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3個月以來 參加人數已達2817萬人

2023-03-03 05:41:32

來源:新京報

記者從3月2日舉行的國新辦“權威部門話開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3個月以來,參加人數已達2817萬人。未來將適時調整繳費上限,增加更多投資產品。


【資料圖】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人社部副部長李忠介紹了個人養老金的實施情況。去年年底,個人養老金制度在36個先行城市和地區啟動實施。實施3個月以來,參加人數已經達到2817萬人。

李忠表示,個人養老金是有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險,是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去年啟動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標志著我國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個人養老金的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三個環節,在繳費階段繳費金額享受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投資收益不征稅,領取時按3%較低稅率征稅。目前每年繳費上限是12000元,以后會適時調整繳費上限。

個人養老金實施以來,有關監管部門按照安全規范、側重長期保值增值等要求,批準了137只公募基金、19個商業養老保險、18種理財產品、465個儲蓄存款等個人養老金投資產品。參加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自主選擇。隨著制度實施,投資產品還會進一步豐富。

同時,人社部牽頭建設了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為每一位參加人建立了唯一的個人養老金賬戶,用于信息記錄、查詢和服務等。參加人可以直觀掌握自己個人養老金的運行情況。

目前,參加人可以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電子社保卡等入口直接登錄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可以通過商業銀行渠道開設賬戶、繳費并購買金融產品。

李忠表示,個人養老金制度是一項全新制度,下一步將按照先行一年的部署要求,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做好政策宣傳解讀,總結經驗、完善政策,積極穩妥推進制度實施。

養老金

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持續增加?有較強保發放能力

在3月2日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新聞發布會上,人社部部長王曉萍表示,可以明確告訴大家,我國養老保險基金運行穩健。

在談到養老金發放問題時,王曉萍表示,這些年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穩步推進,覆蓋范圍持續擴大,基金收入持續增加,制度運行總體平穩,有較強的保發放能力。

具體有四個方面特點,一是收支有平衡,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年收支基本平衡,基金運行總體平穩。二是基金有調劑,為解決基金分布不均的結構性矛盾,在實施中央調劑制度的基礎上,去年全國統籌制度啟動實施,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調劑基金,調劑力度更大。三是財政有投入,中央財政補助繼續增加,地方財政建立了長期投入機制,投入力度持續加大。四是長遠有儲備,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規模不斷擴大,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已經完成,這兩部分基金都是養老金發放資金來源的長遠儲備。

就業市場

2023年高校畢業生將達1158萬人

王曉萍談到今年就業形勢時表示,隨著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就業形勢將持續回暖,保持總體穩定。

“我們也要看到,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存在。”王曉萍介紹,2023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將達到1158萬人,招工難、就業難并存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普工難招、技術工人短缺。老百姓在求職就業中還面臨急難愁盼問題,希望有更充分的就業機會,更合理的勞動報酬,更可靠的社會保障。

從今年前兩個月的情況來看,就業市場平穩有序,好于預期。和往年相比,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勞動者外出早,大年初一開始,農民工就已經陸續外出,期盼早返崗、早復工。二是企業招工早,很多企業節前就提早啟動勞務洽談,節后立即組織定向輸送,期盼早開工、早生產。三是招聘活動火熱,各地招聘現場進場求職人數大幅增加。截至2月底,已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服務活動4.6萬場,發布崗位3200萬個。今年的就業有了良好開局。

下一步,人社部將強化助企紓困,加強對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穩崗擴崗傾斜支持。強化創新創業,深入實施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支持零工市場的建設,落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政策。堅持拓寬市場化渠道和穩定公共崗位規模結合,著力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堅持外出務工和就近就業并舉,著力穩定脫貧人口等農村勞動力的就業規模;堅持就業援助和生活保障相銜接,著力兜牢困難人員的民生底線。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努力促進供需匹配。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社會保障

社保覆蓋面擴大?騎手不必再“裸奔”

王曉萍表示,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接下來的重點任務之一就是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具體講,要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針對新業態從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特點,分類施策、精準擴面。完善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保政策,引導和促進更多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同時,穩妥實施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

記者注意到,2021年12月,人社部、財政部、稅務總局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的通知》。試點工作于2022年7月起在北京、上海、江蘇、廣東、海南、重慶、四川7省市啟動,選取出行、即時配送、外賣、同城貨運行業部分較大平臺企業就業的騎手、司機等群體人員開展試點。根據政策,職業傷害保障費用由用工方繳納,就業人員個人不繳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