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娛 > 正文

《陳州糶米》是什么 《陳州糶米》是怎么描寫包拯的?

2023-01-09 08:57:33來源:匯世網(wǎng)  

《陳州糶米》是元代公案劇中最成功的作品。它描寫包拯到陳州為民伸冤除害的故事。

作品首先描寫:陳州府亢旱三年,六料不收 ,朝廷派去開倉糶米的劉衙內(nèi)的兒子和女婿,假公濟私,抬高官價,并且用剌賜紫金錘打死與他們論理的災民張撇古。通過這個事件,作者突出了權(quán)豪勢要之家和人民之間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在“一合米關著幾九個人的命”的情況下,劉衙內(nèi)的兒子和女婿用“八升的斗”、“加三的秤”來剝削人民的兇惡面目和狠毒心腸暴露得更加清楚,他們真是“見了那窮漢似眼中疔,肉中刺”。張撇古見義勇為的正直性格也顯得光輝奪目,他義正辭嚴地責罵這些害民賊“都是些吃倉廒的鼠耗,咂膿血的蒼蠅”,他至死也沒有忘掉叫他的兒子小愀古去找包待制“與我這陳州百姓除了這害”。

包拯的形象在這個劇里不是單純作為鐵面無私的伸冤者出現(xiàn),而是描繪得十分出色的主角。他和“權(quán)豪”做了死對頭,內(nèi)心不是沒有波動,也想要“從今后不干己事休開口”。封建社會中好多賢臣屈死的事例也使他感到“為官不到頭”的威脅,覺得“不如及早歸山去”。可是當他看到現(xiàn)實生活中財主權(quán)豪們飛揚跋扈而窮百姓不得不忍氣吞聲,受苦受難,同時人民又對他寄托了很大希望的時候,他又忍不住堅決地要“與那陳州百姓每分憂”。在這里他的正義性格得到了生動的表現(xiàn)。在這次勘察案件中,他裝扮莊家老兒,私赴陳州,途中碰到私娼王粉蓮,套出她許多話。在接官廳又被小衙內(nèi)吊在槐樹上。一位不避險苦、專心為民除害的官吏形象躍然紙上。

作者賦予了這個形象濃厚的民間色彩,把他寫得很有風趣,平易近人。有些場面也寫得富于幽默感。他親自體察到了劉衙內(nèi)兒子和女婿的劣跡,雖然氣得心頭發(fā)顫,始終不露聲色,一進陳州城,就及時地收拾了他們,叫小撇古用紫金錘打死小衙內(nèi)。等到劉衙內(nèi)捧著“赦活的不赦死的”赦書趕來,他卻把這變成了小撇古的護身符,使劉衙內(nèi)狠狽不堪,并給他應得的懲罰。這個劇本中的包拯形象在元代包拯劇里是塑造得最鮮明生動、富于個性的。

《陳州糶米》以及其他公案劇是元代雜劇中現(xiàn)實意義較強的作品,反映了元朝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下的社會生活的一個方面。在這個社會里,政治黑暗,司法腐敗,人民的生命毫無保障,隨時都會遭到橫死。人民渴望正義,幻想著清官出現(xiàn)。這就是公案劇產(chǎn)生的社會基礎。

關鍵詞: 《陳州糶米》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陳州糶米》好看嗎 《陳州糶米》是什么 《陳州糶米》是怎么描寫包拯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