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5 09:31:39
來源:北京日報
(資料圖)
我國科學家在新冠病毒抗體研究中又出新成果。近日,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張林琦聯合團隊,對新冠病毒原始株進行分離實驗,發現新冠病毒原始株感染形成的免疫印跡具備對抗新冠病毒突變逃逸的潛力。分離獲得的廣譜高效中和抗體是新一代抗體藥物的優質候選,為下一代新冠疫苗的設計和優化提供了重要參考。
BF.7、BA.5.2等新冠病毒奧密克戎突變株對原始株病毒感染者和疫苗接種者體內建立的免疫屏障構成沖擊。奧密克戎及其子代病毒是突變株的典型代表,其表面刺突蛋白高度突變,使其具有較強的逃逸抗體識別能力。
清華教授張林琦團隊從9名新冠原始株病毒感染康復者體內分離到近500株抗體,從中挑選了40株抗體進行廣譜中和能力評估。其中,13株抗體能夠保持對貝塔和德爾塔等重要突變株的中和能力,但隨著奧密克戎突變株的出現,其中6株抗體失去了中和能力。“仍然有7株抗體能夠中和所有的突變株,這說明新冠病毒原始株感染形成的免疫印跡確實具備對抗新冠病毒突變逃逸的潛力。”張林琦說,進一步的研究結果顯示,其中一些抗體對BF.7、BA.5.2等突變株均保持高效中和能力。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