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的白衣少年

2022-01-18 07:31:29

來源:北京日報

巖井俊二的作品,永恒的母題是青春。代表作《情書》,連接青春回憶的核心介質是書信。而《關于莉莉周的一切》,圍繞故事的關鍵道具則是CD。

蓮見和星野,是初中同班同學,兩個人原是好朋友。品學兼優的星野,因過于優秀而受到同學們的妒嫉。暑期,兩人和一群小伙伴一起去沖繩旅行,回來后星野像是變了一個人。他開始欺負蓮見,凌辱女生,變成校園霸凌的小頭目。

內向的蓮見,只有沉浸在歌手“莉莉周”的歌聲,才能放松地做回自己。音樂成為逃避現實和治愈心靈的庇護所。他在業余時間,以菲利亞的網名構建了莉莉周的BBS。在這個有著共同愛好的虛擬世界里,大家暢所欲言,盡情宣泄著心底的秘密、不安和痛楚。蓮見在BBS遇到一個名叫青貓的知音,兩人的生活都不開心,于是互相安慰,彼此溫暖,成為網絡上的好朋友。

莉莉周出了張新專輯《呼吸》,并準備舉辦線下演唱會。蓮見和青貓約好在演唱會門口見面,見面的暗號是一只青蘋果。在演唱會門口,蓮見意外遇到了星野,星野見蓮見的票位置比較好,又霸道地搶過他的票,然后塞了一只青蘋果給蓮見,囑咐他等會如果有人找他說話就把青蘋果給那人。原來,青貓就是那個讓人痛恨的星野。蓮見的心靈庇護所瞬間崩塌,這個青春的故事最終走向殘酷的毀滅。星野為何從沖繩回來完全變了一個人?我們暫且不在這里做討論,想和大家聊一聊的是影片中的背景音樂。

莉莉周新出的專輯《呼吸》,第一首歌名叫《Arabesque》(阿拉伯斯古),這首歌是為了紀念近代“印象主義音樂”的鼻祖德彪西而作。

Arabesque原指阿拉伯的一種裝飾風格,德彪西創作過兩首鋼琴小品《Arabesque》,因帶有裝飾的旋律,因而以《Arabesque》為標題來命名。影片中不時閃現一個女生在琴房里獨奏《Arabesque No.1》(亦被譯為《阿拉伯風格曲1號》)的鏡頭,清冽的琴音,上下跳動的指尖,行云流水,交織著夢幻與回憶的淡淡憂傷。

德彪西,擅長用音樂來寫詩作畫,營造出朦朧飄浮的意境感,讓聽眾沉浸在一種似霧非霧的微光中,慢慢領略到來自靈魂深處的溫柔、寧靜和美好。

顯然,巖井俊二是喜歡德彪西的,除了《阿拉伯斯古》,在《關于莉莉周的一切》里,還能聽到德彪西的《月光》,以及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亞麻色頭發的少女》。

當悠揚委婉的《亞麻色頭發的少女》響起時,眼前不禁閃現出一個天使般的小姑娘,那一頭亞麻色的長發啊,在風里飛舞著飄動著。那不就是小艾琳嗎?

印象派大師雷諾阿畫過一幅名畫《小艾琳》。畫里的小艾琳,時年8歲,最廣為人知的是她有一頭亞麻色的頭發。她安安靜靜地坐著,穿一身湖藍色洋裝,頭上扎著一個同色系魚形的蝴蝶結,一頭長發蓬松地披散在肩上。眼睛明亮、乖巧,仿佛六月里清澈的湖水。

小艾琳,是當時法國一個有名的銀行家的女兒。1880年,小艾琳的父親找到雷諾阿,讓他為小艾琳畫一張側身肖像畫。畫作完工后,小艾琳的父親不滿意女兒臉上呈現出來的憂傷,于是拒絕支付全款,拖了一年后才以原價的一半價格終了此事。

然而,有生命的藝術,往往正來源于細節。恰是這份憂傷,讓觀眾對小艾琳產生了憐惜之感,那抹淡淡的哀愁帶給觀眾更多美好的遐想。也因此,吸引了不少藝術家以小艾琳為素材,衍生出他們各自的藝術作品。比如法國詩人萊克特·德·里塞爾就為這幅畫寫了首同名詩歌。而德彪西的鋼琴小品《亞麻色頭發的少女》,便是根據這首詩譜寫的抒情歌曲。這首詩清新優美,讓我覺得好似就是為長大后的小艾琳而寫:“是誰坐在盛開的苜蓿花叢中/自清晨起就在放聲歌唱/那是一位有著亞麻色頭發的姑娘/她的櫻桃般的嘴唇美妙無雙/在夏日明亮的陽光下/云雀的歌聲在回蕩/愛情在她的心中發芽滋長。”

可以說,純粹恬靜是德彪西音樂的主要特色,而這正好反襯了青春期的復雜情感。青春最大的疼痛,無疑是夢境般的美好被殘酷的現實一點點扯破、擊碎,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孤零零掛在高處,膽戰心驚而無法解脫。正如影片中大量采用了綠色,清澈的稻田、理發店里綠色的燈光、演唱會相見的暗號綠色的蘋果……綠色,原是一種平靜的色彩,它與德彪西的音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平和的表象下,暗藏青春躁動的情愫,反襯的力量如此巨大。誰知少年心?誰解少年憂?穿著白色襯衣,站在碧綠稻田中戴著耳機聽CD的少年,看上去多么清澈、明亮。微微的風,吹起烏黑的頭發,誰又會知道他們心中卻揣著秘不可宣的痛苦,他們渴望被人理解卻難以被人理解。迷茫之時,他們往往傾向于在自己構建的精神庇護所里,做一只沉默的蜷縮的蝸牛。一旦精神庇護所崩塌,結局可想而知。

看完《關于莉莉周的一切》,心情頗有些壓抑。影片帶給我的思考是,當心有所困,不要自己一個人扛,而要學會向外求助。深深地吸進一口氣,需要再深深地呼出一口氣,這才叫呼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