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2 14:52:3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昨天(3月1日)發布,截至目前,我國累計收購秋糧超過1.6 億噸,收購進度加快。
從進度看,農戶積極賣糧變現,糧食收購進度明顯加快,南方和東北中晚稻旺季收購已于2月底順利結束,華北、東北玉米和大豆仍處于收購高峰期。
(相關資料圖)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聞發言人 秦玉云:江蘇、安徽、河南、湖北、黑龍江等5省先后啟動中晚稻托市收購,累計收購最低收購價稻谷1200萬噸左右,有效保護了種糧農民利益。
從服務看,在秋糧收購中,中儲糧積極推廣運用“一卡通”收購系統和“惠三農”綜合服務平臺,為廣大售糧農民提供售糧預約、信息資訊等綜合服務。
從價格看,進入收購旺季以來,稻谷、玉米價格相對平穩。為拓寬國產大豆銷售渠道,穩定和擴大新一年的種植面積,國家有關部門近日組織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101個大豆主產縣市、110家種植戶與全國107家大豆加工貿易企業、采購商開展洽談對接。幫助生產主體和加工企業“賣好豆、買好豆”,幫助農民就近便捷出售糧食,兌換現金投入春耕備耕。
供銷糧油黑龍江饒河公司總經理 劉朋月:小農戶占五分之一左右,這樣我們既緊密聯合了當地的農戶,同時在家門口,農戶就能把他們手中的糧賣到糧庫,真正實現了便民服務這種意識。
健全種糧收益保障 提振農民種糧信心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強化政策支持,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
中央連續多年來的穩糧惠農政策傳導效應明顯,使種糧農民更有信心和底氣。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在政策上重點健全農民種糧掙錢得利、地方抓糧擔責盡義的機制保障;在措施上重點強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物質基礎,通過“地、技、利、義”四個字,實現全年糧食增產。
從生產進度看,各地正在全力組織春耕生產,保障夏糧豐收。2022年,我國繼續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三次向實際種糧農民合計發放400億元一次性補貼,比2021年翻了一番。在這個基礎上,2023年還將繼續增加產糧大縣獎勵資金規模,實施小麥“一噴三防”補助全覆蓋;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糧食產業園多種糧、種好糧。
從服務創新看,各地支持糧食生產的組合拳陸續出臺:吉林提出今年糧食播種面積要達到9000萬畝,糧食產量穩定在800億斤以上;江蘇將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智能化;河南實施新增百億斤糧食行動,今年重點做強糧食產業集群;江西糧食、供銷部門聯手合作,推出農資農技大數據平臺,服務于春耕一線。
江西省供銷電商大數據平臺市場部主任 王景尖:我們通過農資流通采購大數據平臺,覆蓋到全省3000多個鄉村網點,為農民農資采購、施肥、配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讓數字化賦能農民的春耕生產。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全國糧食流通“亮劍”行動最新進展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昨天還發布了全國糧食流通“亮劍”專項執法行動的最新進展。
截至2022年底,各級糧食和儲備部門結合夏糧、秋糧收購監督檢查等重點工作,嚴肅查處不及時支付售糧款、違反政策性糧食經營管理規定等違法違規案件,作出警告以上行政處罰1022例,罰款2475.78萬元,沒收違法所得207.94萬元。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執法督查局局長 鐘海濤:嚴肅查處一批以陳頂新,擅自動用、套取資金,非法盜賣儲備糧等重大典型案件。堅決做到“查處一案、教育一批、警示一域”,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利益。
專項行動重點圍繞糧食收購、存儲、輪換、銷售等環節,嚴肅查處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廣西專項整治一嚴到底,形成靠制度管權、管錢、管人、管糧的長效機制;四川三臺縣、平昌縣試點常態化開展“紀委書記盯糧庫”行動,聚焦重點任務、關鍵環節強化監督。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紀委書記 鄧洪昆:對全縣糧庫進行全覆蓋、精準化排查,推動各部門系統自查發現的63個問題全面完成整改,建立健全制度機制29項,對糧食收購、儲存、銷售、輪換等環節實現了全覆蓋監督。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當天發布了2022年查處的十起涉糧違法違規典型案例,并決定從即日起,開展“以案為鑒警示教育月”和“強監管嚴執法重處罰行動年”活動,持續打造糧食購銷領域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