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8 10:48:02
來源:騰訊網
文|聰明小生 校對|李蓉婳
原創內容,請勿搬運抄襲,違者必究
外賣是互聯網電商時代的產物,而中國的人口基數大,在龐大的人口基礎之上,外賣市場也是非常廣闊。
每一個新興的互聯網事物,必定會引來眾多資本家的追捧。許多年前,國內各大互聯網巨頭欲分一杯羹,爭先恐后進入外賣市場,但是經過多輪洗牌之后,如今能叫得上名號的外賣平臺,也只剩餓了么和美團。餓了么背靠阿里,美團背靠騰訊,但相比之下,如今顯然美團更勝一籌。
都說淘寶電商平臺的出現沖擊了線下實體店,導致許多實體店難以生存,而馬云又是中國電商時代的引領者,因此許多人想讓馬云“背鍋”。那么外賣呢?外賣也是電商的一種,不可否認,外賣出現之后,對線下餐飲行業也造成了非常大的沖擊,那么這個鍋又要讓美團CEO王興來背?這種邏輯顯然是不合理的。
有句話說得好:“存在即合理。”即使沒有馬云,也有李云、王云;即使沒有王興,這個世界上也會有李興、張興。這些事情總會有人去做的。
外賣的出現是件好事,它們幫上千萬人解決了就業問題,那么時至今日,作為中國最大的外賣平臺的美團,在王興的帶領下發展得怎么樣了呢?從財報數據可見一斑。
近日,美團發布2021年全年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美團營收1791.3億人民幣,而2020年為1147.95億,同比增長了56%,跟市場此前1795.35元的預期營收相差無幾。乍一看,能實現超50%的同比增長,美團去年的收入確實亮眼,但是美團賺了多少呢?答案會出乎你的意料。
據美團的數據,公司2021年全年凈虧損235億元,調整后凈虧損156億,而上年同期收益為31.2億!換句話說,美團在過去一年里收入大增的情況下,不僅沒賺錢還虧了不少。
相比之下,備受大家關注的外賣業務怎么樣了?
在美團的收入結構中,主要包括餐飲外賣963億元、到店酒店及旅游325億元,以及新業務等約503億元。由此可見,外賣收入占比超過50%,是美團公司的營收核心。
美團另外透露,過去一年在平臺上大約有527萬的外賣騎手獲得收入,而在963億的外賣營收中,美團外賣騎手成本為682億,騎手成本占餐飲外賣收入的比例高達71%,但美團從商家用戶收取的餐飲配送服務收入為542億,這表明美團去年給騎手補貼了140億的配送費。在電話會議上,王興透露:“第四季度公司每單外賣虧超過1元!”
事實上,導致美團去年真正出現虧損的,并不是外賣業務。除了受到疫情的影響之外,過去一年美團為了優化產業,持續加大全國范圍內包括倉配物流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再加上新業務及其他部分的發展,這些需要花費大量的開支。去年美團繼續擴大對新業務,尤其是商品零售的投入,主要包括美團優選、美團閃購和美團買菜等。
2021年年初,以阿里、美團、京東等平臺引領的社區團購突然火了一把,但是被人們“罵火”的,為什么被罵呢?因為這些巨頭通過瘋狂補貼的形式進行“低價傾銷”,威脅到線下小商販們的生存。
美團作為餐飲行業的領導者,對社區團購的投入自然不會少,2021年以社區團購為主的新業務經營虧損由2020年的109億擴大到384億,這是虧損的主要原因。
之前在互聯網坊間有一個話題特別火,說的是美團外賣產業鏈存在一個怪象:平臺不掙錢、商家不掙錢、外賣騎手也不掙錢,而消費者花的錢越來越多,這錢到哪里去了?
事實是,消費者花的錢越來越多是真的,商家和騎手不掙錢是真的,但平臺不掙錢是假的,美團外賣業務其實挺掙錢,但美團把掙來的錢用來投資到其它業務了,因此給人不掙錢的感覺。
關鍵詞: 美團財報出爐商家騎手不掙錢 美團還虧156億 錢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