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3 21:43: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3年3月3日是第二十四個“全國愛耳日”,主題是“科學愛耳護耳,實現主動健康”。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時海波3日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聽力殘疾不僅是擋住有聲世界的攔路虎,也會直接導致認知下降、癡呆、摔倒等各種身心損害。”聽力殘疾可直接誘發阿爾茨海默病,并影響病情發展。
“在不少人的認知中,聽力下降甚至聽力喪失是衰老的自然表現。與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等疾病相比,聽力問題所帶來的傷害并不十分明顯和直接,很多患者對此也就不在意了?!睍r海波表示。
聽覺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奥犃埣矔θ说难哉Z交流能力造成影響,降低情感交流和社會交流能力。久之便會加大老年人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边@位專家表示,聽力殘疾還會增加摔倒的風險。與佩戴助聽器時相比,聽力殘疾者在不佩戴助聽器的狀態下會表現出更差的身體姿勢穩定性。
在時海波看來,相較于治療,預防聽力障礙更有意義。時海波介紹:“在使用耳機時,要控制音量和時長;在乘坐飛機等交通工具時,盡量使用耳塞或降噪耳機;在噪音環境下的作業者,必須按照職業規范佩戴防護工具。一旦出現聽力下降、耳鳴等癥狀,應及時就醫?!?/p>
據悉,在中國,由突發性耳聾、聽神經瘤、慢性中耳炎(中耳膽脂瘤)、小耳畸形等特殊疾病導致的單側耳聾和傳導性耳聾患者數量眾多。“因特殊疾病導致失聰的人群,我們怎么樣幫助他們?提高他們的聽力,增加個人的自信心,避免因為失聰導致的煩躁、焦慮、抑郁、孤獨、社交恐懼等問題,我覺得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幫助他們?!痹诘?4個全國愛耳日之際,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龔樹生教授呼吁。
在以“特殊疾病所致聽力損失的聽力重建”為主題的線上溝通會上,龔樹生教授表示:“突發性耳聾和聽神經瘤這兩種聽力疾病,會造成患者永久性聽力損失,最終導致患者單側耳聾。由于一直以來缺少簡單經濟有效的治療方案,讓很多臨床醫生及患者都選擇性放棄了術后聽力重建的干預措施?!睋私?,小耳畸形患者及其家屬多對術后聽力重建的重視度不高。
據了解,對于特殊疾病所造成的聽力損失,醫學界已有一些干預手段,比如,外科植入骨錨助聽器、傳統的經皮骨導助聽器、人工耳蝸等。然而,隨著患者對生活和社交品質的要求不斷提升,他們不僅希望挽回聽力損失,還希望能夠聽到清晰自然的聲音且隱形無創無感等。在采訪中,多位專家均認為,相比既往干預手段存在手術風險、影響美觀,牙骨傳導聽力系統,能夠帶給聽損患者無創傷、音質清晰自然、隱形佩戴等獲益,是更優選擇。
出席線上溝通會的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副主任王碩教授告訴記者,骨傳導不通過外耳中耳,而是通過顱骨的振動,把聲音傳給耳蝸的骨迷路,同樣可以引起聽覺。據了解,牙骨傳導聽力系統將聲音無損傳導到耳蝸,中間沒有皮膚和軟組織的衰減,同時保留了對噪音下言語識別和判別方向的高頻信號。研發牙骨傳導聽力系統產品的中國本土企業負責人普強凌介紹,將持續優化產品,在中國國內推廣非手術無創方案?!拔覀円呀泴崿F了對幾百個零部件的復雜集成,并最大化利用本土供應鏈優勢將核心零部件成本降低至美國市場1/7?!彼嘎?,企業正積極布局,開拓歐美市場。
同日,記者走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了解到,由該院院長吳皓教授領銜的國產化腦干植入裝置項目正在進行臨床試驗,30例入組患兒手術全部完成并成功開機。他們都產生了有效聽覺,部分指標甚至超過進口產品。據悉,從2019年吳皓團隊成功實施首例兒童聽覺腦干植入(ABI)手術至今已4年,第一批接受手術的孩子都能正常聽說了,有的今年即將走進普通學校,成為小學生。(完)
關鍵詞: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