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2 07:50:06
來源:北京日報
【資料圖】
“我是扎根農村的基層代表,如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是我考慮最多的問題。”6年前,岳巧云是返鄉創業的新農人,6年后,她已成為國家級示范社——平谷區綠農興云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不僅建起了智慧農園,還將平谷大桃搬上了電商平臺,帶領果農共同致富。如今當選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岳巧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是基層農業工作者,來自人民,更要服務人民,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言發聲。”
80后的岳巧云是地道的平谷人,這里大部分桃農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開始種桃,上學之余跟著父母摘桃、賣桃是岳巧云記憶里童年的主旋律。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蓬勃發展,傳統的產銷模式逐漸成為平谷大桃產業發展的短板。大學畢業后在城市里做了十多年白領的岳巧云注意到了家鄉的變化,和父親一起種桃的鄉親們大多已過花甲之年,不嫁接互聯網基因,不依靠科技力量,大桃銷售的瓶頸很難突破。自己有知識、也有干勁,岳巧云覺得,“該我們這一代人回去接班了。”
依托成立的果品產銷合作社,岳巧云在平谷區北店村建設了200畝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5000畝綠色大桃產業基地,同時通過互聯網平臺,聯合十里八鄉的桃農們一起通過電商直播賣桃,走上了規模化種植、高效化生產、多樣化經營的現代農業之路。隨著政府為合作社與物流企業之間搭起合作平臺,在平谷區“互聯網+農產品”產業扶持計劃的幫扶下,2022年合作社助力果農增收2500萬元。
“推動鄉村振興、幫農民增收致富,就要錨定農業農村現代化,讓科技真正賦能田間地頭。”岳巧云深知科技創新之于農業發展的意義。
為了在即將召開的全國人代會上提出有分量的議案建議,她在總結自身經驗、對相關涉農產業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建議繼續優化涉農補貼政策,增強農民“活血造血”能力,通過試驗、示范、培訓、指導以及咨詢服務等,把現代智能農業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產前、產中、產后全部過程。“要讓智能裝備設備能下地、能服務,同時通過5G、電商銷售、線上推廣等多渠道,讓農民和客戶之間形成黏性,建立貨物流通關系,促進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真正讓科技助農增收。”
同時,岳巧云希望更多專業物流企業進入鄉村,設立長期固定的物流發貨集散點,實現農產品流通“降本增效”,為田間地頭的農產品打開“云銷路”。
“認真行使權利是本職,反映民意是盡職,做好黨和國家機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是天職。”岳巧云說,當初回鄉創業是為了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如今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更要當好農民的“代言人”,與大家共同沿著現代高效農業這條路走下去。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