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重繪銀河系旋臂形態

2023-05-18 06:36:37

來源:北京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銀河系究竟伸出了幾條“手臂”?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徐燁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合作,提出對銀河系旋臂形態的新認識:銀河系更像是一個普通多旋臂星系,由內部對稱的兩旋臂和外部多條不規則旋臂組成,而非被廣泛接受的四條旋臂均從內到外的特殊形態。該研究成果改變了人們對銀河系旋臂結構的傳統認知,近期在線發表于《天體物理學雜志》。

在類銀河系的多旋臂星系中,較為常見的是內部兩旋臂和外部多旋臂的形態,約占83%;而四條旋臂均從內到外的形態是非常罕見的,僅約占2%。身處銀河系的人類,由于視角所限,無法從“鳥瞰”角度直接觀察銀河系的形態。而此前天文學界普遍認為,銀河系屬于四條旋臂的特殊形態。

研究團隊綜合利用目前所能獲得的全部高精度天體測量數據,利用天體脈澤、年輕恒星和疏散星團等作為定位旋臂的“燈塔”,對銀河系旋臂結構進行了重新描繪。研究結果表明,銀河系具有多旋臂形態,其內部由英仙臂和矩尺臂兩條旋臂對稱向外延伸,在外部分叉并形成包括半人馬臂、人馬臂、船底臂和本地臂等多條長而不規則的旋臂段——這意味著銀河系看起來不再特殊。目前,研究團隊正在為將來更高精度的測量積極準備,希望最終揭開銀河系旋臂結構之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