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檢委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宮鳴:少捕慎訴慎押須堅持寬嚴相濟

2022-03-09 05:17:31

來源:新京報

去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在有關文件中明確提出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這會不會縱容不法分子?會不會滋生司法腐敗?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宮鳴表示,2021年,刑事案件訴前羈押率下降至42.7%,無逮捕必要不捕人數占不捕比例首次超過50%,不起訴率同比增加2.9個百分點。不捕、不訴率上升的同時,案件復議復核下降,受害方申訴率也在下降,犯罪治理效率、效果提升了,司法人權保障落得更實了,社會戾氣也減少了。

今年,檢察機關將細化完善逮捕羈押社會危害性條件審查判斷標準,規范審查逮捕程序,確立不起訴考量因素與操作標準,提升司法能力和辦案水平。

談?政策效果

對輕罪案件少捕慎訴彰顯司法文明

新京報:觀察檢察機關的工作成效,批捕多少人是一個重要數據指標。但近年來,檢察機關提出少捕慎訴慎押理念,這二者之間是否矛盾?

宮鳴:懲治犯罪和保障人權都是刑事訴訟的任務要求,也是檢察機關職責所在,因此,二者之間并不矛盾。

發布批捕、起訴人數并不意味著我們追求捕得多、訴得多。刑事司法辦案始終堅持懲治犯罪與保障人權相統一,堅持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無論是提出少捕慎訴慎押理念,還是將少捕慎訴慎押上升為黨和國家的刑事司法政策,背后的法治考量是一以貫之的。社會治理進入新階段,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等有了新期待、更高要求。因應犯罪形勢變化,在保證打擊犯罪力度的前提下,對于輕微犯罪案件盡可能適用非羈押強制措施,盡可能減少羈押候審,提高不起訴適用率,才能在更高層次上實現懲治犯罪和保障人權的統一,促進社會和諧,彰顯司法文明。

新京報: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有哪些具體體現?

宮鳴:2021年4月,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確立后,各方全面落實,2021年,刑事案件訴前羈押率下降至42.7%,無逮捕必要不捕人數占不捕比例首次超過50%,不起訴率同比增加2.9個百分點。在不捕、不訴率上升的同時,案件復議復核下降,受害方申訴率也在下降,政策實施總體情況良好,社會各界認可度較高。

隨著政策在具體案件中的落實、深化,其功效也日益顯現。首先,人權司法保障落得更實了。輕罪案件羈押率高、構罪即捕、一押到底等現象得到明顯改善,羈押辦案的常態正在逐步扭轉。2021年7月,最高檢在全國檢察機關開展羈押必要性審查專項活動,針對重點案件開展全流程、全覆蓋羈押必要性審查。通過重點審查、綜合施策,2021年下半年,訴前羈押率降至40.47%,比上半年下降近5個百分點,比2020年同期下降3個百分點。

其次,犯罪治理效率、效果提升了。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與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產生疊加效應,促使更多的犯罪嫌疑人放棄對抗,自愿認罪悔罪,刑事司法改造罪犯與預防犯罪的效果更全面了。如張某等16人開設賭場罪,檢察機關根據犯罪嫌疑人所起的不同作用區別采取強制措施,細致開展認罪認罰教育轉化工作,促使主犯規勸多名境外同案犯,共有11名同案犯在得知本案從犯未被逮捕羈押且獲得從寬處理后回國投案自首。訴訟期間,多名被告人及家屬配合偵查,主動退贓退賠,上交違法所得、繳納罰金400余萬元。

再次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更牢了。如前一段時間引起關注的“流浪漢偷盒飯案”,檢察機關考慮到行為人外出打工時腳部受傷,因無經濟來源而偷盒飯果腹,綜合其犯罪行為、社會危害等情節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并督促公安機關撤案,彰顯司法溫情。

談?寬嚴相濟

少捕慎訴慎押也要避免一味從寬

新京報:適用少捕慎訴慎押,是否會導致對部分犯罪分子“不捕不訴不罰”、縱容不法分子?

宮鳴:當前對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存在一種疑慮,即認為貫徹該項政策意味著縱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須指出的是,少捕慎訴慎押不是不捕不訴不押。

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必須做到區分情形、區別對待,對于大多數罪行較輕的案件,應體現當寬則寬,慎重逮捕、羈押、追訴,但同時,對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嚴重暴力犯罪等依法從嚴追訴、從重打擊。辦案過程中必須全面理解政策內涵,準確適用,不能搞“一刀切、片面化、簡單化”。

在擴大非羈押強制措施和不起訴適用的同時,也要避免一律從寬、一味從寬,努力實現不錯不漏、不枉不縱。2021年,檢察機關對恐怖活動、涉黑涉惡等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的犯罪,故意殺人、強奸、綁架等嚴重暴力犯罪,以及部分雖然罪行較輕,但情節惡劣,主觀惡性、人身危險性大的案件,堅持當捕則捕。表明檢察機關并不是一味的少捕、不捕,而是在逮捕適用過程中更加精準、審慎,確保逮捕適用于社會危害性較大的犯罪嫌疑人,充分發揮逮捕保障訴訟的作用。

為指導政策依法、充分、準確適用,最高檢2021年發布了首批5起檢察機關貫徹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典型案例。如徐某故意傷害案,雖系輕傷害案件,但徐某多次毆打同居人致其輕傷,揚言騷擾被害人家人,案發后拒不認罪、賠償,犯罪情節惡劣,主觀惡性、社會危害性大,檢察機關準確判斷把握輕傷害案件中社會危害性和起訴必要性,依法從嚴逮捕、起訴。體現了檢察機關對社會危害性大、主觀惡性大、情節惡劣的,該捕即捕,依法追訴。

新京報:少捕慎訴慎押會不會滋生司法腐?。咳绾未_保政策的依法嚴格執行?

宮鳴:檢察機關一直高度重視廉政風險的防范,通過完善監督制約機制,確保政策嚴格依法實施。

首先是堅持嚴格依法。刑事訴訟法及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等對捕與不捕、訴與不訴、羈押必要性審查等都有明確規定。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最高檢正聯合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研究制定有關意見,對羈押與非羈押強制措施適用的把握、羈押強制措施的變更與解除等作出規范,為政策實施提供系統指引,確保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其次,在規范辦案程序方面,2021年最高檢印發《人民檢察院羈押聽證辦法》,通過聽證進一步優化案件審查方式,強化司法審查屬性,接受社會監督和評判。關于不起訴工作的相關規范也正在制定中。

檢察機關還強化監督制約,結合羈押、不起訴案件辦理特點,科學設置案件審查決定程序,加強流程監控,實現對檢察官依法放權與加強監督的統一,防止司法不規范行為發生,確保辦案質量。

談?未來工作

對不捕、退偵案件加大跟蹤力度?確保懲處有力

新京報:未來,檢察機關在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上將采取哪些措施?

宮鳴:一是健全制度規范體系,將細化完善逮捕羈押社會危害性條件審查判斷標準,規范審查逮捕程序,確立不起訴考量因素與操作標準,提升司法能力和辦案水平。

二是檢察機關還將加強部門協作配合,充分運用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等機制,會同公安機關、審判機關等一體落實政策,加大對不捕案件、退回補充偵查案件的跟蹤力度,依托行刑銜接機制對相對不起訴案件及時轉處,在落實政策的同時確保懲處有力。

三是構建社會支持體系方面,檢察機關將加強宣傳引導,發揮典型案例作用,立足辦案引領社會法治觀念,為政策落實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同時,引入社會力量,推動社區、事業單位、公益組織參與涉罪人員監管、改造,化解社會矛盾,消除風險隱患。

四是檢察機關還將推廣運用大數據電子監管手段,推進社會危害性量化評估試點,用科技手段破解監管難題,強化監督制約,降低辦案風險。

最后,檢察機關將貫徹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同開展刑事和解、制發綜合治理檢察建議、推動企業合規第三方監管、推進公開聽證等結合起來,能動司法,推動綜合治理,抓前端、治未病,貫徹好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以高質量檢察履職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