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2 07:39:18
來源:北京日報
【資料圖】
昨天(21日)16時,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采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顆內地與澳門合作研制的空間科學衛星“澳門科學一號”。該衛星是國際首顆低緯度地磁場與空間環境科學探測衛星,也是國內地球磁場探測精度最高的衛星,將顯著提高我國空間磁測技術水平。本次發射還搭載了武漢大學珞珈二號01衛星。
“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采用“A星+B星”聯合觀測模式。其中,A星配備了國際領先的高精度磁場觀測載荷,用于獲取南大西洋異常區地球主磁場和巖石圈磁場高精度數據、內輻射帶能量粒子能譜分布信息,有望在巖石圈磁場分布、空間天氣預報、地磁導航、航天器空間運行安全等領域產出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B星則配備了太陽X射線探測器、能量電子譜儀等,承擔著太陽活動及南大西洋異常區粒子環境的高精度監測任務。
A星還充分繼承了“張衡一號”衛星的平臺技術,并在多項關鍵技術上取得進一步突破,成功完成國內首次高準確度矢量測量系統級地面標定試驗。面向高精度磁測要求,團隊重點在衛星超凈磁潔凈度控制、高穩定無磁光學平臺技術、高準確度矢量測量系統級地面標定技術、峰值功率跟蹤供配電體制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開展了專門設計和驗證,為后續磁測衛星星座的研制提供技術儲備。
該項目由國家航天局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聯合開展,探測數據由雙方共享。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