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出臺“財政+金融”一攬子政策

2025-03-19 16:44:41

來源:我蘇客戶端

撬動超6000億元金融資源!江蘇出臺“財政+金融”一攬子政策

為進一步加強財政金融協同,引導撬動更多金融資源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江蘇金融監管局、江蘇證監局日聯合出臺《關于加強財政金融協同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今天上午,省財政廳會同相關部門召開新聞通氣會,對《若干措施》進行解讀。

《若干措施》包括五個部分20條措施,全面梳理評估我省現有財政金融政策,在擴圍、加力和便利化上下更大功夫,并結合實際工作推出新的增量政策,涉及的60多個政策點中有四成左右是增量政策。通過統籌存量和增量政策,更好發揮疊加效應,體現“更加積極”的宏觀政策導向。

從五部分內容來看,圍繞“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提升科技創新企業融資可得、豐富科技創新企業融資增信方式、完善科技創新企業保險保障體系、拓寬科技創新企業直接融資渠道等4條措施,從融資、增信、保險和股權支持等角度全方位支持科技創新。具體包括,省財政對科技創新企業首貸給予年化1%、最長兩年的貼息;財政部門對企業投保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給予最高80%的保費補貼;完善政府投資基金“募投管退”全周期管理機制和基金評價制度,對支持科技創新效果顯著的,加大政府出資讓利力度等等。有兩項新舉措值得一提,首先是鼓勵企業發行銀行間市場科技創新債券產品、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省財政給予貼息支持。2024年,江蘇發行的科技創新公司債券130多億元,占全國比重不到3%,還有較大提升空間。通過貼息方式降低企業發債成本,可以引導省內企業更多發行科技創新債券。還有一項新舉措是引導金融支持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江蘇)建設,將中心內人才及人才企業納入“人才貸”等政策支持范圍。“人才貸”可為中心內人才及人才企業提供最高3000萬元的低門檻、低成本貸款,支持高校科技成果加速集聚并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圍繞“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方面,《若干措施》提出了發展產業鏈供應鏈金融、加強對企業的信用支持和風險保障、支持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發展多層次股權融資體系等4條措施。例如,對制造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設備購置相關貸款,省和市縣財政部門合計給予2個百分點的貼息支持。這一政策去年三月出臺,到去年底已經引導合作銀行向668個項目發放貸款427.37億元,省和市縣撥付了2.13億元貼息資金,今年又進行擴圍優化,將國家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的設備更新貸款都納入貼息范圍(不局限于制造業)。還有省財政對“城新貸”“交運貸”分別給予1%和1.5%的貼息,對“設備擔”業務給予擔保費80%的補貼等等。新舉措方面,此次提出支持規上工業企業運用保理方式緩解應收賬款資金占用壓力,省財政給予保理利息補貼。支持企業運用保理方式,將應收賬款盤活為可質押融資的資產,緩解資金壓力。還有一項新舉措是,引導融資租賃行業加力支持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省財政對相關業務給予利息補貼。把對企業實施設備更新的利息補貼范圍從銀行貸款擴展到融資租賃,進一步支持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圍繞“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方面,《若干措施》提出了提升省普惠金融發展風險補償基金效能、做強政府融資擔保體系、優化融資擔保增信機制、加強創業就業金融服務、助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等5條措施。具體包括,財政部門對融資擔保機構開展的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按照業務規模給予不超過1%的獎補;省財政對政府融資擔保機構給予不超過新增資本規模2%的增資獎勵;對用于現代設施農業生產經營所必需的基礎設施建設或相關固定資產設備購置等貸款,財政部門給予不超過2%的貼息等等。

圍繞“服務綠色低碳轉型”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支持綠色融資發展、增強綠色發展導向等兩條措施,積極支持經濟綠色發展。例如,實施綠色債券貼息政策,按照綠色債券年度實際支付利息的30%給予發行主體補貼。還有加大政府綠色采購力度,加強綠色金融以及環境、社會與治理(ESG)評價等指標的研究應用等等。

圍繞“多方協同統籌推進”方面,《若干措施》提出了強化政策協調配合、優化金融機構服務、壯大地方金融資本、夯實金融基礎設施、積極參與試點示范等5條措施。其中提到,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效能評價”結果運用,對排名靠前的機構實施激勵。同時,推進省級金融投資集團運營,加快財政出資向金融資本轉化,強化投資能力建設,撬動更多金融資源投向實體經濟。

總體來說,《若干措施》政策力度更大,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積極作用,推進財政支持方式從無償支持向更多發揮資金牽引、撬動作用轉變;放大作用更強,更多采用貼息、擔保、風險補償等措施,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集聚更多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流向實體經濟。初步測算,全部政策有效實施后,每年引導撬動金融資源將超過6000億元。在政策兌現方面,以省綜合金融服務臺等信息化服務臺為支撐,推行資金免申即享、直達快享,有效降低企業申報成本和融資成本。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