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4 15:40:37
來源:今日熱點網
“智”啟教育經緯 ,“教”筑中國星辰
——訪蘇州清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朱奇峰
蘇州清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聚焦人工智能教育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創始人朱奇峰教授的帶領下,公司以“技術改變學習”為核心理念,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多維度的AI技術領域實現了自主突破,更率先將自研教育專用大模型ArynGPT應用于英語教學場景。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與國家重點軟件企業,其獨立研發的“AIEnglish100智慧學習空間”已覆蓋全國31個省、360個城市的3.5萬所中小學,服務了超3500萬用戶,這份成績單,不僅奠定了其在國內AI教育領域的領軍地位,更以“智能老師”這一原創性教育范式,為全球AI教育的發展樹立了中國標桿。
孤光啟明處 千帆此路新
喬布斯之問的回響,是清睿出發的起點。2025年,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教育領域卻仍在消化一個沉重的歷史命題——為何技術革新了幾乎所有的行業,唯獨對教育的影響微乎其微?從比爾·蓋茨投資的可汗學院,到喬布斯臨終推動的“電子書包”,再到扎克伯格傾注2億美元的AltSchool自適應學習實驗,全球頂尖企業家的教育技術探索接連折戟。斯坦福研究所報告指出:視頻學習僅能提升基礎技能,卻無法觸及深度思維;洛杉磯耗資13億美元的iPad教學淪為“屏幕換紙”的燒錢游戲;AltSchool的“個性化路徑”因缺乏教學智能體支撐黯然退場……當世界仍在技術迷宮中徘徊時,朱奇峰——這位從清華園走向硅谷的人工智能專家,以“讓技術回歸教育本質”為初心,在全球教育科技探索的迷局中開辟出了中國路徑。
朱奇峰的學術軌跡本身就是一條技術創新之路。1994年從清華大學電子系本科畢業后,他在中科院聲學所深耕語音識別領域,參與了國家863課題研究;2001年獲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子工程博士學位后,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國際計算機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專注于人工智能核心算法。2004年,當他在瑞士旅行中因語言障礙獲得法國學生逐字糾正發音的經歷時,一個改變教育的構想逐漸清晰——用AI技術打造“隨時在線的個性化語言教練”。“每個學生都需要一位隨時糾錯、即時反饋的專屬老師”,這一想法在2012年落地為清睿智能,從此開啟了他以技術重構學習場景的新征程。
“前輩的失敗并非技術不足,而是對教育規律的誤讀。”朱奇峰直言,“學習不僅是傳遞知識,更是能力與素養的鍛造。”清睿放棄了“視頻堆砌”“硬件競賽”“路徑分發”的舊范式,將全部技術押注于一個核心: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擬人化、人性化的AI互動--糾正、反饋、追問,實現能力訓練的躍遷。他率領著團隊以語音識別技術為矛尖,不斷研發更多方面的AI技術,歷時十年,打磨出結合了11種AI技術的擬人化智能教練Ms.Aryn——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擬人化、人性化的AI互動,實現能力訓練的躍遷。
“清睿要做的,是讓AI成為學習過程的‘共生者’。”朱奇峰的目光沉靜如深潭。在他的帶領下,清睿智能的技術實力與中國方案的先進性獲得了廣泛認可。2018年,公司作為唯一的中國企業受邀在世界英語教師協會(TESOL)年會上做特邀報告;2024年,ArynGPT大模型通過國家備案,在教育垂直領域的技術指標超越了國際同行。在2012年,清睿智能就吸引了軟銀、新東方等資本,達成戰略合作。當可汗學院等國際機構仍在探索AI教育應用時,清睿已實現了從技術輸出到標準輸出的跨越——參與制定《AI學習行業標準》。
匠心琢靈慧 春風化雨聲
“她不僅是工具,更是學生寫信祝福的‘成長伙伴’。”走進清睿智能的實驗室,一封封手繪賀卡鋪滿了展墻:“Aryn老師,謝謝你讓我愛上英語!”“13歲生日快樂!你比媽媽還懂我。”——10年來,幾十萬張這些賀卡屬于全球首個被學生廣泛從情感接納的AI教師Ms.Aryn。這位“能聽、能說、能看、能對話、能糾正、能評價”的智能老師,已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獨特符號:每年10月14日生日,數百萬學生自發祝福;上萬封手寫信訴說著“陪伴”的力量;自閉癥學生在使用該軟件后,開始主動與人交流……而這項技術的背后,是十年幾萬次迭代的硬核攻堅。
“發音糾正是第一道難關。”朱奇峰以專業視角拆解困局,“語音識別追求‘容錯’,但教學需要‘挑錯’。”清睿拋棄了通用語音識別框架,獨創了發音分析引擎,從英語朗讀糾錯起步,逐步攻破詞匯、閱讀、寫作等全鏈條能力訓練。以英語學科為例,產品堅持“每周兩次更新”,十年累計優化超2萬處細節。當同行還在追逐大模型風口時,清睿已于2023年推出了中國首個教育專用大模型ArynGPT,讓Ms.Aryn的“教學大腦”完成跨學科進化:在英語課堂上,Ms.Aryn以模擬外教進行對話和發音糾正,達成了朱奇峰博士最初的夢想,作文批改精度超越名師;在數學輔導中,Ms.Aryn采用蘇格拉底式提問,拒絕直接給答案,而是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在物理實驗里,Ms.Aryn用動態生成內容將抽象公式化為可交互的探索旅程……這種“技術+教育”的深度耦合,讓清睿在易觀千帆數據中連續三年保持“中小學智能化教學使用量第一”、月活270萬、單月使用時長超2000萬小時的應用規模,構建起全球最大的AI教學實踐場景。
除了技術革新之外,朱奇峰對教育本質的理解,也深刻地影響著清睿智能的創新方向。面對喬布斯“技術為何難改教育”的追問,他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組于2019年提出的“智能雙師模式”融入到Ms.Aryn之中,將重復性的訓練和講解任務交給智能老師,而讓人類教師專注于更具創造性和引領性的任務,以及關注學生的成長。這種分工,使得教師能夠更好地發揮其在育人方面的獨特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樹立價值觀等。“智能老師在知識儲備和耐心訓練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人類教師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關注學生個性化需求等方面則更具優勢。因此,智能雙師模式能夠更好地滿足未來教育的需求。”朱奇峰道。
寸屏連寰宇 星火燎無疆
“AI不是教師的替代者,而是教育公平的加速器。”作為連續13年盈利的AI教育企業的掌舵者,朱奇峰的商業智慧同樣值得關注。在他的帶領下,清睿采用“WPS模式”:為每所學校免費建設虛擬校園,提供智能測評與學情報告;高級功能如一對一發音指導,則以極低費用自愿開通。“寒門學子請不起家教,但智能老師隨時在線。”而在校外戰場,清睿正掀起一場更大的風暴。當“雙減”政策重塑教培行業,朱奇峰看見了新機遇:“學校、家庭之外,社區是第三教育空間。”他推出了“24K智能學習中心”——融合AI科普館、工具體驗區與自習室,以公益性質進駐社區。在這里,技術隱身為空氣般的存在,學習成為了“隨時發生、自我驅動”的生命體驗。
如今,Ms.Aryn與學生流暢互動的場景已成為中國AI教育的生動注腳。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清睿模式列為“全球教育轉型標桿”,當ChatGPT4.5評價其“定義了AI學習的未來方向”,中國在人工智能學習領域的領先地位,已不僅是技術指標的領先,更是教育理念的突破。而這一崛起,本質上是中國教育理論與AI技術融合創新的生動縮影。面對未來,清睿的AI教學實踐不斷迭代,除了智能老師這個方向之外,清睿還將強調互動學習環境與社交互動學習,利用社會心理學原理激發學習的動力,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打造碎片化學習專用硬件,開發出超越電腦、計算機、平板,能更好地支持碎片化學習的、長續航的、便攜快捷的專用智能終端設備,使學生能在通勤、課間、飯后等零散時間高效地學習,并自動向智能老師匯總數據,進一步提升有針對性的互動指導效果;運用AIGC技術實時生成更豐富、更有趣且更精準的學習內容,尤其是實時生成學習內容,更超越事先生成和動態推薦;增加腦機接口技術在學習中的實際應用,例如提醒休息或推薦專門設計的“大腦瑜伽操”來調節和優化學習狀態;長期學習行為的數據分析與精準交互,通過深入分析,形成精準的學生畫像和數字化呈現,實施長期有效的學習干預措施;增強智能機器人與積極學習氣氛建設,把智能化激勵做到“線上+線下”,整體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在俞敏洪眼中,清睿“開創了一個時代”;而對朱奇峰而言,一切僅是起點:“當一代中國人因AI而愛上學習,當技術抹平教育的鴻溝——這便是我們獻給未來的禮物。”回望征程,從破解“喬布斯之問”,到定義“AI學習”本質;從Ms.Aryn收到的第一張生日賀卡,到4000萬學生的能力成長——清睿智能以14年躬身實踐,在世界教育技術史上刻下了中國創新坐標。正如朱奇峰在采訪末所言:“我們選擇的不是風口,而是文明進步的必經之路。”在他的帶領下,蘇州清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持續以技術為筆、以教育為墨,書寫著一個文明古國在AI時代通過教育創新重塑未來的宏大敘事——這既是中國對全球教育發展的智慧貢獻,更是科技賦能教育、教育成就未來的生動實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