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1 05:41:36
來源:北京青年報
2022年去而未遠,2023年新春的鐘聲敲響。這是一場道別,也是一種重逢——在改變中與曾經的自己道別,也在改變中與新的自己重逢。歲末年初,我們該如何回顧、如何記憶,又當如何展望、如何求索?
(資料圖片)
同去年此時一樣,《天天副刊》的“年終問卷”再次與讀者見面。九個簡單的問題,迎來很多不同的回答。這一年,“每個人都不容易”,在這“不容易”的歲月,又有什么是我們“不更易”的精神追求?
壹
對您個人而言,如果用三個關鍵詞(句)來記錄2022年,您會選擇哪三個詞?為什么?
于鶯:遷徙——2月底辭掉上海工作搬回北京,躲過了上海的封城。
十混一——生日前幾天,核酸十混一,心里不恐懼是不可能的。害怕的是什么呢,反正不是新冠病毒本身。在家自行整理了過去三天的所有行蹤,數據化社會,外賣送達時間、進地鐵刷卡時間、外出點餐App,都有精確到秒的時間記錄,所以整理行蹤并不難。一直等到晚上將近12點,才來人給我做核酸。疾控的人走后,我開始在京東下單購買退燒藥。也就是早那么幾天,買得很順利,后面就斷貨了。
解封——解封了,意味著熟悉的核酸檢測點、大白、居家辦公,這些都瞬間走遠了。而疫情帶來的問題一下子凸顯出來……大概持續了2-3周,社會終于慢慢恢復了生氣。
陶勇:小白鼠——2022年我們團隊研發一款過敏性結膜炎的試劑盒,因為我本人是過敏性結膜炎患者,所以在研發過程中我成為第一只“小白鼠”——用貓毛、狗毛蹭我的眼睛,幾分鐘就能誘發我的過敏性結膜炎。這款試劑盒年底上市了,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而且對比日本同類產品,采集過程更加快速、舒適,檢測靈敏度也比日本的72.2%更高,達到95.3%。
直播——每年暑假是學生們近視進展最快速的時期。2022年暑假我做了十場左右防控近視的免費直播,提醒孩子們愛護眼睛,告訴孩子們科學護眼的方法,解答家長們最關心的眼健康問題,效果挺不錯,每場直播都有數萬人收聽。
健康——2022年,父母、伯伯、孩子和我本人都有過生病的情況,有過小的波折,但最終都恢復了。因此,健康對于我們全家來說,會倍感珍貴。生病不僅影響工作,也牽掛家人的心。
劉健:堅持——2022年公益科普微信公眾號《健哥說心臟》開播第四個年頭了,已經更新到第711期。堅持做一件事情,初心源于熱愛。
溫暖——2022年,無論是面對工作中的壓力、疫情的反復和太多的不確定因素,溫暖我心的是家人的理解、照顧和支持,摯友的無私幫助。醫者仁心,需要給予患者以有溫度的醫療,但是,作為一個平凡的人,醫者同樣需要溫暖。
進步——2022年,我們團隊獲得了“首都特色科研基金”以及“揭榜掛帥科研基金”;發表了5篇SCI文章。
貳
這“每個人都不容易”的一年中,您在疫情中闖過的最大難關是什么?
于鶯:曾經設想過疫情我可能遇到的最大的難關就是:父母因疫情而遭遇不幸;孩子或者我因為疫情而被迫母女分開;因為疫情公司倒閉。所幸這三件事都沒有發生。所以,對我而言,這三年就不算難。
非要說的話,可能這三年最大的難關是孩子的學習,正好是高中三年,稀里糊涂地就過去了。對這一代的孩子來講,疫情三年帶來的問題除了抑郁癥、沉迷電子游戲、缺少戶外活動和人際交往,還有哪些問題需要以后再看了。
陶勇:年底疫情放開的這一段,在感染高峰期,我們科室醫生、護士輪番病倒,其中一位護士和她的父母也都癥狀嚴重,并且她父母還有高血壓和心梗的基礎病,護士自己也是一個人生活。作為科主任,我對全科員工和他們的家庭的健康負有責任,如何能讓每一位員工和他們的家庭都渡過難關,其實很考驗我,好在大家很齊心,各種幫忙,最后依靠集體互幫互助的力量,共渡難關。
劉健:帶領團隊,面對太多的不確定性,無數次的人員抽調,從冬奧到拉薩,從國展方艙到院內保衛戰,最困難的時候,包括我在內只有兩三個醫生完成一天十幾臺手術,身先士卒,行動勝于語言,較好地完成了冠脈介入治療的手術任務;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高峰,嚴重發熱減員,我帶領心臟監護病房承擔了大量的重癥患者的救治,看到一線醫護默默承受著的巨大壓力,我曾經流下淚水。終于,我們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叁
2022年的疫情中,有沒有一段親身經歷,曾帶給您溫暖和感動,讓您很難忘、很受鼓舞?
于鶯:經歷過急診十幾年,經歷過非典的一線,然后又是創業、又是打工,一個人兼顧事業和家庭,內心已經足夠強大到不怎么會輕易感動了吧。但是會因為偶然看到的人間煙火氣的照片而感動,例如凌晨街邊小吃攤攤主的笑容,例如帶孩子送外賣的依舊開朗樂觀的小姑娘,這些人的韌性才是真正的人間煙火。
陶勇:我們科室的一個護士,曾經見義勇為救了我,并且事后又把捐給她的錢反捐給盲童,這個護士又受傷了。原因是她怕術后麻醉的病人摔倒,撲過去扶那個病人,結果撲過去的時候砸到別的東西了,骶骨骨折了。她讓我溫暖、感動、受鼓舞,好人永遠是好人。
劉健:12月中旬,疫情高峰的時刻,一天晚上,監護室的護士長發著高燒,給我打電話,跟我說,監護病房的護士已經少到無法排班,患者太多,工作量太大,有些護士發燒后沒有痊愈就來上班,實在是難以堅持了。我致電護理部主任,講述這個過程,突然哽咽起來。大家太難了!護理部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連夜從外科抽調護士,第二天一早支援監護病房。
那一刻的感受就是,鼓勵我們戰勝困難的永遠是相互理解、支持和溫暖人心!
肆
這一年中是否有哪一刻,是您想重新來過的?
于鶯:沒有,不做這種虛幻的假設,認為真實發生的每一刻就是注定這樣發生的,即使重新來過,還是會這樣。不過如果真的可以重新來過,那我寧愿回到高考那年,想試一下不再考醫科大學,換個專業,例如法醫,或者金融?前者是興趣,后者也許早就財務自由了,然后再去改行做法醫。
陶勇:沒有,我抱著一切不可重來的想法,在當時就會盡力;做不到、做錯了,也不會遺憾。其實我覺得生命中有一些不完美才更真實吧。
劉健:回答這個問題,我想起了曾國藩的箴言,物來順應,積極面對人生中發生的任何事情;既過不戀,既然已經發生了,就要接受,無論是好還是壞,人不能太糾結;當時不雜,專心致志地干好當下事,減少外界對自己的干擾;未來不迎,明天的事情留給明天,做事不要瞻前顧后,唯唯諾諾。
告別昨天,做好今天,適應明天。
伍
2022年,哪一種“全新事物”進入了您的生活?給您帶來什么變化?
于鶯:2022年重拾騎自行車。哈哈哈,因為疫情導致的居家辦公實在太無聊了,所以就翻出了折疊自行車,開始一個人的騎行,一發不可收拾,現在已經等待開春的公路騎行了。帶來的還是心態上的變化,接受真實的年齡不代表不去嘗試喜愛的事物。
陶勇:我給自己做了一個AI數字分身,我的一些簡單的科普視頻,我給“他”寫好稿子,以后就讓“他”上崗,讓“他”去演繹。雖然現在“他”看上去還有點幼稚,但相信隨著技術的再進步,“他”會越來越像我,成為我的屏幕替身,騰出我的時間去做更多事。
劉健:2022年底,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通州院區的介入診療中心開業了,我開始每周一次的通州院區的“手術日”。手術當天,早上6點就出門了,8點開始手術,傍晚回家,需要開車近兩個小時。每次手術日,大概有10臺手術,復雜和高難手術的比率不低,手術醫生少,護理和病房團隊沒有經驗,為了保證手術和術后的安全,我們付出了巨大努力。大道至簡,實干為要。
陸
這一年中,會有一些作品(無論書、影視劇、綜藝、脫口秀、展覽,還是短視頻、網課……)給您留下較深印象,您會選哪兩個分享給大家?理由是什么?
于鶯:一本書——《烹》。居家期間想自己做飯,又做不好,就去琢磨了一下人類為什么要做好吃的飯而不是僅僅把食物弄熟這個命題,然后看了這本書。書不錯,看完也沒有動力把食物做得更好吃,后來想明白了,不是沒有動力,也不是食材不好,是沒有這個能力……
一部電影——《阿凡達:水之道》。本不愛看科技與狠活的電影,但是除了這個還能看什么呢。
陶勇:一是《四海》這部電影,當看到英文片名《Only?fools?rush?in》出現時,心頭一動。智者說只有傻瓜才莽撞,究竟生命中的哪些事,能讓我們甘愿成為傻瓜呢?看完電影后,我把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寫了一篇小作文發在微博上。二是我自己創作的《保護眼睛大作戰》這本書,是我在少兒圖書領域的第一次嘗試,專門寫給孩子的漫畫故事書。很多孩子看了之后很喜歡,能用孩子們喜歡的形式,幫助他們主動掌握愛眼護眼、防控近視的知識,這一點我特別開心。
劉健: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去學習,比如通勤、做家務時。我在過去的四年中分別在兩個App上學習課程超過230門,聽書超過2400本,學習時長超過8000小時。我不認為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但是,依然讓我收獲頗多。認識自己認知水平和通識教育的不足,對于文化和歷史了解的膚淺,知道差距,才能更好地督促自己不斷學習和提高。
柒
這一年您做成的最滿意的一件事是什么?
于鶯:平均一周一本書的速度,看了58本書。其實這還不是最滿意的,最滿意的一件事是在十混一陽性忐忑不安的那兩天里,我把NIH網站上的新冠指南(400多頁)研究了個透。
陶勇:北京朝陽醫院眼科在2022年中國醫學科學院發布的2021年全國醫院學科STEM眼科學榜單中排名第13位,相比2020年的排名上升30位,而在2017年之前,北京朝陽醫院眼科從未進入過該榜單(該榜單只發布各學科前100名)。這意味著我們科室的實力在這幾年里有了實實在在的提高,是同事們齊心協力奮進的結果。
劉健:幾乎不熬夜了(除非是急診手術)。為什么呢?首先是要順應年齡和身體的變化,保重身體健康,是一切生活和工作的前提;其次,熬夜之后的身體恢復和不適感變得更加困難和明顯了,既然感受到了身體給予的信號,就要改變。
捌
年頭歲尾,如果您有一番話一直想說給某個人卻始終未能說出口,它是什么?對誰?
于鶯:對父母唄,老派父母很難被說服的,也不是說不出口,好像說不出口這個在我身上不存在哈。對父母再叨叨幾句,那就是:不要總想著把錢花在刀刃上,想花就花,刀刃刀背刀把上都可以花,浪費了也沒關系,開心就好!另外,身體要緊,吃飯挑好的,吃不完的扔掉不要留剩飯!
陶勇:想對我的女兒說:過去的一年,雖然爸爸努力想陪伴你更多時間,但還是陪得不多,新的一年,我一定拿出比去年更多的時間來陪伴你。爸爸給自己定了一個計劃,每年都要在陪伴你這個方面取得進步。
劉健:兒子已經是醫學院二年級的學生了,學醫的道路十分艱苦,我想對他說:你依然義無反顧地努力前行,為你感到驕傲,也對你充分期望。看到你認真地學習,認真地“民謠”,認真地健身,青年強則國家強,醫學事業的發展,未來永遠屬于年輕人。
玖
2023年,您可能已經給自己設立了些小目標、flag,選兩三個跟我們分享一下(且不去管它們能否實現)?
于鶯:減肥——喊了十幾年的口號了,每年依舊在喊,體重依舊起起伏伏,卓有成效后又迅速擺爛,然后再奮發圖強。通勤綠色出行——地鐵+騎行,反正公司的停車費我今年就不交了,現在還冷,開春后果斷加入綠色通勤大軍。新疆自駕游——距離上次新疆自駕得有6年了,懷念那種自由自在藍天白云的感覺,處處是美景。一直惦記著再多花點時間在南疆風土人情上,就看今年的工作情況了。
陶勇:希望我們科研團隊的工程化外泌體和反義寡核苷酸藥物研究可以更上一個臺階。希望我們研發的干眼癥MMP9檢測試劑能在2023年上市。希望光盲計劃的巨細胞病毒性視網膜炎篩查公益項目可以幫到更多省市的更多人,其他項目也穩步推進。
劉健:不熬夜,努力保持身體健康;順應醫院發展的大勢所趨,帶領團隊,銳意進取,踔厲奮發;堅持終身學習,用內化于心的態度做好公益科普微信公眾號《健哥說心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