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受控再入大氣層

2022-04-01 06:38:06

來源:北京日報

昨天18時40分,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受控再入大氣層。飛船絕大部分器件被燒蝕銷毀,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總體主任設計師楊勝介紹,此次天舟二號任務期滿后按照國際慣例實施離軌操作,既可以減少空間碎片的數量,避免對在軌航天器和地面產生危害,又能為全球空間碎片環境治理發揮重要作用,避免占用軌道資源,是中國航天履行大國責任和擔當、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重要選擇。

天舟二號是如何實現受控離軌的?楊勝介紹,低軌道上衛星或其他航天器的壽命末期,在大氣阻力或控制系統作用下,軌道逐漸降低。當降至100千米至120千米左右高度時,在氣動力作用下,軌道高度會迅速降低,氣動作用加劇,此時可以認為航天器再入大氣層。低軌航天器再入大氣層時,會以每秒8千米的速度快速飛行,并在氣動熱和氣動力的雙重作用下逐步解體、二次解體和燒蝕。

為降低對地面人員的風險,近地大型航天器實施離軌的通用做法是以受控再入方式脫離軌道并隕落于安全區域。國際上通用的低軌航天器再入“墳墓”一般選擇在南太平洋無人區域,那里少有飛機和輪船經過。我國在2017年和2019年相繼實施了天舟一號和天宮二號的受控再入任務,為了降低地面風險,均采取了軌道、姿態機動以控制再入落點。

楊勝表示,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的受控再入過程采用分次控制的方式精確控制隕落。第一次是從400千米高度的圓軌道變至200千米的近地點橢圓軌道,第二次是將其近地點變至大氣層高度90千米以下,使其能進入大氣層燒毀,未燒毀的進入預定落區,最終順利完成任務。

天舟二號是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發射的首艘貨運飛船,于2021年5月29日發射入軌,為空間站送去6.8噸補給物資,這也是我國空間站貨物運輸系統的第一次應用性飛行。在軌運行期間,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先后與天和核心艙進行了4次交會對接,按計劃完成了飛船繞飛、機械臂轉位艙段驗證、手控遙操作交會對接等多項拓展應用試驗。與空間站分離后,充分利用飛船推進劑余量,成功實施了貨運飛船與空間站2小時快速交會試驗,為空間站在軌建造和運營管理積累了經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