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2 06:49:28
來源:北京日報
(資料圖)
爬梯之前,丈夫姜旭仔細為丁小雨整理安全繩,每一個卡扣都細致檢查。本報記者 鄧偉攝
50米高空,不足兩平方米的駕駛室里,塔吊司機丁小雨注意力高度集中,根據(jù)地面上信號工的指令,熟練地撥弄操作桿,讓塔臂和纜繩下的重物前往指定地帶。丁小雨所在的是雄安新區(qū)雄東片區(qū)B單元安置房項目二標段,由上海寶冶承建。她是項目上唯一的女塔吊司機。“站得高,看得遠”,“塔吊空姐”丁小雨在高空見證雄安新區(qū)的“成長”。
每天早上6點多,穿戴整齊的丁小雨就來到工地。爬梯之前,丈夫姜旭仔細地為丁小雨整理安全繩,每一個卡扣都細致地檢查。幾十米的鋼架樓梯,丁小雨如履平地,爬起來一點兒也不費勁,3分鐘時間就爬到頂端,還向站在地面的丈夫揮手致意“報平安”。
進入駕駛室,丁小雨先檢查電氣系統(tǒng)、儀器儀表等各項安全裝置,全部沒有異常才能進行工作。片刻工夫,塔吊開啟,只見她全程精神高度集中,配合工人轉運鋼筋、木方、模板,依照信號工的指令起吊,擺臂、穩(wěn)停、下索、起鉤、懸料……整個流程嚴謹細致、規(guī)范麻利。
成為塔吊司機前,丁小雨是一名保險銷售,需要經(jīng)常與人溝通,而坐在塔吊駕駛室內,身邊沒有同事,只能靠對講機與信號工簡短交流。工作“由動入靜”,丁小雨很享受現(xiàn)在的工作狀態(tài),“孤獨的工作環(huán)境更讓我集中精力。”冬去春來,她從事這行已有6個年頭,“女性更加細心,而且我的視力很好”。
塔臂長度能達到50米,下面懸掛的鋼絲繩也有四五米,有風的天氣最考驗駕駛員的操作水平。按照操作規(guī)程,6級以上的大風天氣塔吊停止作業(yè)。丁小雨介紹說,“6級以下風速時,操作要根據(jù)風向和風速留有余量,讓鋼絲繩緩慢地停在指定地點,不要忽快忽慢,不能晃。”
雄安新區(qū)的建設處處體現(xiàn)著“高質量”——施工技術先進,工程管理嚴格,塔吊的可視化和防碰撞系統(tǒng)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數(shù)。她說:“最大的挑戰(zhàn)在于,這么大面積工地,群塔同步施工,吊臂極易碰擦,操控時要非常小心。”
丁小雨是甘肅人,今年33歲,此前在雄安新區(qū)容東片區(qū)工作,她現(xiàn)在所在的雄B二標段有29臺塔吊,她是唯一的女性塔吊駕駛員。隨著樓層建設的升高,塔吊的高度未來將升至約90米甚至100多米。由于高空作業(yè)、操控室空間狹窄等原因,長時間工作對塔司的身體是個考驗。她說:“在雄安,塔吊的操控室都安裝了冷暖兩用的空調,工作環(huán)境舒適了很多。”
每當夜幕降臨,幾百座塔吊上五顏六色的燈帶逐漸被點亮,仿佛置身魔幻現(xiàn)實大片中。丁小雨與丈夫姜旭在工地上相識相戀,如今共同奮斗在雄安。每天她和工友搭檔,吊鋼筋、吊木料,“吊”著一棟棟建筑拔節(jié)生長。
目前雄B二標段安置房正處于地上主體結構大面積施工階段,大部分安置房已建至地上5層。項目經(jīng)理陳志國向記者說,自開工以來,項目團隊克服疫情反復、高寒天氣等不利因素影響,充分利用并合理調配現(xiàn)有資源,制定符合工程實際的施工方案,調動全體參建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迅速掀起搶工大干熱潮,“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不舍晝夜,用勤勞和汗水將藍圖變成了現(xiàn)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