過戀愛”卻疑似“翻車”的素人男嘉賓,這一出又一出的“鬧劇”,看得吃瓜群眾連連發出疑問:節目組都不做背調的嗎?

值得思考的是,當越來越多的戀綜成了“造星”的渠道,素人嘉賓們真的是為了戀愛上節目嗎?

搜狐娛樂此前在《賺錢、想紅、和女明星談戀愛,素人參加綜藝都圖什么?》一文中,對參加過戀綜節目的三位嘉賓進行了深度訪談。他們中,有人想通過節目成為明星,也有人已經對“演員”見慣不怪。

嘉賓翻車的情況越來越多,節目組也很無奈。“就是有演員存在,很多東西是查不到的。難道我們還要去查遍他所有的家世背景和人際關系嗎?”某戀愛節目的pd小鑼告訴搜狐娛樂。

其次是假,“工業糖精”含量過高。

喜歡看戀綜的,大多數是年輕人。被親密關系困擾的年輕人,希望從節目中看到自己對浪漫和愛情的美好想象,填補現實里的情感缺口。

但到了一些創作者那里,這種情感需求,反倒成了可以隨便復制粘貼后批量生產的流水線商品。

就像《心動的信號4》女一在微博回復網友,節目組不讓她“鎖定”一位男嘉賓,也不允許她直接拒絕。劇本的存在,生硬地斬斷了觀眾對于真誠的愛情故事的想象。

最后,也是最不易察覺的一點:屏幕里的戀綜,有意無意地向觀眾展示著理想和現實的巨大鴻溝。

節目里的男女嘉賓,不僅外形靚麗,還人均留學高材生、人均公司創始人,自帶優越感。這些屬于精英階層的愛情故事,潛移默化中給普通觀眾們造成了焦慮。

根據業內人士消息,2022年開始戀綜只能“領號碼牌上線”,過審上新數量會被減少,從源頭進行管控。如果情況確實如此,以后的戀綜播出就要“排著隊拿著愛的號碼牌”了,不過,此消息暫無官方認證。

結語

羅曼蒂克正在消亡。

而走黑紅路線的戀綜,順勢崛起。

這種崛起絕非偶然。可以預見的是,戀綜永遠有受眾,因為我們永遠期待愛情,期待能滿足情感需求的娛樂產物。當然,如果能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問題,戀綜會更受青睞。

就像張愛玲在《流言》里說的,“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中的人,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后看見海;先讀到愛情小說,后知道愛。”

關鍵詞: 成功上位 選秀消失戀綜撿漏 選秀消失 戀綜撿漏

相關閱讀

相關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