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臨影院(中影國際影城)

2023-05-12 16:04:25

來源:互聯網

孫道林影院(中影國際影城)


(相關資料圖)

十多年前,我之一次聽到郭德綱的《列寧在1918年》的鞠萍版本。那時候,我還不明白。我只是聽了一下,不知道講的是什么。后來長大了,大概知道了事情的全部。

▲這張海報對于中國人來說并不陌生。

很久以前,《1918年的列寧》被拍成電影,講述了俄國十月革命后,俄國是如何解決內憂外患的。至于網上如何評價列寧,我暫且不討論。我想說說十月電影院,天津一個和十月革命有關系的地方。

▲文革時期的十月電影院門票

天津人都知道河北中山路有很多以經緯度命名的路。緯路以千字排列,經路以數字排列。在魏坤路的東西兩側,從東到西有兩到七條彎曲的道路,但只有一條不見了。

其實義井路就是今天的中山路,只是不叫義井路。原名大井路,1946年為紀念孫中山而改。

十月電影院位于河北區中山路。

1954年10月建成開放后,正是赫魯曉夫訪華的時候。為了紀念俄國十月革命36周年,它被命名為十月電影院。由此,中蘇正式進入了近四年的“蜜月期”。

▲玉米大師:赫魯曉夫

其實俄國的十月革命并不是在十月開始的,而是在1917年的11月,公歷,因為當時人們用的是俄國歷,在他們的歷法里是十月。

看著一片廢墟的家園,中國人民估計當時也顧不上太多了。我們先交個朋友,抱抱蘇聯老大哥的大腿再說...

十月電影院成為解放后天津之一家電影院,郭沫若題寫了電影院的名字。

最初十月電影院的建筑風格是以中國古典建筑風格為基礎,融合了蘇聯建筑技術的特點。設施和同期的光明電影院在天津都是一流的,所有的新電影都是這兩家先上映。之后大光明、音樂廳、曙光等劇場趕上了。

據老人回憶,10月份電影院剛開業的時候,上映的電影大多是蘇聯進口片,也有一些是國產片,比如《革命的名義》、《新馬戲》、《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等等。

國產的有《白毛女》《鳳凰之歌》《許愿華山》《偵察過河》等。

《星探過河》讓孫道林成為那個時代家喻戶曉的演員。

新建成的十月電影院,山墻正面是灰水沙石,門窗是極重的木質材料。門窗上刻著雕花,顯得古色古香。

從八級石階上去,售票廳在左手邊,觀眾休息室在門廳右手邊,有賣汽水糖果的小賣部,還有閱讀桌椅。觀眾在觀影前可以在這里翻看各種畫報,可謂人性化服務。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河北乃至周邊地區的人說起看電影,十月份就會來。

那時候,十月電影院是鄰校學生逃課逃學的首選。那時候不管是39歲還是30歲,總會有調皮的學生隔著電影院的門看電影。如果他們看不到,他們就會趴在門上聽電影...

一位老教師曾告訴我,1974年前后他在天津二中上學時,到十月電影院西門外,隔著門聽內部電影《日本大決戰》。那時候十月也是“特殊人群”看電影的電影院。

▲電影院外面曾經有一個游戲室。

十月電影院開門前,有三聲不同音調的鐘聲,燈光漸暗。幾張幻燈片之后,表演開始了。天津電影院唯一一家。

當時電影管理站在十月電影院旁邊的港尾路上。新片先在管理站看,然后在十月電影院上映。

那時候沒有現在的數字電影,只有膠片電影。一套電影不得不在幾家影院使用。你演了之一部分,他演了第二部分。演完之后我們就趕緊換了,就叫“跑片”。

所以那時候在中山路上,經常可以看到戴著頭盔,騎著摩托車,在各個電影院快速奔跑的年輕男子。當趕上特別熱的電影時,他們也會騎自行車去放電影。

他們穿梭在工人俱樂部、寧遠劇院、民主劇院、東亞電影院、河北凱旋大禮堂之間,所以當年看電影的時候,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時候演出的時候,劇院突然亮起來,屏幕上印著幾個大字,“電影到之前請原諒”,會引來觀眾一片噓聲...

▲1991年,電影《過年》天津首映式在十月電影院舉行,演員趙、、等出席。

十月電影院先后進行了三次裝修,全面提升了放映質量和服務水平。1981年10月1日建成并重新開業,被市文化局定為“超級電影院”。1988年,安裝了70毫米放映機,成為之一家放映超寬銀幕國產電影的電影院。

2000年以后,十月電影院仍然是當時河北中小學的首選。一般是周二下午,學生們成群結隊地奔向十月電影院,自行車都在電影院門口。

印象最深的是學校組織我們看張藝謀的《飛屋環游記》。因為里面的很多場景太過火爆,對我們祖國的純潔花朵造成了精神傷害,學校里負責它的人差點被裁掉...

▲2004年《十面埋伏》

但此時,隨著電影行業的改革,十月電影院與延安、光明等老電影院一起,也逐漸退出了天津電影院的前沿,淪為二線電影院。

再加上人們娛樂方式的多樣化,影院服務也趨于多元化。十月電影院在東北盛行,把電影院租給二人轉的演出組,賺取日常運營的成本。承載幾代人記憶的中山路地標,變得不倫不類。

▲十月電影院,變成了二重唱劇場。

2007年,有消息稱十月影院地塊將重建,總投資10億元。很多市民咨詢相關部門,希望保留十月電影院。

▲十月電影院舊址

但答案是:十月電影院是這次拆遷的重點。

▲十月電影院拆遷現場

2012年,新十月影院完成主樓重建。

新十月電影院恢復了原來的蘇聯風格,但一些老天津人對此嗤之以鼻:

“嗯,蘇式的,拆舊十月的時候心疼。等我玩多了拆新十月的時候給我打 *** ,我也不需要錢幫忙砸墻!”

一個住在中山路的大叔對我說。

從十月電影院拿出一張舊電影票,仔細看。可能每個人都會有一些感動的情緒在里面。這小小的票根里有多少笑點和過往經歷。

隨著10月份電影院的拆除重建,電影電影和老式電影院徹底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然而,和十月一樣,天津眾多的老式電影院依然放映著天津城市記憶中最感人的部分,充滿了許多天津人的青春記憶。

很多天津人和上述“免費撞墻爺爺”一樣,都說不喜歡今天的十月,但不管十月的電影院怎么看,這四個字依然是他們的情感寄托。它們不僅是天津的地標,承載著天津衛文化,也是老一輩人記憶中的符號。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無論我們能否放棄那種感覺,最終無數的“十月電影院”都會成為回憶,留在人們的腦海里,成為一個時代的縮影。

關鍵詞: 若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