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造字理據和精神智慧-天天訊息

2023-03-24 08:35:05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資料圖)

漢字既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根脈,又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稱得上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表征。它承載著數千年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記錄著炎黃子孫成長奮斗的歷史,凝聚著華夏民族的精神智慧,傳承著夏禹、殷湯、周文等圣賢的基因,生生不息,綿綿不絕,穿過幾千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至今仍光彩奪目,熠熠生輝。漢字乃“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識古”的重要橋梁和通道,試想如果沒有漢字,我們對古代將懵然無知而萬古如長夜。漢字具有超時空性和超語符性,這使得漢字可以跨越時空,成為信息交流傳播的便捷工具,從而百代如在目前,南北似處同地。漢字還衍生出各種表現形式和造型手段,更造就了書法藝術,豐富了人們的精神追求和藝術生活。所以說到漢字的重要性,無論如何高估都不為過。

一部漢字的發展演變史,就是中華民族文明文化的發展演變史。如何深入發掘漢字中蘊藏的古人的造字理據和體現出的思想觀念、精神智慧,是歷代學人孜孜以求的學術目標。值此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亟須在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中持續地汲取營養,獲得啟迪,從而進一步增強民族歸屬感和自豪感,增強文明自信和文化自信。要把漢字中蘊藏的古人的造字理據和體現出的思想觀念和精神智慧,以通俗易懂并豐富多彩的形式向社會傳遞,向大眾傳播,并作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策略的重要形式和載體,傳遞到世界各地,讓世界進一步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在這樣的時代和歷史背景下,張玉梅教授的《漢字取象及其古詩文意象研究》一書閃亮登場了。

《漢字取象及其古詩文意象研究》一書,先是在第一章中對高頻字取象視角下的“中華文化自信”進行了論述,這一部分富有時代意義,緊扣當前形勢,高屋建瓴,視野宏闊。接下來是選取六百多個現代漢語的高頻字,按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的分類,對其取象,即古人的造字理據及演變規律進行了分析和闡釋。這一部分分析細密,彰顯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學素養。闡釋中征引的各類古文字字形,都能做到準確無誤。偶有采用學界新說,也能做到把握適度。從第六章開始,先是談漢字的“字象”與漢語修辭的關系,接著闡發“字象”與“詩象”的融合,即進入文字學與文學交叉整合的畛域。這一部分獨出機杼,最具作者的精思妙想,很多地方極富啟示意義和示范作用。這樣以漢字取象為樞紐,以詩文為觀照,為傳統古詩文鑒賞開辟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值得古詩文研究和講授的學者及教師學習和借鑒。接下來作者以《文心雕龍》《文心雕龍札記》《文選》《詩品箋》《世說新語補》等典籍為具體案例,更深入細密地實踐了“字象”與“詩象”相融合的研究方法。

總體看來,這是一部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配合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立足于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發掘漢字蘊藏的歷史思想和文化價值上有理論、有內容、有新見的著作,對于漢字研究和漢字教學以及古詩文欣賞,都具備相當的參考價值,相信出版后一定會引起學術界的關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