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5 07:50:37
來源:北京日報
(資料圖)
我喜歡晚霞。她有時絢麗多彩,有時壯觀輝煌,有時如幻如夢……總給人美的享受,令人回味無窮。
見過很多次晚霞,其中有些令我記憶猶新。上世紀80年代夏日的一天,悶熱潮濕,天空灰蒙蒙的。傍晚時分,我漫步到懷柔水庫岸邊,抬頭望了一眼天空,忽然發現天空出現了淺淺的橘黃色,難道要出晩霞?我停下腳步,注視著天空,只見天空的顏色一點點變化,先是淺黃,一會兒由黃轉為粉紅,紅色漸漸加重,越來越紅,面積也越來越大,不到半個小時,從東向西連成一片,整個天空像撐起了一把巨大的紅傘,又像是一片燃燒的火焰。天空的云呈現出難以名狀的形態,都染上了紅色,紅得讓人動情,讓人心醉。山川河流,街道房屋都被映上了色彩。在場的人都被這突然出現的晚霞吸引、駐足。之前我雖也見過火紅的晩霞,但如那天面積之大、紅色之濃的晚霞,還是第一次看到。我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天地間描繪出這幅壯美的畫卷。
若干年前,我與同事去五臺山。出發的那天早上,天色陰沉,預報有雨。我們驅車前往,在下午6點到五臺縣境內,這里剛剛下過雨,天空云層開始散開,太陽將要落山。汽車沿著盤山公路駛上山頂,翻過山梁后就是五臺山風景區。突然,我看到西面的山峰處露出金色的太陽,陽光透過云層射出一束束光柱,給白云鑲嵌了一道金邊,光芒四射,分外耀眼。由于白天下雨,日落后山谷中水汽蒸發,形成一層層白霧,環繞于山腰之間,隨風飄動,山峰似浮在云霧之上,如同仙境一般。這時天色漸暗,山下已亮起點點燈火,遠遠望去恰似閃閃繁星。望著眼前的風景,我想起劉禹錫的詩句“雨歇晩霞明,風調夜景清”,此情此景多么相似,我暗自慶幸,途中能欣賞到這獨特的美景。
多年來,我總想拍一張雁棲湖晩霞的照片,但因時間和天氣的原因,一直沒有拍到。一個暮春傍晚,我途經雁棲湖畔,這時夕陽西下,天空中散著一些薄霧,泛著微微的紅色。我拿上相機走到湖邊,放眼向西望去,只見青山如黛,峰巒疊嶂,暮色中遠處的山朦朧虛幻,眼前的湖水平如鏡,水映著山的倒影,水天一色,一切顯得那么靜謐、祥和。此景如同一幅寫意的山水畫卷。我正欲舉起相機拍照,忽然,湖面上一只打漁歸來的小船,駛入了我的視線,心中不禁一喜:這只小船給畫面增添了靈氣,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很有“漁舟唱晚”的詩意。我抓住時機,迅速調整了光圈和速度,拍下這優美的畫面。照片沖洗出來后,與我預期的效果一樣,意境、構圖、光線、色彩都令我滿意。后來,這幅名為“漁舟唱晚”的作品參加了當年的國際攝影展,在出版自己的攝影作品集時,我便把它選為了封面。
退休后的一個深秋下午,我與家人去圓明園游覽。圓明園曾是古代建筑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可惜現在看到的只是斷壁殘垣。不知不覺,天色漸晩,我隨著游客往出口方向走,途經的一座古建筑造型很美,當我拿起手機拍照時,恰巧發現西邊的天空泛起了紅光,把空中的白云映紅,白云蜿蜒在天邊連成一條曲線。忽然,曲線一端的上空,又飄來了幾朵白云,酷似一個龍頭,與下面的云連在一起,恰似一條九曲的巨龍騰飛高空,我用手機拍下了這壯美的景觀。我想,圓明園歷經滄桑,今逢盛世,天上的晚霞顯示出龍的形象,算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吉兆吧。我把“圓明園的晚霞龍”發在微信朋友圈里,得到好多點贊。
我喜歡晚霞,她是大自然獻給世間的美景,是夕陽落山前的傾情奉獻。我想人生亦應如此,把美好留給人間,正所謂:“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關鍵詞: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