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螄粉之后,誰能成為下一個爆款速食?

2023-03-22 16:26:59

來源:網易

地域美食百家爭鳴

為何柳州螺螄粉能火“出圈”?

說到粉面類地域美食,很多人會首先想到云南米線,柳州螺獅粉,重慶小面……。

特別是廣西螺獅粉,自從2012年的春天,展露于央視播放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后,便開始走向大眾的視野。2014年10月28日,柳州第一家預包裝螺螄粉生產企業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開始生產袋裝螺螄粉。這便是柳州螺螄粉產業化的開端。

但真正爆火,還要從2020年開始,螺螄粉的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直接突破了20億,品類銷量更是以速食的方式,爆銷全國,突破100億!

圖片 1.png

網友們甚至戲稱2020年為“螺螄粉元年”。從線上數據看,僅在2020年疫情期間,螺螄粉就曾霸占微博熱搜榜10次,甚至有數千萬網友齊喊實現“螺螄粉自由”。

圖片 2.png

資料來源:紅餐品牌研究院

時至今日,螺螄粉在爆火三年后熱度依舊居高不下,成為當之無愧的粉面類大單品,憑借一己之力打破了粉面類“只知品類,不知品牌”的困境,跑出了好歡螺、螺霸王、李子柒等螺螄粉知名品牌。

螺螄粉爆紅網絡,看似偶然,實際必然。事實上,粉圈頂流“螺螄粉”爆紅的背后,是政府、產業共同努力的結果。

早在2017年,柳州市便舉辦了首屆螺螄粉品牌評比活動,政府拿出650萬元獎勵6家獲獎企業,隨后便打造了“柳州螺螄粉”區域公用品牌。2018年7月,“柳州螺螄粉”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注冊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迄今47家企業獲得授權使用。

同時,柳州全市著力推進“編制一個規劃、嚴格一個標準、建設一批產業集聚區、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等“六個一”工程,以堅持補鏈延鏈,集聚發展,推動螺螄粉全產業鏈優化升級。

截止2021年七月,市財政累計投入各類資金4.5億元,支持螺螄粉全產業鏈做大做強。

目前柳州市已建成螺螄粉產業園、特色小鎮、電商產業園等產業集聚區,吸引原料供應、產品加工、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100多家企業入駐園區。柳州螺螄粉原材料基地規模已達50多萬畝,帶動約20萬農民增收。(信息來源:今日柳東)

毋庸置疑,除了網絡大V的助推和綜藝的魔力,螺螄粉的爆紅更是得益于政策資金的支持和強勁供應鏈的持續完善。

低調的云南米線

悠久的米線歷史

但同為粉面類地域美食,廣西的螺螄粉爆紅全網,云南米線卻似乎很低調,與人人向往的文旅熱城不相匹配。

但若論起歷史,云南米線可謂是真正的古董級粉面美食。

米線在中國歷史悠久,北魏《齊民要術》里收錄了一種叫“粲”的食物,其做法是將糯米磨成粉,用蜜和水調成粉漿,灌入底部有孔的竹勺,漏成細線,入鍋,以膏油煮熟。美食家們認為,這種“粲”就是早期的米線。因米線煮熟后,亂如麻線,糾結纏繞,又名“亂積”。

明清之時,米線又稱作“米糷”。

圖片 4.png

始于明代的“米廠心”

而最出名的云南過橋米線也有自己的歷史。100多年前,蒙自縣城的一位書生在外日夜苦讀,他的妻子有一天熬了雞湯盛在砂鍋里,又加入了當地人喜歡吃的米線和其他作料,給丈夫送去。書生很喜歡吃,妻子于是如法炮制,天天經過一段曲徑小橋送來米線,書生最后金榜題名,這便是云南過橋米線的由來。

圖片 5.png

紅火了100年的老字號——建新園

再看螺螄粉,30多年前——1980年代,桂中柳州的螺螄粉才姍姍來遲。解放南路有家兼營干切粉的雜貨店,其店員早上常拿一把干切粉,到隔壁阿婆的螺螄攤去煮,后來又有人買來青菜調配,眾人都覺口感奇特,味道甚佳。賣螺螄的王記阿婆為之所動,逐步完善其配料和制作,做成了螺螄粉。

圖片 6.png

35年歷史的螺螄粉老店

速食時代

云南米線如何順利出圈?

但僅有三十多年歷史的廣西螺螄粉,卻做出了類似“好歡螺”的速食爆品。而擁有數百年歷史沉淀的云南米線,卻在速食賽道一直處于沉寂狀態。

據2022年1-6月份統計所知,淘寶+天貓平臺銷售螺螄粉的品牌約有1000家。

其中,好歡螺以2.529億銷售額高居榜首,排名第二的是李子柒品牌,銷售額約為1.653億,環比5月份也實現了較大漲幅。此外,螺霸王、螺滿地、嘻螺會等老牌企業均創下了不錯的佳績。

圖片 7.png

圖注:2022年1-6月份淘寶+天貓銷售額

來源: 魔鏡市場情報

而反觀云南米線,從目前市場的品牌格局看,云南米線依然呈現出群雄割據的狀態。盡管我國米線市場份額可觀,但總體仍以地域性品牌在本地稱王稱霸和夫妻小店單打獨斗的格局為主。由此可見,米線賽道玩家多而不精、市場大而無品牌。

那么,群雄逐鹿之際,新老玩家該如何扭轉乾坤?

有業內人士表示,云南米線要想實現產業的大發展,必須像螺螄粉、酸辣粉產業一樣,加速推進速食化,而這光靠餐飲企業帶動遠遠不夠。必須有更多的快消企業參與進來,用工業化思維帶動云南米線的產業升級,從餐飲化向零售化轉變。

圖片 8.png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米線仍是千億級市場,消費者只是更多的在店里吃,但并不代表不愿意購買速食米線食用。

與此同時,隨著直播經濟的發展,不少網友們紛紛被花樣百出的速食種草,技術門檻低、有碼有湯有料的速食產品成為更多人的新選擇。幾分鐘速成的一碗飯或一碗面,不僅喂飽了饑腸轆轆的人們,還滿足了他們對于更多口味、更高品質的產品的追求,并給予他們生活滿滿的儀式感。

圖片 9.png

另外,由于預包裝食品的性質及品牌聲譽的重要性,速食米線更能在品控方面令消費者安心,相比于門店、外賣等場景下的米線,其更能滿足當下消費者“既要又要”的多元化需求。

所以,云南米線要想順利出圈、成為真正的國民級美食,就必須加速推進速食化進程。但目前的現狀是,云南米線的速食產品研發確實滯后,由于缺乏龍頭型企業帶頭參與,目前市面上的速食米線產品在口味、口感、方便快捷等方面難以綜合達到消費者的需求,自然也難以在競爭激烈的方便食品賽道順利出圈。

米線迎來政策利好

云南本地快消企業大有可為

前面說到螺螄粉火爆出圈,事實上是政府、產業共同努力的結果。

現如今,云南米線,也同樣迎來了最好的時代。

為打造云南米線品牌,擴大云南米線市場占有率,做大云南米線產業等需求,近期,云南省商務廳等7部門制定了《云南省加快推動米線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信息來源:云南發布)

圖片 10.png

過橋米線 普婭鑫 攝

行動計劃將進一步完善云南米線制度標準,以過橋米線、預包裝米線為重點制定云南米線全產業鏈標準,建立健全云南米線產品和服務標準體系。

以暢通物流體系、建設綠色基地、加大開發力度、強化人才支撐、提升研發水平、拓寬營銷渠道等措施,優化云南米線發展結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圖片 11.png

其中提到,將“培育米線品牌,壯大龍頭企業,強化品牌推廣”一系列政策方針,無疑為持續推動米線品牌打造,提高云南米線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預見的是,有了政策和資金支持,整個云南米線速食行業也會保持高速增長的模式。

可如何讓云南省內外的消費者,吃上純正的速食云南米線?

就此,云南眾多企業都出手了,不同的企業選擇的道路也不同,一些企業選擇的是代加工,一些企業選擇的是自主研發。就代加工而言,不乏深巷里不掛牌的手工小作坊,向一些新生品牌提供加工服務,車間環境是否符合標準,原料是否優質、來源是否可溯都不確定,這樣工廠生產的產品質量,就值得懷疑了。代加工不一定代表質量差,但擁有高規格自主工廠的品牌一定更具有實力。

圖片 12.png

本著最單純、最實在的愿景,有著二十幾年品牌歷史的云南本地知名休閑食品企業——咚咚食品,堅持選擇自主研發的道路,以工匠精神和做好米線的決心,攜以大投入、大戰略,入局云南米線速食市場。

咚咚米線匠心精研

只為做好這碗米線

在云南,吃米線不叫“吃”,要叫“甩”。“甩碗米線”的豪爽與痛快,透著云南本地人對米線的偏愛與親昵。云南米線最出眾的兩個東西,第一就是燙湯,而咚咚所有的米線產品醬包都是慢火熬制,依靠食材本身而非工業調味,極大保留了湯底的云南特色,也讓根根米線皆有味。

19.png

云南米線第二出眾的,就是米線本身。也正是之前提到的,前期沒有米線速食的龍頭品牌,咚咚作為最早一批將速食米線量產化的先行者。在面對,如何在無添加劑的情況下,延長米線保質期的同時保證產品口感這個問題上,咚咚食品下了不少功夫。

據悉,咚咚近5年來光是在“如何讓速食鮮米線還原云南米線鮮滑本味”的技術研發上就已花費近千萬元。組建多支研發團隊開始了米線、醬包、料包的研發工作,只為還原正宗云南米線風味。選用優質食材制作,米香醇厚耐煮泡,以速食技藝還原最原汁原味的云南味道。

最后一點,但同樣重要。咚咚不僅推出了內含“黃金炸蛋”的麻辣酸鮮四口味的云南米線,更推出了創新型咚咚鮮拌米線。保證味道純正的同時,極大的兼顧了人群覆蓋和產品特色。

圖片 15.png

咚咚推出的這款免煮鮮拌米線,以云南優質大米、云南本地土雞為原材料,還原滇地獨特風味。

同時通過科學配比,專業工藝制作,以“西雙版納檸檬雞味”、“沾益辣子雞味”、“麗江香濃麻醬味”、“石屏臭豆腐螺螄味”四種地方特色口味,讓味蕾游走彩云之南。

20.png

從去年8月至今,咚咚食品先后推出了多款米線產品,致力將云南和米線這對CP更好的組合,乘上速食時代快車,讓地方美食走出云南。

圖片 18.png

隨著我國速食產業朝著高端化、健康化、精致化等多元化方面進階。在未來,速食米線產業化帶來的高利潤、高品質產品,很有可能取代一部分線下餐飲的市場份額。

咚咚米線,能否成為下一個走向全國人民餐桌的網紅速食?這一切都將交由市場檢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