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7 07:36:06
來源:北京日報
(資料圖)
6日,滬深交易所債券做市業務正式上線啟動。首批共有12家證券公司參與做市。
債券做市業務已成為國際市場普遍采用的交易機制。其目的是通過發揮做市商市場價格發現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為債券市場提供流動性,激發二級市場活力。證監會表示,推出債券做市業務,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流動性溢價和債券發行成本,完善交易所債券市場功能,進一步發揮債券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定價效率,形成能更加準確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債券收益率曲線,為市場定價提供基準參考。
自2015年公司債券發行制度改革以來,上交所債券市場蓬勃發展,債券規模迅速增長,截至2022年12月31日托管量已達15.94萬億,年交易量達到380.2萬億,吸引了銀行、基金、保險、券商等各類投資者的廣泛參與,為建立做市機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去年初,上交所發布新債券交易規則,并在其中同時發布了債券做市業務指引,為債券做市提供了制度基礎。
上交所首批做市商包括安信證券、東方證券、國泰君安、國信證券、華泰證券、申萬宏源、銀河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財通證券和國金證券12家證券公司。首批做市標的包括利率債券和高等級信用債基準做市品種。此外,各家做市商還可以自選做市標的。圍繞做市標的,中證指數有限公司開發了“上證基準做市國債指數”和“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指數”,近日已正式發布,指數標的券為上交所基準做市債券。
關鍵詞: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