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6 06:00:10
來源:北京青年報
1月15日,動畫電影《向著明亮那方》上映。作為中國首部繪本動畫電影,《向著明亮那方》是根據本土原創繪本改編的短片合輯,由顧辰、朱彥潼監制,蘭茜雅、李念澤、趙易、俞昆、劉高翔、劉毛寧、陳晨7位年輕的導演執導,以水墨、水彩、剪紙、拼貼、定格等不同藝術形式,呈現出的7個故事短片:《小兔的問題》《螢火蟲女孩》《小火車》《蒯老伯的糖水鋪》《哼將軍和哈將軍》《外婆的藍色鐵皮柜輪椅》和《翼娃子的星期天》。
小短片
記錄當下時代善意瞬間
《向著明亮那方》用一幀一幀的漂亮畫面,用含蓄的內容和情緒表達,構成了“愛的連接”,流露出的情感貼近現實,所表現的中國人的溫良,以及對于家和團圓的珍惜和向往,令觀眾感動,值得細細品味。
細數近年來中國動畫片的“爆款”,《大圣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等大多源于古典神話,現實題材卻呈現稀缺狀態,而《向著明亮那方》卻用扎實的細節和耐人尋味的情感,記錄著當下的時代,呈現你我身邊正在發生的善意瞬間。
糖水鋪
捕捉塵世真實的味道
在《向著明亮那方》中,俞昆擔任其中的短片《蒯老伯的糖水鋪》的導演,講述著都市夜歸人的艱辛。
俞昆的愛好特別“接地氣”,從小就喜歡逛小攤,現在也常常流連在熱鬧的菜市場中。這次,俞昆平日里的“生活體驗”派上了用場,她前往廣州喝了一家家的糖水鋪,去捕捉塵世真實的味道,“生命里面很多東西是編不出來的。”
《蒯老伯的糖水鋪》講述的便是城市中一個尋常的夜晚, 一群普通的人依然在為生存而忙碌,而蒯老伯開在街角的糖水鋪,則用美味的糖水、清甜的香氣、暖暖的燈光、濃濃的溫情,撫慰著快遞小哥、夜班司機、清潔工的心靈,他們與蒯老伯也成為了彼此的守望和惦念。
俞昆在接到《向著明亮那方》的邀請后,立刻開始尋找糖水背后的“人生況味”,她來到廣州,一家一家地吃著糖水,與一位老奶奶開的糖水鋪結下了緣分。俞昆透露:“我在這位婆婆的鋪子里待了很多天,觀察他們怎么賣糖水、做糖水,有什么樣的客人來。所以,在最終呈現的片中,比如,有人給蒯老伯送紙殼,當作打包的隔離墊;或者店鋪在下雨天會給保潔工人免費送糖水,都是真實的;也有一些小情侶在店中吃糖水,后來結婚、生了孩子,帶著孩子來吃糖水;這些故事讓我都覺得特別美好,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也填充了繪本中的故事留白。”
創作的真誠是必須的
對于現實題材與動畫的結合,俞昆開玩笑道:“神仙太忙了,多點普通人的故事挺好。”不過,俞昆也坦承這樣的題材有很大的難度,“作為動畫導演,在展現現實題材作品的時候,也要做適當的變形。”
俞昆曾經在法國留學學習動畫導演,她坦承國內動畫給予年輕人的機會并不是很多,動畫的題材也需要更多元的擴展。所以,俞昆非常感謝《向著明亮那方》的出品方,“讓年輕的動畫人把好看的繪本變成短片,呈現中國豐富的世情故事,是為動畫打開了一扇門,未來會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俞昆以往的獨立動畫創作偏向于非強敘事的類型,通過這次的創作,她體會到創作者“真誠”的重要,“我至今還和糖水鋪的老婆婆保持著聯系,也期待去廣州路演的時候請他們來看這部動畫。創作的真誠是必須的,只有打動自己,才能打動別人。”
俞昆覺得人與人之間的情愫會讓最平凡的生活也充滿樂趣,“這種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覺很美好,就像我平時常去的理發店、小吃店、菜市場一樣,有特別多的情感流動,我也把這次的作品視為一次非常重要的創作契機,是回國后在動畫這件事情上一個很重要的一個起點。”
老物件
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
90后的動畫導演劉毛寧喜歡與人有關的“老物件”——舊信、舊日記、帶有發黃照片的舊證件,他覺得這些老物件里面包含著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是純粹的書本所不能提供的。
在《向著明亮那方》中,劉毛寧執導的短片單元《外婆的藍色鐵皮柜輪椅》同樣是用濃縮了姥姥全部生活的“老物件”——鐵皮柜輪椅,講述了自己童年時的鄉土印象,講述了中國傳統家庭的親情與連接,愛與遺憾。
《外婆的藍色鐵皮柜輪椅》中,劉毛寧講述了一個小男孩是如何在遺憾中去理解愛的成長歷程,不僅故事非常精彩,在畫面上也是讓人眼前一亮,描繪和展現了鄉村農民勞作、孩童打柿子、走街串巷的手藝人、小時候的零食焦酥棒等等元素和場景,非常具有生活氣息,畫面里高飽和度的色彩,展現了作者獨特的美學風格,既是作者對人物內心的刻畫,也是中國鄉村的真實寫照。
劉毛寧十分喜歡從“老物件”中去尋找對于生命的感受,他小的時候就喜歡老物件。在傳媒大學動畫學院上學的時候,便去潘家園舊貨市場上淘些舊信、舊日記、舊照片。他說:“這些物件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必須一個人經歷過才能擁有的東西。”
用創作打開“心結”
劉毛寧的童年是在河南鄉下度過的,那時他的外婆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媽媽請人把家里的藍色鐵皮柜焊上輪子,改造成了輪椅給外婆使用,這個鐵皮柜帶著姥姥一生,姥姥把自己的物件全部塞在了柜子里,跟了她一輩子的木梳、針線、衣服、扇子、剪刀,還有一疊用一塊手帕包著的錢。劉毛寧在給外婆送飯時,意外發現了外婆的錢,便一次次偷偷拿去買喜歡的零食吃,他不知道外婆有沒有發現,內心充滿了不安,在劉毛寧還沒來得及跟姥姥坦白時,姥姥就去世了,這個秘密也一直成為了劉毛寧埋藏的“心結”。
直到劉毛寧長大,才把這段真實的經歷畫成了繪本,此次又作為動畫導演,將故事呈現在大銀幕上,與觀眾們產生了極大共鳴,劉毛寧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時說:“我終于能夠釋然了,作為創作者的好處,就是可以通過創作來疏解惆悵的情緒。”文/本報記者 肖揚
關鍵詞: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