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2 08:54:09
來源:期貨日報
周一盤中,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5.5基點至2.764%,中國10年期國債活躍券220003收益率中債估值報2.7525%,中美10年期國債利率自2010年來首次出現倒掛。
這也成為了影響當日A股與港股走勢的重要因素。4月11日早盤,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創業板一度創2020年7月以來新低,至收盤跌幅4.20%,滬指跌幅2.61%,深成指跌幅3.67%。此外,科創50指數盤中跌破1000點基點,為該指數發布后首次跌破該點位。
中大期貨宏觀研究員周之云認為,倒掛源于美債利率快速抬升而非中國國債利率回落,3月至今,10年期美債利率驟升將近100個基點,而同期10年期中國國債回落5個基點。
倒掛的原因是什么?
中輝期貨宏觀研究員何慧認為,中美貨幣政策錯位是中美國債利率倒掛的直接原因,目前美國正遭遇40年一遇的高通脹,美國貨幣政策的重心在“防通脹”,而我國通脹水平溫和,經濟面臨“三重壓力”,貨幣政策圍繞“穩增長”發力,兩國經濟周期與通脹周期的分化是導致中美國債利率倒掛的根本原因。
實際上,美債收益率曲線的回升主要反映了美國的高通脹帶來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的預期,可以看到,3月以來,10年美債實際收益率抬升約80個基點。今年剩下時間內,美聯儲還將加息多次,且接下來的兩次議息會議上每次加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在大幅上升(CME利率期貨隱含的5月加息50個基點概率從3月下旬的33%快速抬升至當前的73%)。而中國國債收益率的下跌反映中國經濟增長趨緩,未來需要繼續出臺政策“穩增長”,市場對今年余下時間央行進行降準、降息的預期仍然存在。
“從深層次原因看,當前中美周期之所以反向,除了中國率先復蘇也率先回落的經濟周期外,也由中美應對疫情的政策力度和施力方向、以及宏觀杠桿差異決定。”周之云說。
何慧認為,目前,人民幣匯率因為較高的貿易順差帶動依然處在較高水平,考慮到中國兩國實際利率價差仍處于較高水平,雖然中美名義利差出現倒掛,但對本輪跨境資金流動影響相對可控。另外,考慮到當前國內融資需求不足、房地產仍處于調整期,應對“三重壓力”依然是政策主線,短期內中美利差收窄不會成為我國貨幣政策的主要制約因素。我國貨幣政策“以我為主”的大原則保持不變,國內基本面變化和匯率走勢才是其核心影響因素。
倒掛會否持續?行業人士認為,或為中短期現象,可持續性不強,下半年有望“回正”。
“綜合來看,中美利差倒掛對人民幣匯率和債券的影響相對有限,更多的是情緒上的擾動。”何慧說。
對于匯市而言,利率倒掛影響最大的是中美資產比價,從而帶來跨境資本流動。美債收益率在加息周期中的上行疊加國內利率存在下行壓力,使得國內利率債相對美債性價比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匯率與10年期國債代表的名義利差間的關系在2019年年底開始顯著背離,其背后的原因是美國通脹的快速上行導致實際利差并未縮小。“高通脹的持續性在當下對匯率影響更大。”中信建投期貨金融衍生品首席劉超說。
劉超認為,中美利差的倒掛或促使境外機構減少購買中國利率債。境外投資者選擇中國國債作為投資標的的主要原因是獲取較高的票息,因此利差越高越吸引境外投資者配置中國國債。當前中美利差的收窄或將削弱中國國債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從而對期債形成短期利空。
上述受訪人士認為,我國“以我為主”的貨幣政策仍將繼續維持,我國利率的調整空間還是比較大的,貨幣政策工具也較為豐富,人民幣匯率也會保持相對穩定。
對于大宗商品影響幾何?
“美元計價下,疊加俄烏沖突的影響,主要大宗商品如天然氣、小麥、大豆或繼續領漲。”周之云說。
何慧也認為,大宗商品價格主要由供需決定,目前全球新冠疫情再次抬頭、航運效率下降、國際供應鏈沖擊依舊、俄烏地緣沖突等因素仍在,或進一步加劇全球經濟復蘇和大宗商品供應的不確定性,大宗商品價格顯著回落的難度較大,投資者注意后市的風險防范。
關鍵詞: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 美國10年期 國債收益率 10年期國債收益率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