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0 05:11:45
來源:騰訊網
漂亮的財報,解決不了時代中國的難題。即便已經將能夠抵押的籌碼All in,但是面對即將到期的美元債和百億短債,苦苦支撐的時代中國可謂危機四伏。
文|劉維
編輯|吳桐
當審計師在審計報告上簽字都是個新聞的時候,年報成為衡量很多房企經營健康度的一把尺子。但就算那些順利發布年報的房企,也不見得經營情況有多樂觀。
3月31日,時代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在線上舉行2021年全年業績發布會。
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時代中國錄得合同銷售額955.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8%;營業收入達436.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1%;核心凈利潤達48.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0.9%。
在就外界最擔心的債務問題解答時,時代中國執行董事牛霽旻在業績會上也忍不住高調說道:“2022年償債壓力較小,對于年內即將到期的債務均有完善的計劃安排。”
拿著這張說得過去的成績單,時代中國也在新聞通稿吹噓道:
“在2021年行業突圍的馬拉松賽中,時代中國用超前部署和快速響應,展現了實力房企的發展韌性與制勝之道”、“時代中國控股便是平穩度過周期波動的房企縮影”……
說實話,連央企都開始裁員的大背景下,各家房企誰又比誰強。且不說財報到底用了幾成美顏技術,時代中國這種“不管是不是先把牛吹出”的做法,無非是想給購房者、投資者信心,一來有利銷售回款,二來有利融資。
但打臉來得有些突然,對于時代中國這份還說得過去的成績單,就連審計師自己都沒啥信心。
據悉,時代中國控股的審計師安永在其2021年財務報告中指出,對公司可持續經營能力表示擔憂。
壞消息接踵而至。4月7日,穆迪也將時代中國的公司家族評級(CFR)從“B1”下調至“B2”,并將該公司的高級無抵押評級從“B2”下調至“B3”。評級展望仍為“負面”。
穆迪助理副總裁/分析師Kelly Chen表示,負面展望反映出該公司在未來12-18個月從公開市場籌集新資金以支持其商業計劃、恢復其流動性和滿足其再融資需求的能力存在不確定性。
光是活著,就已用盡全力
說起時代中國,算不上熱度很高的房企。但是在去年,這家房企因強制要求全員賣房而登上房企熱搜榜。
當時,時代中國開啟全員“強制”賣房,并為不同崗位設下賣房KPI:
普通員工1套,經理及普通總監每人2套;普通總監以上每人4套,副總裁6套;管理層所管部門完不成50%,管理層被裁,即使管理層自己完成目標,截止日期是1月15號。
隨后時代中國承認全員營銷是真,但裁員不實。但打臉來得非常快,時代中國去年還是裁員了。其員工人數同比凈減少近1400人,裁員率高達了21%,這其中工資成本就節省了1.2億元,占當時凈利潤的6.2%。
說實話,時代中國去年沒有被爆出債務問題,不僅僅要歸功于全員營銷/公司裁員,房企本身同樣在融資端進行著不懈努力。
首先是,時代中國將能質押的子公司股權,幾乎都質押了一個遍。從下面這張圖能夠看到,時代中國的老板子公司股權,大面積處于質押狀態。對于一家上市房企而言,這絕對不是一個好現象。
股權質押說簡單點就是拿自己的股份去和別人換錢,公司融資困難通過這個途徑確實可以解決公司短期資金緊缺的問題。
但是長期的股權質押,并且質押越來越嚴重的時候就不能這么樂觀看待了。因為股權在別人手中,一旦出現問題,上市公司的股權就會發生變化甚至會因此易主,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比如上海萊士,曾經的大牛股,因為股權質押越來越嚴重,甚至超過了90%,結果股票價格的大跌導致第一大股東被迫減持充當保證金,這一舉動確實解決了上市公司的問題,但是害苦了投資者。
被動減持導致了股價大跌,從而造成了散戶投資者嚴重損失。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上市之后不斷質押股權,這家公司的經營必然是出現了問題,我們甚至有理由懷疑股權質押得來的資金是否用到了公司發展上來,越來越嚴重的股權質押是不是大股東在故意為之,為減持套現采取的手段。
是不是大股東故意減持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時代中國能安然度過2021,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這種股權質押融資手法,以及離岸債券市場獲得融資。
據評級機構測算,時代中國控股離岸債券市場融資,這部分占到2021年底總債務的58%。
特別是,該公司在2022年4月有3.42億美元離岸債券到期和2023年3月有3億美元離岸債券到期。
考慮到不穩定的融資條件,該公司能否發行新債券為這些到期債務再融資的不確定性很高。
如果再融資渠道繼續中斷,時代中國控股將使用其內部現金來源償還其一大部分到期公募債務,這將減少其支持其業務運營的資金空間。
說實話,時代中國如果喪失融資能力的話,很難撐過今年。數據顯示,時代中國一年內應付票據和應付款,累計金額高達160億元出頭,同時還有約80億元出頭的短期債務,也是今年需要償還的。
需要還的債不少,但時代中國手里錢并不多。
據財報數據,時代中國控股的無限制現金從截至2021年6月底的222億元人民幣降至截至2021年底的147億元人民幣。并且這部分現金的一部分被保留在項目層面,無法在需要時立即動用償還公司債務。
值得一的是,在境外債務方面,時代中國今年將會有三筆到期,其中一筆3.42億美元的外債,本月就需要進行償還,但是目前僅僅回購了八千萬美元出頭。
但是除了這一筆外,美元債層面時代中國今年還需有兩筆。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些都是明面上的債務。眾所周知,很多房企為了年報好看,都會壓著款不放,現在年報季結束了,這部分錢終究還是要付出去的。
隨著財報季任務完成,這些款項將逐漸支付,有機構評估了時代中國真實可用的現金及等價物,或許在50-70億元之間。
而且很多房企都會為財報美顏,真實的負債情況,以及到底有多少短債著急還,只有房企自己心里清楚。
或許,時代中國的老板可以再業績會上說,償債沒有任何壓力。
但是賬面現金和債務金額差的不是一點,如果沒有后續融資補給的話,時代中國的問題將徹底藏不住。
而2022年的融資注定是優質房企的特權,時代中國或許會很難。
未來更難,評級被機構紛紛下調
對于時代中國而言,沒有最難只有更難。越是在信心貴如黃金的時候,評級機構對于時代中國的看法卻越發悲觀。
2月17日,評級機構穆迪將時代中國公司家族評級將Ba3下調至B1,高級無抵押評級從B1下調至B2,其評級展望仍為“負面”。
由于時代中國嚴重依賴于債券市場融資。穆迪表示,考慮到融資渠道的收窄,時代中國未來6-12個月可能無法以合理成本發行大量新債券,為到期債務進行再融資。
3月10日,惠譽將時代中國控股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BB-"下調至"B+",展望為"負面",同時還將高級無抵押評級從"BB-"下調至"B+"。
近日,穆迪也對時代中國提出悲觀展望。穆迪預測,鑒于時代中國控股的合同銷售額下降,以及債務資本市場渠道受限,公司的流動性將減弱。
具體而言,穆迪預計由于可售資源減少和購房者信心減弱,時代中國控股的合同銷售額在2022年將下降35%-40%,并在2023年繼續下降,合同銷售額的下降將降低公司的經營現金流,進而減弱其流動性。
穆迪的眼光是準確的。據數據顯示,2022年1-3月,時代中國實現累計合同銷售(連合營項目銷售)金額約為141.67億元,同比下滑30.1%;簽約建筑面積約為86.1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6.5%。
回顧時代中國發展歷程,造成如今局面的原因,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人會生病,多多少少因為作;企業得病,不是“作”,就是運氣差,踩不準政策風向。
岑釗雄曾表示,時代中國距千億目標沒有那么遙遠,時代中國的千億目標可以在短期里實現。對于沖擊千億更是成為更名后的時代中國規劃內的事情,過于激進地沖擊千億,甚至于成為岑釗雄的一種執念。
但是眼下的時代中國,似乎比其他的房企會更加艱難。因為時代中國的項目90%都集中在廣東,而且以舊改項目居多,這些項目大多前期投入巨大,開發銷售緩慢。
所以當融資通道被慢慢關閉的時刻,越是依靠企業造血能力的當下,時代中國就越是艱難。因為項目去化需要時間,但是債務逾期就是信用危機。
而這也是時代中國的死循環。
關鍵詞: 子公司股權大面積質押 時代中國光是活著就已用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