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5 15:05:54
來源:北京青年報
沒有什么能阻擋我們熱愛生活
一
老家的同學在微信里聊天。
“快過年了,還沒買花兒呢。”
“明天打泉水,回來買啊?”
“好的。”三人回應。
……
想想兩鬢斑白的老同學,還如少年時,相攜著去買花、打泉水、迎新年,真是羨慕啊!
二
兒時的記憶中,父母很少表達情感,他們從早到晚地忙碌,身上壓著生活這座大山。
但是,進入臘月,他們再忙,也會上山采幾把干枝,插在大水瓶里。一天一天的,小孩子們看著枯枝上小小的花苞綻出一抹深粉,又慢慢露出笑臉……枯木迎春,仿佛傾盡了所有的深情,不知為什么,這個過程,讓我感受到了父母的愛。
三
姥姥是個小腳女人,但是,她去過很多地方,她總是拄著拐杖,樂顛顛地走啦,又樂顛顛地回來。
那年臘月二十三,出遠門的姥姥回來了,帶回一盆土培的杜鵑花,真不知她是怎么背回來的。此杜鵑非彼杜鵑,它的枝枝杈杈充滿生機,葉子油綠發亮,一團團粉色的花朵絢麗綻放,燦若云霞,有了它,屋子里一下子亮堂起來了。姥姥大度地說,以后不采干枝杜鵑了,留著它們春天開吧。
這盆遠道而來的杜鵑花,令我生出富足之感,我對姥姥去的遠方充滿無限的憧憬,遠方有多遠,還有更多更美的花吧……
四
其實,無論你走了多遠,當你成了孩子的媽媽,就又回到了生活的起點。
歲月如歌,我也開始忙年了。姥姥教的手藝還沒忘,蒸棗饃、面魚、元寶……面劑子要揉得光滑細膩、有勁道,做出的饃不能有一點粗糙和麻點。像以前母親提醒我一樣,我也提醒女兒,過年了,要有口德,不能說不好的話,女兒似懂非懂地應著,稍有空閑,我倆一起溫習《弟子規》。
當然要買花,把它作為時光機,美美噠地迎新年。
有回買了幾個水仙種球,在家悉心培育,我和女兒都擔心,會不會把大蒜當水仙了呢?慢慢地,水仙種球長出嫩綠的葉子,抽出長莖,長出花骨朵,伴隨著新年的腳步聲,它們一點點綻開潔白的花瓣和鵝黃的花蕊,傾情釋放那沁人的清香和無聲的喜悅。女兒滿心喜歡,還第一次寫了觀察日記。
五
許多家長把春節作為教育孩子的好時機。其實,有時我們教育孩子,有時孩子也教育我們,這就是共同成長吧?
那年,女兒上二年級。臘月里的一天,去花市買了盆蝴蝶蘭,一枝長長的花梗,生出六個神秘的花骨朵,賣花的大姐用小夾子和小木棍把花梗固定好,又裹了好幾層報紙,怕它凍壞了。沒想到,回家一看,花梗斷了。我沮喪不已,把它放在角落里,打算扔掉。
第二天早晨,發現斷梗上夾了一張粉色的小卡片,上面的字很工整:“我愛你,好好長,開出美麗的花吧!”心中的沮喪一掃而光。女兒一臉興奮,“媽媽,我想做個小實驗,看它有沒有感應?”
新年里,那張粉色的小卡片,看起來比什么花兒都美。
神奇的是,一個多月后,那條斷梗長出了側枝,結了兩個花骨朵,盛開時如翩翩起舞的粉蝶,又給了我們意外的驚喜。
六
新年一到,有人說長了一歲,有人說老了一歲。但是,即便老了,也要認真地老去。
昨天,我們去一個村里作春節慰問。走進一戶朝鮮族農家,一鋪明黃色的火炕,兩口老式的大鐵鍋擦得锃明瓦亮,屋里陳設簡單,整潔溫馨。窗臺上擺滿了花,杜鵑、繡球、月季、蟹爪,粉嘟嘟,紅艷艷,開得熱熱鬧鬧。老兩口都是72歲,阿爸依(朝語爺爺)前年罹患重病,現在好多了。阿邁(朝語奶奶)做村里的護理員,每月1000元,已經干了兩個多月。
阿爸依很知足,“都辦了醫療保險,地也租出去了,我們生活很好啊。”
有人問阿邁,“做護理員很累吧?”
“不累,不干活哪兒都疼,干活就不疼了。”
大家聽了,哈哈笑起來。
走出門,我看到門楣上有個小牌,阿邁很自豪地念著,“干凈人家。”她又來一句,“我們是干凈人家。”說完,阿邁笑得像花兒一樣燦爛。看來,沒有什么能阻擋我們熱愛生活。
快過年了,朋友圈里,紛紛曬出新買的花兒。我和女兒想好了,打算制作一盤古色古香的插花。在新年的“花花”世界里,心向陽光,心懷熱愛,篤定認真地迎接新生活。
關鍵詞: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