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貨運市場進入資本競爭時代_每日視訊

2023-03-30 07:33:30

來源:北京日報

打開手機軟件,在線輸入自己的運貨需求,隨后便會有司機接單——這樣的新模式重塑著傳統物流行業,也將一眾貨運平臺推向了資本市場。繼滿幫、快狗打車等平臺成功上市后,3月28日晚,據港交所披露,同城貨運平臺貨拉拉已遞交港股上市申請。隨著頭部貨運平臺集體登陸資本市場,行業也亟待告別價格戰和粗放式發展,高品質、標準化、個性化的服務是下一階段的競爭焦點。

又一貨運平臺沖刺港股

近幾年頻傳貨拉拉上市的消息終于塵埃落地。港交所近日披露,貨拉拉正式遞交招股書,申請于港交所主板上市,上市主體名稱為拉拉科技。


(相關資料圖)

招股書披露,貨拉拉目前的業務已覆蓋全球11個市場超過400個城市。2022年,公司促成的已完成訂單約4.28億個,全球貨運GTV(平臺交易總值)達67.15億美元。同期,公司平均月活躍商戶約1140萬,平均月活躍司機約100萬。其多元化物流服務主要包括綜合企業服務、零擔服務和搬家服務。

數據顯示,貨拉拉的全球GTV由2020年的37.32億美元增加至2022年的73.07億美元,收入由2020年的5.29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10.36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均為39.9%。按2022年已完成訂單計,貨拉拉成為全球最大的貨運交易平臺。

近幾年,互聯網貨運平臺迎來IPO(首次公開募股)上市潮,2021年,滿幫集團成功登陸紐交所;去年,快狗打車在港交所上市;今年3月9日,數字貨運平臺“路歌”的運營方維天運通也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隨著頭部企業紛紛登陸資本市場,互聯網貨運行業進入了資本競爭時代。

補貼大戰中盈利難

隨著國內物流行業的不斷發展,同城貨運這一細分領域迅速崛起。2014年,“互聯網+同城貨運”模式開始興起,起步于中國香港的貨拉拉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同年,58同城也開始布局同城速運業務58速運,即快狗打車的前身。兩大平臺在此后幾年快速擴張。

2020年4月,滴滴斥巨資成立滴滴貨運,殺入同城貨運賽道,當年8月,滿幫集團收購省省回頭車,并將其改名為運滿滿,進軍同城貨運市場。隨著市場競爭愈加激烈,行業內迅速開啟了補貼大戰,以吸引消費者和司機加入平臺。

但經過幾輪價格戰之后,一些公司的處境并不樂觀。3月27日,快狗打車發布的2022財年年報顯示,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7.73億元,同比增長17.01%,但常年虧損的現狀依舊沒有扭轉。不過,公司已開始努力降本增效,2022年經調整后的銷售及營銷費用同比減少13.1%,平臺用戶補貼費用減少5800萬元。

貨拉拉在此次招股書中披露,對比2020年和2021年的虧損,公司于2022年按經調整基準首次實現盈利,經調整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達到5320萬美元。公司解釋,過往虧損主要是由于公司在規模及地域擴張、用戶增長、產品創新等方面持續進行大額投資,2022年實現盈利,主要受到龐大的網絡效應、有效的變現策略、收入來源增加及經營效率的提升所推動。招股書也坦言,由于需要繼續投資于激勵、折扣、促銷等方面,以及推出新的產品和服務、增加研發開支等,“未必能維持或提高盈利能力”。

競爭焦點轉向“服務戰”

在數字化賦能下,國內的貨運模式產生了深刻的變革。中國物流和采購聯合會數據顯示,2022年,整車運輸、零擔快運、零擔專線、合同物流企業營收下滑均超20%,卻有82.4%的網絡貨運企業收入保持正增長。特別是在疫情特殊時期,傳統線下找車模式受到較大影響,數字貨運平臺助力物流周轉、司機增收的作用,正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認可。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人們對即時送貨需求持續提升,同城貨運行業將更加活躍,在頭部貨運平臺紛紛上市后,行業的競爭焦點也將轉向服務質量和效率、個性化服務、智能化技術的創新等方面。

此前,同城貨運平臺一度采取“壓低運價”的方式壓縮開支,引發一眾貨運司機的不滿。針對損害貨車司機合法權益的問題,交通運輸部在兩年內三次約談這些貨運平臺,要求立即對壓價競爭行為進行整改,著力規范平臺收費行為,堅決消除超載超限、違規載客、運輸違禁品等安全隱患,向社會公開抽成比例或會員費上限。

“未來,同城貨運平臺需要更加關注標準化和品牌化服務,對服務品質、技術創新等方面不斷完善和優化,實現同城貨運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Co-Found智庫秘書長張新原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