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7 07:39:31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資料圖)
今年春節又像往年一樣,收到了徐路阿姨送的禮物——一本設計精美的掛歷,攝影與設計都是她親自完成。如果不介紹,誰會想到,這是一位96歲高齡的老人家“親力親為”的匠心之作。12個月的攝影作品都是鳥類生活,畫面生動,透過掛歷似能聽到野外的啾啾鳥鳴……
十幾年前,因為參與徐路阿姨撰寫的《陽臺花事35年》圖書編輯工作,有幸結識了她。徐路,原名許靜鴻,1926年出生,廣東汕頭澄海縣人。青年時代考入上海光華大學教育系,開始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全國解放后,曾在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對外經濟聯絡部政治部工作,曾任中國國際經濟學會副秘書長。出書的那一年,她已經是80歲高齡,但精神矍鑠、做事干練,言談舉止全無半點老態,不由人不欽佩有加。
《陽臺花事35年》匯集了她35年間養育上百種花卉的經歷和經驗,洋洋灑灑,全部是她在稿紙上一筆一劃寫成,其養花訣竅分享就有100多條。養花悅目,養花靜心,養花醒腦,養花怡神。她將養花愛好寫得情趣滿滿,可親可敬。這些經驗之談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徐阿姨談養花》欄目中連續3年播出,收獲了一大批“愛花粉絲”。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80歲以后的徐路阿姨,在保持照料陽臺花事的同時,又迷戀上了攝影藝術,且一發而不收,成為專攻禽鳥拍攝的發燒友。蓮花池、紫竹院、圓明園、野鴨湖等不少北京有名的“拍鳥打卡地”,多年來都留下她的身影。為了不斷提高攝影技藝,她上了十多年的老年大學后,又專門選修攝影技巧、照片編輯課程。學以致用,很快,她創作、編輯的鳥類攝影作品開始有模有樣,可與一些專業攝影師媲美。為了記錄每一年的成果和進步,每年編印一本她自己的攝影作品掛歷就成了“保留節目”。圍繞拍鳥一年一個主題,每個月有不同的“禽鳥主角”,匯集成年年月月的精彩影像。
收到今年她饋贈的癸卯年掛歷,我迫不及待翻閱起來,封面頁垂柳泛黃、蘆花搖曳,映襯著鴛鴦戲水,滿目秋色令人沉醉;一月是戴勝媽媽飛來照顧嗷嗷待哺的幼鳥,二月斑嘴鴨浮于碧波“母子情深”,三月鴛鴦“齊頭并進”,四月黑天鵝“兒女成群”,五月麻雀銜著螳螂“弱肉強食”,還有大斑啄木鳥、紅嘴藍鵲都在不同月份上演“育兒游戲”……一邊翻閱一邊驚嘆,九十多歲的她怎么抓拍到這么多動感豐富,構圖巧妙的畫面!
別說,看徐路阿姨這本掛歷,我認識了不少棲息北京的鳥:小紅嘴藍鵲、黑水雞、鵜鶘、白骨頂雞……這些禽鳥在她的鏡頭里活靈活現、呼之欲出。我也感慨,96歲高齡的她用親身經歷和實踐告訴人們,老年人的生活,可以如此絢麗多彩。而她將拍攝的作品做成掛歷,分享給朋友們,也能讓大家都看到京城山光水色而賞心悅目,都為仿佛聽到啾啾鳥鳴而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