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消息!盜版App藏貓膩 盜取信息“埋地雷”

2023-03-16 06:30:16

來源:北京青年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免費破解版App成手機竊聽器、恢復出廠設置并非徹底清除手機數據、“隔空盜刷”釣魚騙局……昨天,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一組利用手機等通訊工具欺騙、盜取消費者信息的案例,為消費者揭秘了手機里隱藏的貓膩。

如今,各種破解版App很受歡迎。不少消費者為貪圖便宜,免費使用了這些有問題的破解版App,其實這就如同給手機安了“監控”,埋了“地雷”,風險極高。3·15信息安全實驗室技術人員對十余款常用的視頻、音樂、小說等應用軟件的破解版,即盜版版本,進行了實時監測,發現了其中的不少貓膩。一款視頻App的破解版,測試人員發現它被額外嵌入了3款和官方版本毫不相關的第三方插件,即SDK軟件包。只要這款視頻App一運行,這3款多出來的SDK包就能悄悄地偷走用戶手機里的個人信息,用戶所有的關鍵識別信息都被一網打盡。只要掌握其中2至3種信息,即使用戶更換了手機或電話號碼,它也能精準鎖定用戶,實時捕捉和追蹤用戶動態,形成用戶的精準畫像,從而推送大量的廣告,實現流量變現。

這些破解版APP的開發者、傳播者冒著違法違規的風險煞費苦心,他們不是為了給人們白白送福利,破解版APP里內置的插件軟件,就像是寄生在手機里的竊賊一樣在盜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最后把這些信息變成非法售賣的商品。消費者不要抱著僥幸心理,貪圖破解版APP的小便宜,等到吃了大虧后悔莫及。

近年來消費者的網絡購物等需求越來越多,很多不法分子通過“ETC卡禁用”“快遞丟失理賠”等騙局,誘騙消費者登錄釣魚網站對其進行詐騙。陳女士曾收到了一條提示她的ETC卡已禁用的短信,需登錄網頁進行簽辦。陳女士點擊鏈接后發現,打開的頁面看上去沒什么問題,于是她跟著提示輸入了自己的手機號、銀行卡號等個人信息。但接下來陳女士三秒鐘內接連收到六條扣款短信。

3·15信息安全實驗室提醒消費者,陳女士遭遇的事是典型的詐騙釣魚網站。不少消費者都有類似的經歷,通過短信提示消費者存在營業執照異常、公積金賬戶異常、醫保資金提取、銀行消費異常等情況。由于關系切身利益,慌亂中消費者往往踏進詐騙分子設置的陷阱中。

另外,陳女士在操作中按照釣魚網站的要求,每填寫一項,系統就會自動記錄下來。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銀行賬戶信息甚至余額都會被不法分子掌握。他們提醒,在收到一些陌生短信后,當有一些奇怪的鏈接時,不要去信,不要去點,特別是有個人信息填寫的,更不要去提交。當對方發起屏幕共享、遠程協助時,更要提高警惕,因為此刻消費者手機上的一舉一動都會實時傳遞給詐騙分子。特別是老年人,因為他們對手機的操作不太熟悉,容易輕信對方是幫自己的,從而造成財產的損失。

電子產品迭代升級速度越來越快,消費者家中的舊手機、舊電腦也越來越多,一鍵刪除、格式化、恢復出廠設置這些操作能徹底刪除設備上的個人數據,保證信息安全嗎?3·15信息安全實驗室對此展開了專門的測試,測試表明:一鍵刪除、快速格式化和默認不勾選“格式化SD卡和手機存儲”等操作都不能完全將數據刪除。技術人員提示:手機恢復出廠設置操作要將所有存儲項目都進行勾選,手機里的個人信息才會被安全刪除;對電腦硬盤和U盤中數據進行格式化時要去掉快速格式化勾選,這樣的完全格式化才能保證數據信息安全刪除。

文/本報記者?趙婷婷?王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