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6 22:43:44
來源:澎湃新聞
中國專家開展國內首次蛇傷流行病學調查,填補我國蛇咬傷救治領域的空白。
由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主辦、急救與創傷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與中國醫學科學院海島急救創新單元協辦的“中國蛇傷救治專家咨詢委員會”于2023年3月4日在上海成立,來自長江以南蛇傷高發的14個省、市、自治區的25位臨床專家、公共衛生專家、預防醫學專家、醫療管理專家參加了為期兩天的咨詢會議。
(相關資料圖)
在此次會議上,專家就2022年中國蛇咬傷流行病學調查研究成果的初步結果進行了研究與討論。這一調查從2022年5月7日正式啟動,一共調研了10個中國蛇傷高危省份(四川、湖南、湖北、廣東、廣西、云南、貴州、重慶、江西、海南),按照各市縣的經濟發展水平,調研組又深入走訪了全國40多個市、67個縣(區)和約50個鄉村。此次調查重點聚焦中國蛇傷流行病學數據、中國居民蛇傷知信行的現狀、中國基層醫護人員蛇傷事件處置能力和中國蛇傷患者的生存質量等,將彌補我國在這一領域研究的不足,填補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數據的空白。
五萬多人調查:蛇傷患者致殘率高達35.18%
急救與創傷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海南醫學院流行病學副教授顏時姣指出,就調查結果來看,除了各省患者的主要癥狀(如腫脹、疼痛和脹痛)和體征(如腫脹、流血、滲血、壓痛、觸痛)外,各省因毒蛇種類差異性較大,其特異性的癥狀也有一定的區別。
“居民被蛇咬傷后,因部分蛇種短時間內的首發癥狀如疼痛、出血、腫脹等不太明顯,導致患者對這一急救事件的重視度不夠,120等急救資源使用較少,僅有12%左右的患者是通過120急救車入院或使用過120電話咨詢院前急救處置措施。這一就醫習慣是導致中國蛇傷患者普遍存在嚴重院前延遲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顏時姣說。
“蛇傷是一種可治愈的疾病,減少院前延遲的時間,早期足量聯合使用抗蛇毒血清能夠實現零死亡零致殘的目標。”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急救與創傷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呂傳柱表示,就現有的調查數據來看,我國蛇傷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殘率較高。
“通過對全國50000多名蛇傷高發地區居民的調查和蛇傷患者的隨訪調查發現,我國居民中蛇傷患者的致殘率高達35.18%,在這些被蛇咬后未去醫院接受過正規治療的患者中尤為嚴重。”從現有的數據來看,呂傳柱認為,未及時足量使用抗蛇毒血清、院前延遲、居民不正確的院前處置方法、基層醫生對蛇咬傷處置能力不足以及社會各界對蛇咬傷是嚴重的急診事件這一意識普遍不強等,都是導致這一不良結局的重要影響因素。
45%的居民不知道抗蛇毒血清
當前,我國的蛇傷救治能力還存在哪些不足?對此,呂傳柱解釋,調查發現,基層醫院處理蛇傷救治的科室分布較廣,以急診科、普外科、骨科、中西醫結合治療科和中醫院相關創面修復科室為主。
以急診科為例,基層醫院急診科醫生輪轉較為頻繁。就蛇傷救治而言,針對基層醫護人員的專業性培訓較少,接受過專業培訓的醫護人員占比僅為41.66%。5978名(占比44.09%)醫護人員對蛇咬傷救治能力的自我評價較差,80.03%的人有培訓意愿。此外,調查也發現,抗蛇毒血清的配置存在不均衡的問題,在蛇傷高發省份,很多居民點離血清配置點的車程距離都超過了2小時,現有的抗蛇毒血清配置不能滿足資源匱乏地區患者的急救需求。
顏時姣表示,就調查數據來看,蛇傷救治在國內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對疾病的認識不夠,45%的居民不知道抗蛇毒血清,二是被咬傷后沒有及時去就醫,其很大的原因是認為傷口不嚴重,不需要去醫院或者是自己判斷肇事蛇是無毒蛇,其次是居民對于預防蛇咬傷的知識缺乏,蛇咬傷知識的缺乏是蛇傷不良結局(如各種原因的后遺癥)發生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蛇咬傷作為原發疾病就診后,常發生繼發疾病如腎衰、肢體壞死等,蛇傷患者在后期常以繼發疾病就診入院。”
“我們調查發現,中國蛇傷的高發人群是50歲以上的居民,這一群體占比超過60%,職業以農、林、牧、漁業相關人員為主,這些人群占比54.42%。在現場處置方面,居民一旦被蛇傷后,為了弄清蛇的種類,很多人會選擇去追打蛇,這容易導致二次傷害,以及加重院前延遲的時間。另外,絕大部分居民在蛇傷后選擇用鐵絲、草繩等捆綁,壓迫過緊、時間過長導致肢體缺血壞死,或者使用不正確的傷口處理方法,如不明“藥草”、偏方,使用電燒灼傷口等。”顏時姣說。
呂傳柱指出,通過這一次調研,運用統計學分析,可以獲得全國蛇咬傷患者最主要的癥狀、體征、患者的就醫習慣、各級醫院醫生的診療方案,供臨床醫生以患者為中心,不斷優化診療方案。同時,不同治療方案對患者的預后、醫保支付、社會經濟負擔的影響是不同的,這有助于評估最優的診療方案。
“接下來,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將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幫助各省建立并完善蛇傷救治治網絡,利用5G技術,實現遠程會診,同時還將利用Serum100蛇傷防治小程序,及時收集分析蛇傷事件建立中國蛇傷數據庫,有針對性地提供科普知識,改善抗蛇毒血清的可及性。”呂傳柱進一步表示,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還將組織中國蛇傷救治咨詢委員會的專家,組織多場“送教下基層”的活動,根據各省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為基層醫生進行培訓。
顏時姣同時建議大眾,盡量少去蛇出沒的地帶。遇到蛇,盡量遠離,不要去逮捕,同時定期修剪房屋周圍的雜草等,這些預防措施可以盡可能降低蛇咬傷概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