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0 05:54:20
來源:新京報
今年,聯合國婦女署將國際婦女節(International?Women’s?Day)的主題定為“數字包容:創新和技術推動性別平等”(DigitALL:?Innovation?and?technology?for?gender?equality),強調科技在推動性別平等方面的重要性,呼吁縮小數字領域的性別鴻溝。
全球范圍內的性別數字鴻溝非常明顯。據聯合國統計數據,世界范圍內可獲得互聯網服務的女性比男性少2.59億人。而在推動世界發展的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領域,女性的從業數量也遠少于男性。
【資料圖】
北京時間3月8日下午,全球化智庫(CCG)和聯合國婦女署聯合舉辦了“21世紀促進性別平等的技術和創新研討會”。會議間隙,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Siddharth?Chatterjee)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的采訪,就中國及全球推動性別平等的實踐進行了交流。
常啟德表示,女性是推動全球新發展的支柱和重要驅動力,我們必須關注數字時代的性別議題,采取更加堅定有力的行動推動性別平等,努力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對于中國在性別平等領域的實踐,常啟德表示,中國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希望中國成為推動性別平等的榜樣。
性別平等
女性將是推動全球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新京報:今年國際婦女節的主題是“數字包容:創新和技術推動性別平等”。為何選擇這一主題作為今年的婦女節主題?
常啟德:我們都知道,世界的進步是以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為基礎的。我們也知道,世界上一半的人口是女性,她們代表著一半的勞動力。缺少她們的參與,進步是不可能發生的。
從新冠疫情我們就可以看到,人類通過科學的發展可以快速研發出疫苗——此次疫情中,疫苗研發的速度是創紀錄的,因為一般而言研制疫苗需要7到10年的時間,而這次則不到一年。這顯示了科學的力量、人類的力量,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科技、通過創新實現飛躍。
而女性也是科技創新的核心。縱觀全世界,我們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女性科學家,她們推動實現了非凡的進步。然而,直到如今,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在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領域,存在非常明顯的性別鴻溝。全球范圍內,這一領域的女性占比不到35%。
因此,讓世界意識到,不彌合數字性別鴻溝,我們將很難再看到如過去三年般的科技進步。新冠疫情實際上重創了全球經濟,如今的情況有些像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我們目前尤其需要發展,需要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實現碳中和,需要在太空、醫學、衛生等所有和科學相關的領域實現進步。而在這些領域,女性將是推動全球新發展的支柱和重要驅動力。
新京報:實現性別平等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你認為全世界能在2030年前實現徹底的性別平等嗎?還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常啟德: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第五個是關于性別平等。可以說,實現這個目標是實現所有17個目標的支柱。
世界此前一直推動實現千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development?goals,聯合國2000-2015年發展目標),其實就是為了推動性別平等。遺憾的是我們沒能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前五個目標(目標1消除貧困;目標2消除饑餓;目標3健康福祉;目標4優質教育;目標5性別平等),實際上代表了我們此前未竟的事業。
因此,實現性別平等這個目標,我們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我有幸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手下工作,他是一名女權主義者,一直在推動聯合國這個組織實現性別平等,并且做得非常成功。我認為,如果全世界有更多像他一樣致力于推動性別平等的領導人,那么這個目標是有可能實現的。
具體來說,我認為需要從三個方面加強行動。第一,我們需要堅定的政治意愿,從地方社區到國家層面再到全球層面,都需要更堅定推動性別平等的政治意愿。
第二,我們需要正確的公共政策以實現這一點,這意味著基于性別平等的預算案、推動性別平等的項目計劃以及更加堅定的行動。
第三,我們需要團結所有合作伙伴。政府機構、企業、基金會以及社會各層面都需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讓更多女性進入領導崗位,改變當前由男性主導的局面。
事實上,從一名男性的角度來說,如果要在2030年前實現這一目標,我認為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堅定的行動,需要改變我們的認識、改變我們的行事方式。就像聯合國副秘書長阿米娜·穆罕默德此前說的,我們需要“顛覆正統”(Flipping?the?orthodoxy)。
女性勞動參與率
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高于很多發達國家
新京報:你如何看待中國在推動性別平等方面所取得的進展?中國在推動全世界性別平等方面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
常啟德:中國在過去40余年里取得了一個非常重大的進步,那就是讓超過7.5億人擺脫絕對貧困。其中一個原因是女性得到了解放,得以加入勞動力市場,由此推動了經濟增長。從家庭這個微觀經濟層面來看,當家中男性和女性都工作時,會產生更多可支配收入,由此實現更好的營養、更好的教育、更好的醫療保障,人力資本也逐漸提高。
在中國,女性從上世紀70年代末就開始進入勞動力市場,這是一個發展方面的巨大優勢。中國的女性勞動參與率高達68%(2019年數據),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也高于很多發達國家。
此外,就像我提到的,《福布斯》雜志發布的2020年全球億萬富翁名單中,大約有2100名億萬富翁,其中大約有240名為女性。在這些女性中,幾乎一半是中國人。這充分說明了中國女性的能力和可能的發展前景。
不過,我認為,這種勢頭需要在所有領域都持續下去,不管是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領域、公共政策領域、政治領域還是其他領域,女性的參與度都需要持續提高。
我們期待中國成為推動性別平等的一個榜樣,希望看到中國女性出現在社會的各個領域。這樣的改變正在發生,就像中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陳大立先生剛剛介紹的,中國正在努力提高女性在各個領域的代表性,包括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同時我們也希望中國可以鼓勵、推動其他國家提高女性的勞動參與率。我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工作、生活過,包括在非洲,那個地區的女性勞動參與率可能不到20%。中國通過其全球發展倡議,可以幫助這些國家在這方面帶來改變。
因此,我認為中國正走在推動性別平等的正確道路上。聯合國駐華機構也致力于和中國政府合作,繼續推動這方面的進步。
性別歧視
我們必須時刻自省是否存在性別歧視
新京報:聯合國1977年正式決定將3月8日作為“聯合國婦女權益日和國際和平日”。過去幾十年間,全球在推動性別平等方面取得的最主要成就是什么?還有哪些方面的不足?
常啟德:不可否認,過去幾十年間世界在推動性別平等、爭取女性權益方面取得了很多進步。1995年在北京召開的世界婦女大會,就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這次會議讓全世界認識到促進兩性平等的重要性。
當然,這也是一項至今仍未完成的事業,我們距離徹底的、持續的性別平等仍非常遙遠。因為在當今世界,潛在的性別歧視仍廣泛存在。
這也告訴我們,在全球范圍內,我們必須時刻自省是否存在性別歧視。我們必須從家庭、社區、學校、醫院、企業、政府等所有層面,重塑自己的思維。我們必須更加積極主動地采取行動推動性別平等,不只是在每年的3月8日這一天——這一天只是一個代表性的日子,我們需要持續的努力、不斷的進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