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虧損156億元:財報陰霾下的美團B面

2022-03-27 11:35:46

來源:騰訊網

數據表象下的布局。

又到了上市公司“交卷”季。

3月25日,美團發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美團營收達到495.23億元,較去年379.18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30.6%;期內經調整虧損總額則從2020年同期的14.37億元增加至39.36億元,同比擴張幅度達到174.0%。

全年來看,美團的財務狀況無疑是進入了冬天——營收再創新高,但虧損也“再創新高”。2021年,美團營收為1791.28億元,同比增長56.0%;與此同時,其全年經調整凈虧損高達155.72億元。此前,在2020年,美團還保持著31.21億元的經調整凈利潤。

1

吞利之火有望降溫

坦承地講,這種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并非美團一家。互聯網平臺如今走到了十字路口。一方面是全球零售業正面臨寒冬,且政策監管趨嚴;另一方面是資本市場的跌跌不休。而頭部的企業感受應該最明顯。

如果復盤美團走過的路徑便會發現,沒有“邊界”,承載著美團最大的想象力和野心。梳理一下美團的基本模式。一言以蔽之,美團是以外賣起家,隨后介入到店酒旅,以及諸多創新型業務(如充電寶,買菜,餐飲供應鏈等等),美團的生態圈不斷外擴,形成一套生態系統。而生態系統的打造,意味著它不得不花費巨大力氣打贏一場場苦戰,虧損從一開始就無可避免。這是一個大前提。

翻閱此次財報可以發現,造成美團全年近156億元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以社區團購為主的新業務虧損大幅攀升。

具體來看,2021年,美團新業務及其他分部的經營虧損達到384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了約3.5倍。同期,美團的外賣餐飲業務經營凈利為62億元,同比增長了121.4%;到店、酒店及旅游業務實現經營凈利141億元,同比增長80.0%。

這也就意味著美團的新業務,吞噬著外賣和到店酒旅來之不易的凈利潤,成為拖累整體業績的源頭。不過這一團燃燒利潤的火焰有望出現降溫的拐點:Q4美團新業務的經營利潤率為-69.5%,環比已開始收窄。

其中,新業務中最為重要的美團優選,已逐漸將戰略目標由 GMV(商品交易總額)和訂單量,轉向毛利率優化和虧損率的改善,未來可能會逐步收窄虧損。

美團管理層也在電話財報會上稱,未來在新業務上會著手提升經營效率及單位經濟效益。這也符合目前互聯網企業從往日燒錢換市場,轉向踏實過日子的趨勢。

2

重投科技研發背后的技術氣質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季度真正相對超質量的答卷在于利潤上,各個分項業務全面超預期。

比如,壟斷的外賣業務。頂住了外賣用人合規成本的試點性推行,享有絕對市占優勢的美團能夠通過降低用戶補貼來對沖傭金變現率的下行,外賣在各種天災和人為的壓力當中,經營利潤超出了市場預期2個億。

還有成熟的到店酒旅業務。雖然酒旅受到疫情復發的打擊,但是關鍵市場到店業務的表現依然堅挺,尤其是廣告收入增長依然有 31%,而且由于到店廣告的超高毛利,帶動這塊業務利潤率再創新高,達到了45%,經營利潤超出市場預期3個億。

細化地梳理財報不難發現,美團虧損的原因還有兩個來源——一方面源于外賣騎手成本的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則與美團加大研發支出和建設零售業務物流體系有關。

2021年美團進行了戰略轉型,將零售提高到更高的戰略層面,王興首次對外提及公司戰略為“零售+科技”,不再是以吃為核心的“Food+Platform”。

財報顯示,美團研發開支由2020年的109億元增至2021年的167億元,同比增長53.1%。主要由于業務擴張導致雇員福利開支增加。

一方面,美團加大無人物流研發投入,美團無人機已在深圳進行常態化試運營近1年,截至目前已覆蓋8000多戶居民,完成面向真實用戶的3萬訂單。美團城市低空物流運營示范中心在上海落地,將逐步覆蓋華東地區的“3公里15分鐘達”低空智慧物流網絡。另一方面,美團自動配送車在核心產品研發上也取得突破進展。基于美團配送業務場景需求,2021年4月,自主研發的新一代自動配送車魔袋20發布,這是美團自動配送面向室外場景推出的低速即時配送的解決方案,標志著美團自動配送車初具量產能力,發展進入新階段。

與阿里騰訊等市值超百億的大公司比起來,美團在技術方面并不搶占輿論的注意力,尤其在涉及到互聯網底層技術方向性探索方面。而在逐漸向一個超級互聯網公司跨越的當下,美團選擇在這方面加強。

3

無邊界擴張與冷酷取舍

玩過《三國殺》桌牌游戲的人都知道,其中一張錦囊牌叫萬箭齊發,事實上這用來形容BAT等互聯網公司一直強調的開放精神非常貼切。BAT一直的布局策略向來就是有容乃大、無所不包,而美團事實上也是一度奉行此策略。

不過顯然,如今的美團正打著一場戰略上的持久戰。不過,“變重”需要付出時間,付出代價,而在這個零工經濟備受審視、餐飲行業進入寒冬的時期,每走上一步都需要美團謹慎思量與拎清取舍之道。

從美團的生態版圖上來看,首先啟動的是外賣,而賺錢或者成長性最強的則應該是創新業務,如果要確保這套機制的健康有序進行,其前提就是外賣業務有足夠的“燃油”帶動后續業務。因而市場更加關心的是,在一季度甚至今年全年各地疫情頻發的情況下,對于成長拐點若隱若現的美團外賣業務來說,美團自己怎么判斷和指引這一年的訂單增速。

好在美團正在通過調整新戰略與新業務,并持續加大對未來的投資,一步步構建在未來競爭中新的護城河。這必然會帶來進一步的虧損。

但應該承認的是,虧損只是戰術性,透過美團的虧損數據表象,更應該將目光聚焦于美團每一枚棋子的布局與戰略性大動作。

關鍵詞: 凈虧損156億元財報陰霾下的美團B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