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芯生命沖擊IPO,估值48億,科五標準第二家,累計虧損超7億

2025-07-17 18:02:44

來源:新浪網

今天,醫療板塊繼續大秀肌肉。

除康方生物、百濟神州、中國生物制藥等創新藥公司繼續狂飆之外,高值耗材板塊的心脈醫療、南微醫學、微創醫療、春立醫療等也紛紛大漲。我們在前天的文章中提到的ETF(513120)繼續狂炫5%,真是閃瞎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與此同時,一家專注于心血管高值耗材的公司正在沖擊IPO。

格隆匯獲悉,7月18日,上交所將召開2025年第23次上市委審議會議,審核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芯生命”)的科創板IPO首發事項,由中金公司擔任保薦人。

北芯生命此次擬采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是該標準重啟后的第二家上會企業,緊隨禾元生物之后。

01

專注于心血管疾病精準診療器械,估值48億元,松禾資本押注

北芯生命成立于2015年12月,由宋亮、陳麗麗、硅基仿生、付曉陽出資設立。2021年6月完成股改,公司注冊地位于深圳市龍華區民治街道。

目前,宋亮自身及通過旗下控制的員工持股平臺合計控制公司29.57%的股份。

宋亮今年43歲,2010年12月畢業于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學歷。創業之前,他曾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

北芯生命的機構投資者主要包括夏爾巴、松禾資本、倚鋒投資等;在2023年2月的股份轉讓中,公司的估值為48億元,滿足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的要求。

《科創板上市規則》的第五套上市標準中規定,預計市值不低于40億元,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

北芯生命專注于心血管疾病精準診療器械的研產銷。

心血管疾病是一種影響動脈或靜脈的疾病,通過阻塞或削弱血管、損壞靜脈中的瓣膜和影響心臟的正常運作來影響血流,其中可分為心臟疾病和血管疾病兩類。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心房顫動等。

根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2》,2021年中國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已超過450萬人,心血管疾病在我國農村地區和城市地區的死因中占比均超過了45%。目前心血管疾病在我國城鄉居民疾病死亡構成比中高居首位。

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精準診療非常有必要。

心血管病構成居民主要疾病死因(2021年),來源:開源證券研報

受益于人口老齡化、政策支持、介入心血管手術可及性提高等因素,目前采用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滲透率正在提高。

相比于傳統手術,PCI操作無需開胸,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

PCI是指通過心臟導管術疏通狹窄甚至閉塞的冠脈管腔,從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療方法。

PCI包括診斷和治療兩大過程。

目前精準PCI的診斷方法主要包括:1、作為血管內功能學評估技術的血流儲備分數(FFR),2、作為血管內影像學評估技術的血管內超聲(IVUS),3、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這幾項診斷技術彼此互為補充。

02

核心產品IVUS于2022年獲批上市,已被納入集采

針對上述精準PCI的診斷方法,北芯生命進行了較為廣泛的布局。

目前,北芯生命已經累計向市場推出了11個產品,在研產品共有6個,覆蓋IVUS系統、FFR系統、血管通路產品、沖擊波球囊治療系統及電生理解決方案五大產品類別。

主要管線情況,來源:招股書

1、核心產品—血管內超聲(IVUS)

2022年7月,北芯生命的IVUS系統在國內獲批上市銷售,屬于第三類醫療器械,是中國首個高清高速的國產血管內超聲診斷系統;目前,已在國內約1000家醫院實現了臨床應用。

2024年3月,該產品在歐洲獲批上市銷售,成為首個在歐洲獲批的中國IVUS系統。

血管內超聲(IVUS)是基于導管技術和超聲成像技術,將微型超聲換能器送入血管腔內并進行360°掃描,對血管結構進行超聲成像,可以實時顯示血管壁病變的形態﹑性質及病變分布,在術前、術后和后續隨訪中提供重要的臨床價值。

IVUS對血管結構進行超聲成像圖示,來源:招股書

報告期內,中國冠脈IVUS耗材使用量于2022-2024年分別約為32.28萬根、36.81萬根、55.37萬根,市場植入量持續上升。預計中國IVUS整體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約17.6億元增長至2030年約51.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約19.4%。

目前國內已獲批上市的IVUS產品約10款,還有1個處于臨床研究階段。

這一市場仍由進口產品所主導,海外廠家主要是波士頓科學、飛利浦,國產廠商主要包括北芯生命、恒宇醫療、開立醫療、全景恒升、遠大醫藥、博動醫療、微創蹤影、英美達等。

值得注意的是,醫療器械產品普遍面臨集采的風險。

2023年8月,北芯生命的IVUS成像導管被納入多省市集采范圍;2022年至2024年,公司IVUS系統的平均不含稅單價由6496.62元降至2696.36元,在集采后呈現下降趨勢。

但是由于公司的產品獲批不久,屬于“光腳產品”,因此在報告期內實現了以價換量。

未來,隨著集采的持續推進,公司如果不能繼續以價換量,則業績將可能受到影響。

2、血流儲備分數(FFR)測量系統

2020年3月,北芯生命的FFR系統在歐洲獲批并進入海外市場;2020年9月,該產品獲批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銷售,屬于第三類醫療器械。

血流儲備分數(FFR值)是一種評估冠狀動脈狹窄前后壓力的比值,用以確定狹窄處血液供應至心肌的程度(心肌缺血程度)。

與美國、日本、歐洲等地區相比,和中國直接測量FFR在冠脈造影檢查中使用的滲透率較低,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預計中國冠脈直接測量FFR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約2.3億元增長至2030年約31.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約54.9%。

目前國內已獲批冠脈直接測量FFR產品有5款,在研產品有1款。

國內市場仍由進口產品所主導,包括雅培、飛利浦、波士頓科學,國產廠商有北芯生命和樂普醫療。其中雅培和飛利浦的產品市占率從2019年100%下降到2024年約56.8%,北芯生命于2024年市占率約29.5%。

此外,北芯生命還有其他產品,包括血管通路產品、沖擊波治療球囊、電生理解決方案等,其中有部分產品豁免臨床。

03

累計虧損超7億,銷售費用率遠高于同行

北芯生命的核心產品IVUS系統、FFR系統分別于2022年及2020年獲批上市,并開始產生銷售收入,但是由于尚處于商業化早期階段,各項費用均較高,因此凈利潤仍為負值。

2022年、2023年、2024年(報告期),北芯生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245.19萬元、1.84億元、3.1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9億元、-1.4億元和-4359.62萬元;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合并報表累計未分配利潤為-7.34億元。

截至2024年年末,北芯生命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約1503.72萬元,面臨一定的壓力。

2025年1-3月,公司營業收入為1.28億元,同比增長104.90%;歸母凈利潤2060.61萬元,同比增長207.85%。

關鍵財務數據,來源:招股書

北芯生命的商業模式以銷售一次性使用耗材為主。

從收入構成來看,2022年,北芯生命來自核心產品FFR系統的收入占比達到87.31%,2024年降至24.48%,主要來源于FFR系統中的FFR壓力微導管。

隨著核心產品IVUS系統等2022年啟動商業化,其銷售收入大幅上升。2022年至2024年,IVUS系統的收入占比由10.14%提升至68.62%。

主營業務的收入構成,來源:招股書

報告期各期,北芯生命的毛利率分別為63.51%、65.02%和63.31%。橫向對比來看,2022年和2023年,公司毛利率水平略低于同行均值,主要原因在于產品存在一定差異。

毛利率橫向對比,來源:招股書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北芯生命仍處于商業化早期,其銷售費用較高。報告期內銷售費用分別為7588.23萬元、1.03億元、1.1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2.08%、55.98%和34.61%,銷售費用率顯著高于同行業20%多的均值。

此外,北芯生命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42.73%、71.43%和32.04%,較高的研發費用率和銷售費用率也構成了公司虧損的重要原因。

同時,北芯生命也面臨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目前公司的客戶主要是經銷商,報告期內,公司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82.06%、62.28%和74.21%。

2024年,國藥菱商終止與公司的合作關系后,相應區域業務由嘉事唯眾承接,導致當年來自嘉事唯眾一家的收入占比高達54.67%。

總體而言,北芯生命過去幾年核心產品陸續上市,并開始創收,但報告期內凈利潤仍虧損;公司當前面臨國產替代的機會,也面臨持續集采的風險,未來公司能否實現扭虧,格隆匯將保持關注。

關鍵詞: 財經要聞 實時要聞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