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7 17:49:23
來源:騰訊網
上周在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地產高頻數據回暖、人工智能概念短期降溫下,A股寬基指數表現分化,藍籌板塊走勢明顯強于成長板塊,上證指數上漲1.34%,創業板指下跌0.83%。相比外圍港股、美股市場的大跌走勢而言,A股市場韌性仍較強。上周,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額為8375.12億元,較前一周下降15.19%,縮量調整說明拋售壓力不大、A股指數后續下行空間有限。但臨近全國兩會召開,預計資金將進一步考量政策面影響,短期上證指數突破3300點的概率偏小,兩會前A股市場大概率維持震蕩盤整走勢。目前科創50、創業板指等科技成長指數離上方壓力位較遠,短期而言,半導體、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成長板塊存在較大補漲動力及空間。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建議輕指數、重結構,重點挖掘可能存在政策利好預期的板塊,例如科技、安全、內循環等方向。
在供需兩端大幅發力下,地產板塊開始顯現“弱復蘇”“小陽春”的苗頭。根據國家統計局,1月全國7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環比漲幅為0.0%,從環比來看,這是2022年2月以來首次出現“止跌”現象。其中,1月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轉漲,二、三線城市環比降勢趨緩,環比上漲城市數量增加至36個,較上月增加21個;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二三線城市同比下降。從到訪量、成交量來看,預計2月份地產數據將較1月份進一步回暖。政策面,證監會啟動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支持不動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的投資范圍包括特定居住用房、商業經營用房、基礎設施項目等。考慮到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的規模較大、期限較長等特點,投資者需要有更高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試點基金產品的投資者首輪實繳出資不低于1000萬元,且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房地產購置需求可分為剛需、改善、投資等需求。在2016年國家提出“房住不炒”方針后,房地產“投資”需求被遏制。本次不動產私募主要面向中高收入群體,預計將在堅持“房住不炒”基調下,有序、適當引導中高收入群體配置房地產資產,托底房地產需求,緩解地產流動性風險。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對“安全”的提法明顯增多。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 “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我們認為2023年全國兩會報告大概率將延續黨的二十大報告思路,“科技、安全”等領域表述或將超預期。在歐美經濟走弱風險、出口端承壓下,2023年全國兩會或將更強調“內循環”。
(資料圖)
海外方面,美國1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上升4.7%,預估為4.3%,前值為4.4%;美國1月核心PCE物價指數環比上升0.6%,為2022年8月以來最大增幅,預估為0.4%,前值為0.3%。其中消費者支出創2021年以來最大增幅。消費數據而言,美國1月零售銷售環比增長3%,為2021年3月以來最大增幅,預期1.80%,前值-1.10%。美國1月核心零售銷售環比增長 2.3%,預期0.8%,前值-1.10%。繼1月份美國非農就業數據、CPI數據、PPI數據相繼高于市場預期后,美聯儲最關注的通脹數據(PCE)再次超市場預期,疊加美國核心零售數據上行,市場再次調升了美聯儲加息預期。此外,美聯儲2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表示,雖然有跡象表明通脹正在下降,但不足以抵消進一步加息的必要性,目前通脹率“仍遠高于”美聯儲2%的目標。隨之而來的是“勞動力市場仍然非常緊張,導致工資和價格持續面臨上行壓力”。在上次會議上,所有擔任票委的美聯儲官員都投票支持加息25個基點。總體而言,美聯儲2月份紀要表述偏鷹派。根據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會議紀要公布后,3月份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已經從前一天的12%升至27%,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則降至73%。對于終端利率的定價已經接近5.30%,較1月份低位上升近45個基點,且市場基本排除了年內降息的可能性。短期仍需提防美聯儲鷹派加息帶來的全球市場擾動,美股和港股市場受沖擊尤為明顯。
中期角度,我們相對更看好A股市場。本輪A股調整幅度已達2012年、2018年熊市水平。2023年中國將處于加杠桿周期,疊加中國疫情防控優化、地產融資政策效果顯現、全面注冊制落地,預計2023年中國經濟將領先全球復蘇,中國資產也將領漲全球,預計2023年市場風格將相對均衡,成長風格或略微占優,2023年建議關注以下四條主線:
(1)中概互聯板塊。此前制約中概互聯網板塊的業績走弱、退市風險、流動性風險、行業政策風險,在2023年將出現明顯緩解,可關注恒生科技、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短暫回落后,中概互聯網板塊又將迎來配置時機。
(2)低估值的成長板塊。例如估值大幅回落、基本面暫處低谷的信創、生物醫藥板塊。
(3)金、銀等貴金屬。在經歷前期較大幅度上漲之后,金、銀等貴金屬進入震蕩區間。后續10年期美債實際收益率上行空間很小,黃金、白銀仍然具備配置價值,特別是在金銀比價維持較高的情況下,白銀的價格彈性更大。
(4)疫后消費復蘇板塊。2023年疫情對國內經濟沖擊將弱化,線下消費和服務板塊有望迎來復蘇,如社會服務、交通運輸、食品飲料板塊。
本文作者系財信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分析師黃紅衛(執業證書編號:S0530519010001)。以上觀點來自財信證券研究發展中心2月26日研究報告《全國兩會召開在即,關注“科技、安全、內循環”》。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關鍵詞: 財信證券全國兩會召開在即 關注科技、安全、內循環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