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7 06:51:52
來源:北京日報
【資料圖】
核心技術攻堅注定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常常給人“自討苦吃”之感。但當挑戰和打壓到來時,有沒有掌握自主創新技術,就成為生死存亡的關鍵。“堅守于挫折之下,崛起于不屈之中”,只有下決心“吃苦深耕”,在無人區中不懈探索,才可能實現突破、掌握主動,迸發出真正的創新力,鍛造出“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底氣。
從黑屏到點亮,開機速度是衡量電腦性能的一把標尺。近日,由國產龍芯中科CPU、國產統信操作系統與國產昆侖BIOS固件所組成的電腦,僅耗時14秒就完成了啟動。這意味著擁有“中國芯”“中國魂”的計算機,正從“可用”邁向“好用”,有能力在國外壟斷多年的信息技術產業江湖中開拓出屬于中國的一片天。
事非經過不知難。這14秒的跨越背后,是二十余年的堅持與付出。作為當今世界最復雜、多學科集成的系統之一,芯片與操作系統研究耗時之長、投入之巨,遠非常人所能想象。在1981年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推出“個人電腦”后,無數企業在“芯”與“魂”的競爭中消失于歷史的長河,最終經過大浪淘沙,微軟+英特爾的“Wintel”體系形成壟斷。壁壘之下,2014年,Windows XP系統停止服務,大量企業和個人用戶亂了陣腳;2022年,IE瀏覽器“退休”,許多政務系統、報名網站要重新適配……“卡脖子”的無奈時常刺痛國人,也激勵著科研人員“堅守于挫折之下,崛起于不屈之中”。一代代工程師,從一行代碼、一個晶體管開始,在夾縫中一點點積蓄實力,最終實現突破。
看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浪潮風起云涌,核心技術成為發展命門。芯片與操作系統這一硬一軟,于現代經濟體系發展戰略意義重大。尤其是中國,正處于從“制造”向“創造”的轉型升級期,智能制造等高端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數字化、信息化的支撐,“缺芯少魂”之憂,很可能成為產業發展的關鍵“絆腳石”。而有了市場化的“中國芯”“中國魂”作為堅實根系,國產服務器、打印機、網絡設備、金融終端、汽車終端便可開枝散葉,中國辦公、娛樂、安全軟件更能開花結果,最終形成“技術造市場”“市場帶技術”的正向循環。當國產品牌在信創行業“真替真用”,自主生態體系成長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養分,中國經濟數字化轉型和產業鏈升級的“底座”也將不斷夯實。
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如果不能實現核心技術的研發突破,“就好比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但作為努力迎頭趕上的后發者,擺在中國面前的自主創新外部環境并不友好。一方面,早在20世紀90年代,西方國家就通過《瓦森納協定》,對計算機等尖端科技實施對華出口限制,如今又進一步筑起“小院高墻”,操弄“脫鉤斷鏈”,企圖拖慢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腳步。另一方面,在美國隨意加息、持續不斷輸出財政危機的影響下,全球電子消費市場陷入衰退。消費端利潤減少,令許多科技公司陷入生存危機,不得不減少研發投入。市場環境的變化,也給自主創新帶來了困境和寒意。
核心技術攻堅注定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常常給人“自討苦吃”之感。但當挑戰和打壓到來時,有沒有掌握自主創新技術,就成為生死存亡的關鍵。如何打逆風球、走上坡路?唯有抱定堅定的信念,才能守得云開見月明。就拿“強芯補魂”來說,當企業經營陷入困難,外企拋來“合作”橄欖枝時,龍芯總設計師胡偉武斷然拒絕“繳槍不殺”的陷阱,瞄準工業控制領域空白,最終走出“至暗時刻”;面對“無資料、無經驗、無人才”的三無窘境與設備昂貴、資源有限之困,我國最早操作系統“150機”研發人員化身“人列計算機”,模擬程序的運行過程,最終讓電腦在1973年嘹亮唱出“東方紅”,為國產操作系統后續發展點燃星火……“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自主創新沒有捷徑可循,只有下決心“吃苦深耕”,在無人區中不懈探索,才可能實現突破、掌握主動,迸發出真正的創新力,鍛造出“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底氣。
“我們的產品像養孩子,得養二十年才能成材。”原創核心技術的攻堅是一場持久戰,這不僅意味著要耗費幾代人的接續努力,更意味著征途上有無數挫折,甚至是“拔掉地基從頭再來”的顛覆性之痛。自力更生堅持攻關,既需要科研人員有堅韌不拔的意志,也需要旁觀者以足夠的定力和耐心去看待創新成果的漏洞乃至失敗。在中國顯示面板產業突出重圍之前,曾面臨過連續十幾年巨額虧損的窘境;在“華龍一號”叩開國際核電市場前,也曾遭受了幾十年技術路線的彷徨。當下取得成績的國產“芯魂”,贏得了掌聲,但也與世界第一流水平存在差距。越是求“新”若渴,越要平心靜氣。作為創新主體,企業需鉚足干勁、保持定力。同時政策上也要給予扶持,幫助企業挺過市場波動,克服資本短視,保持發展長性。從社會心態上看,多包容、多鼓勵、多給上路機會,免除勇攀科技高峰者的后顧之憂,才能助他們在更多領域培育自主創新的碩果。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凈祖國身上的恥辱。”這是“龍芯之母”黃令儀堅定的心愿。為此,她年近80依然一天到晚拖著鼠標,盯著屏幕查電路,嘔心瀝血助推芯片突圍。傳承信念、昂揚精神,中國科技定能乘風破浪,駛向更遼闊的星辰大海。
關鍵詞: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