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回調不用怕!熊市交易策略來了

2022-03-05 13:04:13

來源:騰訊網

美聯儲和美國政府已向經濟和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以抗擊疫情。顯然這奏效了,經濟活動迅速反彈。股票和其他資產價格飆升,在許多情況下,現在的估值與 1999 年和 1929 年的情況相似。

不過,財政支出正在回歸正常化,美聯儲警告投資者,他們已準備好取消刺激措施。這種貨幣和財政流動性的逆轉并不能保證資產價格的逆轉,但它意味著熊市的可能性增加。因此,是時候開始考慮熊市策略了。

熊市與牛市策略

投資者大部分時間都在牛市中進行進攻。換句話說,他們選擇了他們認為會跑贏大盤的最佳資產類別、資產、行業和股票。

在牛市中,犯錯的懲罰也通常是正回報,盡管不如市場好。

不過,當下跌趨勢來臨時,一些投資者未能對熊市做出反應,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彌補損失。

我們需要在熊市時進行防御,這帶來的損失比較有限,以至于在股市估值更合理時,還會有現金買入。

鑒于貨幣政策即將發生變化和極端的高估值,熊市交易策略或許需要考慮了。

回避熊市的好處

下圖追蹤了過去 30 年的標普 500 指數。紅色部分代表標普指數回報為負的一年期間。

在過去 30 年中,只有兩次長期熊市。分別是 21 世紀初的科技股大泡沫及 2007 年的次貸危機。

在過去的 30 年中,兩次熊市下跌僅大約 4.5 年。然而,投資者花了 10 年以上的時間才回本。

虛線顯示,在科技股崩盤后六年和金融危機后五年,標普 500 指數才重新回到之前的高點。

牛熊市場的差異

熊市往往是短暫的,但價格波動更劇烈。牛市持續時間更長,波動性更低。

自 1990 年以來,標普 500 指數的平均年化實際波動率為 14.7%。在 2000 年和 2008 年的兩次熊市中,平均為 23.9%。在其余期間,平均為 13.2%。

下面顯示了自 1990 年以來牛市和熊市的實際波動率概況。牛市中 75% 的實際波動率低于 16%,熊市中 70% 的實際波動率高于 16%。 幾乎三分之一的熊市波動率都在 28% 以上。

回顧 2000 與 2008

下圖顯示了 2000 年至 2003 年的熊市。如紅線顯示的那樣,下跌的大部分發生在三段。

第一次下跌是市場在八個月內下跌了 26%。第二次拋售也有類似的損失,但只用了四個月(一半時間),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下降的百分比也相似,但只用了兩個月(再次減半)。

同樣重要的是,隨后出現了顯著的反彈。在第一次大幅下跌后,標普 500 指數在一個多月內上漲了 14%。第二次下跌之后,兩個半月內上漲了 26%。這些熊市反彈讓投資者松了一口氣,并希望下跌已經結束。事實證明,它們對逢低買入的投資者都是致命的。

2008-2009 年的熊市與 2000-2003 年不同,但它提供了類似的教訓。如下所示,下跌發生在四個段紅線中,與 2000-2003 年一樣,前三次的下跌時間逐漸縮短,但最后一跌比前一次耗時更久。與 2000-2003 年不同的是,拋售之間的反彈并不突出。

熊市策略的意義重要,如果你損失了 50% 的本金,你需要 100% 的盈利才能回本,這顯然更難。

如何交易熊市

考慮到巨大的波動性和極端的悲觀情緒,熊市交易往往令人沮喪和復雜。

熊市下跌發生在短暫且波動的時期。此外,隨著熊市的繼續,這些時期的持續時間往往會縮短。

這是合乎邏輯的,因為從牛市到熊市的最初轉變通常發生在投資者瘋狂的時候。

這時,那些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毫無戒心的人會正常出價,他們認為正在以折扣價購買股票。

一旦熊市建立起來,看漲的投資者往往會變得不那么熱情。他們舔舐傷口,變得更加恐懼,并且不那么快逢低買入。因此,隨后的下行趨勢發生在較短的時間范圍內。

熊市反彈可能很激烈。如此高的波動性使我們難以管理我們的情緒,應該貪婪還是恐懼呢?

但是,熊市中的超賣時間可能比牛市中的典型情況要長,并且超賣水平更極端。最后,超賣狀況可能并不意味著強勁反彈,而只是在進一步走低之前進行盤整。

熊市很難,你需要逆行

投資大佬 Stanley Druckenmiller 曾指出,在熊市中總是非常困難,股票交易沒有節奏,你會看到報復性反彈,你被擠出空頭,被迫參與各種各樣的游戲。

上漲趨勢往往更久,因此,投資者將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進攻上,并選擇表現優于市場的資產和行業。但長期的牛市會讓我們自滿,忘記如何防守。

防御是復雜的,因為它違背了人性。動蕩的市場也夸大了驅動非理性行為的恐懼和貪婪情緒。

在熊市中,建議依靠技術研究,但要了解基本背景。用不常用的策略成功避開熊市,可以在其他人拋售股票時以極低的折扣購買股票。

恐慌時買入可能不舒服,但歷史證明,那些罕見的時期對你的財富非常有利。

正如沃倫·巴菲特曾經說過的那樣—— “當別人貪婪時恐懼,當別人恐懼時貪婪。”

關鍵詞: 美股回調不用怕熊市交易策略來了 交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