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5 14:55:17
來源:中新網廣西
金秋時節板栗黃,又到了新鮮“陸地海膽”上市的季節。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大發瑤族鄉板栗喜獲豐收,小小板栗樹成為當地增收的“致富樹”,鼓起了瑤胞“錢袋子”。
走進板栗林,一個個“海膽”掛滿枝頭,在秋風中“開口”,色澤圓潤,品相美觀,惹人喜愛。板栗樹下,村民們正手握長竹,不停地圍著樹周圍轉圈,敲打著樹上的板栗,其他人迅速地將掉落地上的板栗撿到袋子里,不一會兒,沉甸甸、滿當當的板栗便裝袋完畢。“今年雨水充沛,溫差也較大,我們家種植有10多畝板栗,收成不錯,大概能產1萬多斤,收入也有5萬元左右。”栗農王運繩笑著說道。
該鄉地貌多以低山、丘陵為主,溫差較大,氣候條件好,十分適合板栗生長,其出產的板栗甜、糯、脆口,益脾補胃,主要集中種植在廣運、蒼板、印山等村,板栗種植面積達4000多畝,產量達200多萬斤,產值約960萬元。
“為做好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我們積極鼓勵村民走好產業致富路子,立足村情實際,讓小小板栗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四沖村駐村第一書記全洪植介紹道。
據了解,該鄉充分利用豐富的山場資源和氣候條件優勢,種植的板栗不僅成熟早、抗寒抗病能力強、產量高,而且果實皮薄、肉質細膩、甜軟適口,很受市場歡迎,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吸引大量客商上門收購,主要銷往廣東、福建、湖南等地,板栗的行情也一年比一年好。
近年來,該鄉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栗為媒、以栗興業,通過積極引導和扶持農民發展板栗產業,不斷擴大板栗種植面積,采取板栗良種種植、低產改造、病蟲害防治等措施栽培選優板栗品種,聚焦板栗產業高質量發展,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全面助推鄉村振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