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1 08:40:54
來源:騰訊網
上周(4月4日-10日),A股和港股的汽車板塊仍處于弱勢之中,但部分業績好的整車股走出獨立行情,率先反彈;而美股整車企業普跌。
作者丨張恒
編輯丨大華
出品丨汽車人傳媒
當前的市場有三大陰云:一是美聯儲加息縮表,二是俄羅斯被制裁加劇,三是中國疫情反復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
1
美股:汽車股普跌
4月6日,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可能比市場預期的更緊。市場預期美聯儲全年加息9次的概率達到了97.1%、加息10次的概率為77%。
美聯儲最早將在5月開始縮表,計劃每月縮表最多950億美元,規模是上一次縮表(2017年)的兩倍。
縮表用大白話講,就是把錢收回,再注銷掉。
金融市場對縮表的記憶是可怕的,縮表和股市下跌的相關性達到了0.9,這意味著一旦縮表,市場就會以跌為主,連大宗商品都難以幸免。
縮表往往也配合著加息,目的是防止收益率曲線的倒掛。于是有觀點認為,現在市場已經從通脹交易變成縮表交易了。
但也有觀點認為,這次的美聯儲要紀要基本符合預期,官員的講話也比之前溫和的多。縮表上限給了三個月的過渡期,縮表規模也低于市場平均預期的每月1000億美元。
有機構認為,這本次縮表和2017年的縮表不一樣。
2017年,縮表在2015年加息之后的兩年進行,當時市場流動性本來就不富裕,縮表造成了進一步的打擊。
而這一次縮表,美國銀行體系內的流動性水平遠超實體經濟需求,流動性泛濫的規模是歷史最高水平,泛濫的流動性足以吸收縮表帶來的沖擊。即便是快節奏的縮表,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非常有限。
4月2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境外上市新規。雖然是前一周的事情,但也會影響到上周的股市開盤。新規的核心變化是,跨境監管合作可在不涉及或較少涉及敏感信息的企業順利展開。
4月8日,馬斯克表示,鋰價已經漲到了瘋狂的水平,特斯拉或許不得不直接開展大規模的開采和精煉業務,除非成本壓力有所緩解。同時,馬斯克還轉發了一條鋰價10年漲幅的推文。這意味著特斯拉可能將親自下場采礦了。
國內電池級碳酸鋰的最新報價為49.65萬元每噸,今年以來已經上漲了80%,但相比之前的高點56萬元每噸,已經有所回調。
馬斯克還表示,鋰礦資源其實并不缺乏,地球上幾乎到處都有,只不過開采和精煉的速度太慢了。
上周,道瓊斯指數微跌0.28%,收于34721點;納斯達克指數下跌3.86%,收于13711點;雪球中概30指數下跌3.41%,收于1022點。
“中概股”方面,阿里巴巴周跌6.05%,收于103.53美元,市值2806億美元;京東周跌4.32%,收于56.54美元,市值881億美元;拼多多周跌0.12%,收于42.60美元,市值533億美元;百度周跌4.41%,收于134.76美元,市值465億美元;滴滴周跌10.64%,收于2.52美元,市值121億美元;滿幫周跌9.07%,收于6.52美元,市值72億美元。
新勢力方面,蔚來周跌8.80%,收于20.00美元,市值338億美元;理想汽車周跌5.07%,收于25.86美元,市值267億美元;小鵬汽車周跌6.85%,收于27.19美元,市值233億美元。
跨國車企方面,特斯拉周跌5.45%,收于1025.49美元,市值1.06萬億美元;豐田汽車周跌5.32%,收于170.78美元,市值2355億美元;福特汽車周跌9.61%,收于15.05美元,市值604億美元;通用汽車周跌8.40%,收于39.35美元,市值571億美元;Rivia周跌16.45%,收于38.80美元,市值349億美元。
2
A股:汽車板塊下跌3.06%
中國這邊更關心的是美國縮表對中國貨幣政策會造成什么影響?同一天,國常會明確表示,我國貨幣政策將“以我為主”。
4月6日,國常會定調,目前國內經濟資本盤“內外環境復雜不確定性加劇、有的超出預期”,“經濟新的下行壓力大”,完成增長目標需要政策快進快出,前瞻使用。
會議強調,貨幣政策需要“適時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更好發揮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核心仍是“新增貸款適度增長”。
市場認為,雖然使用再貸款這類結構性的工具可能性更大,但降準和降息同樣也有很高概率。
值得一提的是,1-3月我國居民經營貸款同比增量減少約3235億元,為歷史極值;短期消費貸款近3月減少約4000億,接近歷史極值。如此來看,不管哪種刺激方式,首要的都是穩預期、穩信心,這也預示著穩增長的政策力度將不斷加大。
有機構預計,經濟上,3月和4月的谷底特征已經越發明顯。一方面,是經濟在疫情沖擊后,往往會出現強大的內生修復動能;另一方面,也在于宏觀政策應對本輪疫情沖擊下的積極信號和態度。
需要注意的是,5月至6月有17個省級領導換屆。即便4月政治局會議出臺更多的刺激政策,穩增長邏輯的兌現也要等到地方換屆完成后的第三季度,因此穩增長的空間和時間還足夠長。
更有分析人士猜測,中國央行可能于4月份降準,甚至在上半月降準就可能落地。這主要源于四個方面的考慮:一是當前中小銀行存在著流動性風險;二是二季度房企債務集中到期,存在流動性缺口;三是貨幣政策仍需要配合財政端政府債的發行;四是彌補降息受到制約下總量政策的空缺。
日前,山東省發布《十大創新2022年行動計劃》,其中專門談到了《高端裝備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和《科技研發創新2022年行動計劃》,以及《新能源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中國重汽有望因此受益。
上周有清明假期,A股只有三個交易日,分別是4月6日、7日和8日。上周上證指數下跌0.94%,收于3251點;創業板下跌3.64%,收于2569點,為2020年7月以來的最低。其中,汽車板塊下跌3.06%,為2020年10月以來的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五,部分整車股出現了近期少有的大漲,海馬汽車和中國重汽漲停,廣汽集團上漲7.35%。
具體的,比亞迪周漲3.40%,收于243.98元,市值7103億元;長城汽車周跌5.12%,收于26.34元,市值2433億元;上汽集團周跌0.65%,收于16.94元,市值1979億元;廣汽集團周漲5.16%,收于11.83元,市值1238億元;長安汽車周跌3.43%,收于10.99元,市值839億元;江淮汽車周跌7.59%,收于9.99元,市值218億元;海馬汽車周漲6.79%,收于5.82元,連續3周上漲,市值95億元。
商用車方面,濰柴動力周跌1.19%,收于13.29元,市值1160億元;一汽解放周跌1.50%,收于8.56元,市值398億元;中國重汽周漲4.77%,收于12.30元,市值145億元。
鋰電池板塊上周下跌1.83%。具體的,寧德時代周跌4.61%,收于495.00元,市值1.15萬億元;贛鋒鋰業周跌3.77%,收于123.68元,市值1778億元;億緯鋰能周跌7.34%,收于75.50元,市值1434億元;天齊鋰業周跌5.28%,收于78.11元,市值1154億元;國軒高科周跌7.34%,收于32.08元,市值534億元。
3
港股:汽車板塊仍處弱勢
2020年疫情期間,互聯網股走出了一波大牛行情。時隔兩年,2022年的疫情期間,互聯網股卻加速下跌,可謂此一時彼一時。直至中美雙方監管層透露出合作的信號,才出現了觸底的跡象。
財大氣粗的互聯網公司也在這個時候加大了回購力度。有機構認為,目前電商的估值處于歷史低位,考慮到電商有望為全年經濟增長目標的達成貢獻重要力量,預計下半年業績有望觸底回升。
新能源車企是港股一大亮點。在港股資訊中,新能源汽車的新聞已經搶占了互聯網新聞的風頭,比亞迪和“蔚小理”成為港股的明星。
上周汽車業重磅消息是比亞迪正式宣布停產燃油車。王傳福日前公開表示:“如果說純電動車重點解決了增購需要,那么插電混動則有效解決了更多家庭首購和換購需要,對龐大存量燃油車市場形成了明顯替代效應。”
4月9日,蔚來發布關于近期生產與交付的情況說明,稱3月以來因為疫情原因,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蘇等多地供應鏈合作伙伴陸續停產,目前尚未恢復,公司整車生產已暫停。
港股上周有4個交易日,周二清明節停盤。港股清明節前一天大漲,清明節過后又連跌了三天。
上周,恒生指數下跌0.76%,收于21872點;恒生科技指數下跌2.24%,收于4422點。其中,汽車板塊下跌0.76%。
港股的中概互聯方面,騰訊控股周跌2.43%,收于369.6港元,市值3.55萬億港元;阿里巴巴周跌5.38%,收于103.8港元,市值2.25萬億港元;美團周漲0.64%,收于156.5港元,市值9675億港元;京東集團周跌2.88%,收于222.4港元,市值6917億港元;百度集團周漲0.07%,收于135.3港元,市值3827億港元;小米集團周跌4.21%,收于13.2港元,市值3297億港元;快手周跌3.90%,收于70.25港元,市值2983億港元。
車企方面,比亞迪股份周漲5.86%,收于238.4港元,市值6940億港元;吉利汽車周跌3.07%,收于12港元,市值1202億港元;長城汽車周跌3.19%,收于12.14港元,市值1121億港元;廣汽集團周漲3.49%,收于6.82港元,市值706億港元;東風集團股份周跌1.35%,收于5.86港元,市值504億港元;蔚來周跌3.77%,收于163.5港元,市值2728億港元;理想汽車周漲2.73%,收于105.4港元,市值2177億港元;小鵬汽車周跌0.09%,收于111.2港元,市值1906億港元;恒大汽車停牌。
A股和港股的汽車板塊仍處于弱勢之中,但部分車企上周走出獨立上漲行情,說明汽車股已不再是單邊下跌的趨勢;美股方面,汽車股普跌,無論是特斯拉、豐田,還是福特、通用汽車,這種情況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并不多見。
【版權聲明】
本文系汽車人傳媒原創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關鍵詞: 汽車人◆股市周評中概股續跌 汽車股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