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7 15:41:27
來源:生命時報
眼下雖已立春,但天氣依然寒冷,加上春節飲食又以肥甘厚膩居多,不知不覺,很多人的痔瘡犯了、膿腫發了、肛裂來了,痛苦不堪。肛腸疾病多以疼痛為主要癥狀和表現,但一樣的痛,不一樣的病因,不一樣的治法。
痔瘡。由于肛周神經分布的差異,肛門外側部位比較敏感,當外痔發生血栓、水腫時會引起疼痛。便秘、勞累、久站等因素都會導致血栓外痔。通俗說,外痔皮膚沒破,但皮下的小血管破了,血液積聚在皮下,形成了一個紫紅色的小疙瘩,皮膚過度充盈,引起疼痛,可以摸到一個個硬硬的、可活動的小圓球,溫水坐浴可起到良好的緩解效果。需要強調,外痔顧名思義就是在外的,千萬不能一味將其回納肛內,否則適得其反,反復刺激反而會引起血栓充盈、腫脹加劇,加重病情。另外,血栓外痔一旦形成需要2~3周才能消退,不能操之過急,建議盡早用藥干預,如使用中醫藥特色“消痔膏”外敷消腫止痛,以減輕癥狀。
肛裂。肛門疼痛并非都是痔瘡引起,肛裂是引起肛門疼痛的另一常見病因。氣候干燥、空調地暖等設備的使用會造成體液消耗,排便干結,因而多發肛裂。肛裂的癥狀主要表現為排便時撕裂樣的痛,便出時可有短暫緩解,但之后則是持續痙攣性疼痛。其實只要稍稍暴露肛門,就可以看見明顯的裂口,根據病程長短,裂口也會有不同變化。新鮮裂口就是個普通皸裂口,只要調整大便質地,保持順暢,注意清潔,聯合中藥“白玉膏”外涂,便可修復自愈。但如果裂口深大,疼痛時間達數小時,影響正常生活,建議盡早手術治療。
肛周膿腫。肛周膿腫通俗說就是肛門周圍感染、化膿了,發病時除了疼痛,還伴有發熱、惡寒、局部皮膚潮紅、皮膚溫度升高等癥狀,“紅、腫、熱、痛”就是肛周膿腫的主要表現。肛周膿腫和肛瘺作為同一疾病的不同時期,處在急性期的肛周膿腫需盡早治療,為后續治療創造有利條件。西醫通常使用抗菌素治療,但中醫認為抗菌藥物會使腫塊僵化,不利引流吸收。如果發病時膿腫已成,建議手術切開排膿;但如果膿還未成熟,可外用中醫“金黃膏”拔膿消炎或引膿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