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江南區中小學、幼兒園“暑期課堂”新增特色課程

2024-09-05 14:51:32

來源:中新網廣西

今年暑假,在南寧市江南區垃圾分類辦、教育局的組織和指導下,江南區各中小學、幼兒園“暑期課堂”紛紛新增“垃圾分類”特色課程,線上線下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讓孩子們進一步深化了對垃圾分類的認識。

為了讓垃圾分類的理念延伸至家庭,江南區貴義路小學組織開展家校聯手活動,請同學們在暑假期間與爸爸媽媽一同閱讀《垃圾分類致家長的一封信》,通過信件介紹垃圾分類的意義、方法及學校在此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并呼吁家長們能夠成為孩子們垃圾分類的榜樣,共同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信件通過德育作業單附件、班級群等多種渠道發放,得到了家長們的積極響應和支持。

為培養小朋友們的環保意識,江南區多家幼兒園在暑假期間開展家園共育活動,鼓勵家長和孩子們利用廢舊紙盒、飲料瓶、布料等可回收垃圾為材料,共同設計和制作垃圾分類手工作品和玩教具;學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等幼兒讀本,發展孩子們的創造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讓他們明白垃圾分類重要,掌握變廢為寶小妙招。

為鞏固垃圾分類學成果,江南區西小學在暑假期間為同學和家長們布置了一份特殊的《暑期德育作業單》,作業單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記錄一周內家庭產生的垃圾種類及數量、設計一份家庭垃圾分類方案、繪制垃圾分類手抄報或漫畫等。這些作業既考驗了同學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帶動了家庭成員共同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

暑假期間,江南區垃圾分類辦聯合江南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江南區河長辦等單位分別開展“七彩暑期筑夢未來”關愛未成年人文明實踐、“交換美好暖心行”舊物互換(跳蚤集市)、民族團結一家親共建和諧新家園”等系列主題活動。通過開展舊物交換、模擬投放、趣味轉盤競答等寓教于樂的互動科普讓小朋友們在參與過程中學會如何與人溝通、掌握垃圾分類環保知識。

江南區多所小學的老師們紛紛帶領同學們到五象垃圾中轉站、學校周邊廣場、小區開展垃圾分類線下研學和志愿服務實踐活動,鼓勵同學們爭當小小記錄員和監督員,記錄家庭成員的垃圾分類執行情況,參與小區垃圾分類監督,通過親身實踐,在探究中學環保知識。

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暑期垃圾分類活動,讓“綠色、低碳、環保”的種子在兒童心中生根發芽,讓學生們在暑假期間不僅掌握了垃圾分類的知識和技能,還培養了良好的環保意識和行為慣。下一步,江南區將繼續深化垃圾分類教育工作,為創建綠色、低碳、和諧的校園環境而不懈努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