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焦點訊!看美國少數族裔的人權夢魘

2023-02-01 06:38:38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資料圖)

美國田納西州非洲裔男子遭警察毆打死亡一事持續發酵,全美多地爆發抗議活動。“沒有正義就沒有安寧”,憤怒的人群手持標語、高喊口號,走上街頭聲討警察暴力執法,譴責美國根深蒂固的司法不公。

悲劇一幕何其相似。過去6年里,至少有數十起針對非洲裔的暴力執法事件在美國上演,命喪槍口的慘劇比比皆是。不夸張地說,種族不平等問題早已在美國司法體系中廣泛存在,美國警察暴力執法、草菅人命,更成為見怪不怪的頑瘴痼疾。值得注意的是,本起案件中使用暴力的警察也是黑人,但很多民眾對此并不意外,因為“一些人戴上了警徽,他們就忘了自己是誰!”可見在今天的美國,基于警民身份的沖突已經超越了同宗同源的情義。

“我已經將雙手舉過頭頂,你為什么還開槍?”面對錐心之問,各路政客紛紛表態,美國總統拜登也出面慰問受害者家人,坦言這起殺戮“痛苦地提醒我們,我們必須做更多工作,以確保我們的刑事司法系統兌現公平公正司法、平等對待和人人享有尊嚴的承諾。”目前,已有5名涉事警察被提起二級謀殺罪、瀆職罪等多項指控,但無論如何判決,能否終結“無法呼吸”之痛都要打個大大的問號。要知道,對于警察依據膚色“選擇性執法”,美國司法一貫“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即便在標志性的弗洛伊德案中,涉事白人警察獲刑270個月被視作一個“歷史轉折點”,但司法領域的整改也是雷聲大雨點小。

“無法呼吸”之所以成為無法擺脫的美式夢魘,背后有著一系列的掣肘因素。從歷史淵源看,一大原因是種族主義的思想毒瘤深深植根于美國文化。在殖民時期,從對印第安原住民進行種族清洗,到販賣奴役殘殺大量黑人奴隸,美國犯下的種族主義暴行罄竹難書,也讓“種族主義之癌”深入骨髓,成為針對少數族裔全方位、系統性的歧視與迫害。盡管今天明晃晃的歧視已被法律禁止,但白人至上依然存在,平等自由等所謂民主理念也都建立在對所謂“主流價值”的認同基礎上。如此一來,少數族裔和外來移民因文化差異,依然被視作“非我族類”,隱性的歧視壁壘牢不可破。

除此之外,制度弊端也羈絆了改革腳步。從建國之初起,美國的政治制度就是一種為白人中上層服務的種族等級制度。這些年,隨著選票政治的發展、極化,為資本代言愈發成為政治生活的明規則。這也意味著,登臺唱戲的政黨只是大財團的“提線木偶”,少數族裔等弱勢群體并無“代言人”。他們的訴求,政客們自然不會認真傾聽,種種“反思”“表態”也多是政治作秀。尤其最近,美國國內民粹主義和以白人至上主義為代表的極右翼思潮抬頭,一些政客出于政治目的更是瘋狂煽風點火,也進一步加劇了種族對立。實行警務改革、避免暴力執法等議題的推進只能折戟沉沙。

司法不公一次次引發社會騷亂,也一次次將美式人權釘在了歷史恥辱柱上。可以預見的是,在文化思想、政治利益等現實因素掣肘下,少數族裔“無法呼吸”的夢魘只會愈發嚴重。這不僅是人權之恥,更是美式民主虛偽之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