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IPO|背靠小米仍虧損,純米難再造電飯煲神話

2023-03-14 14:53:24

來源:騰訊網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婷 實習生 陳鄒心怡

繼華米、云米、石頭科技等小米生態鏈企業之后,又一家“米家軍”企業開啟上市之路。今年1月,互聯網廚電品牌純米科技重啟IPO計劃,由廣發證券進行上市輔導。此時距離其上次終止上市輔導,僅過去了4個月。

IH電飯煲的“大”單品,還有小米這一“大”客戶,是純米科技最鮮明的特征?!按蟆蓖馕吨^大規模的銷售收入和市場影響力,但反過來也隱含了對某一客戶依賴性強和多元化的缺失。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梳理發現,純米科技對小米集團的關聯銷售金額占比超八成,“小米依賴癥”顯而易見;“一招鮮”也難擋業績頹勢,去年上半年公司由盈轉虧。


(資料圖片)

背靠小米

宣稱打破日本電飯煲壟斷

成立于2013年的純米科技專注于智能廚電領域,次年加入小米生態鏈,并在2016年推出首款米家壓力IH智能電飯煲,售價為999元,宣稱要打破日本電飯煲壟斷,既回應了消費者對于品質廚電的需求,又賺足了噱頭。所謂IH電飯煲,即電磁加熱電飯煲,當時國內同類產品的技術和市場普及率對比日本仍有差距,導致去日本游玩的中國游客寧可花重金背電飯煲回國。

純米科技IH電飯煲的橫空出世,改寫了國內的電飯煲市場格局——2014年,中國IH電飯煲的市場占比只有15%;該電飯煲2016年推出時,僅用47秒全部售罄;截至2021年10月,純米科技米家電飯煲系列總銷量已超過1000萬臺;去年雙11純米科技的電飯煲4小時銷量突破4.1萬臺。

爆款產品的熱賣和小米的品牌支撐,讓純米科技一度成為投資人眼中的香餑餑。2015年至2021年,純米科技已完成7輪融資,幾乎保持一年融資一輪的節奏。值得一提的是,飛科電器持有純米科技14.18%的股份,為最大外部投資方。

2021年底,純米第一次發起IPO,彼時由招商證券輔導,但卻在2022年9月簽署了終止輔導協議。關于終止的原因,協議指出是由于招商證券輔導工作安排與純米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計劃協調難度較大,結合當前市場政策環境及純米科技未來發展戰略而作出的決定。

由盈轉虧

重啟IPO陷入尷尬處境

IPO計劃的延緩,卻讓純米科技陷入尷尬處境。2022年純米科技總體經營情況并不樂觀,根據Wind數據,2022年上半年純米科技實現營業收入8.73億元,凈虧損1995.51萬元,上年同期凈利潤3024.65萬元,由盈轉虧。

某種程度上,這與廚房小家電的行業發展疲軟不無關系。據奧維云網(AVC)傳統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22年廚房小家電共計13個品類零售額520.3億元,同比下降6.7%。消費者在“宅經濟”帶動下居家添置了眾多小家電,后續產生擱置現象,這一現象也讓消費者在購買廚房小家電產品時更加警惕。

但是,純米業績虧損并不能完全讓行業環境“背鍋”。以電飯煲品類中規模體量居前的蘇泊爾和九陽為例,根據蘇泊爾2022年業績預告,其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88%至8.03%;而九陽2022年前三季度的歸母凈利潤雖然同比下滑,但破壁機、電飯煲和空氣炸鍋等品類表現亮眼。

“小米依賴癥”則是純米科技虧損背后的一大隱患。根據去年第二期上市輔導工作進展情況報告,最近兩年,純米科技對小米集團及其關聯公司的關聯銷售金額,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均在85%以上,存在客戶集中度較高的問題。而未來小米能否長期綁定純米進行合作,仍是未知數。

缺乏爆款

三大自有品牌發展停滯

值得一提的是,純米科技上市時機或與老股東退出有關。一級市場的基金投資周期通常為5年投資,2年退出。如今距離純米第一輪融資恰好8年,上市也有利于彌補一些老股東此時退出留下的資金缺口。

然而,無論是面向資本市場講好故事,還是著眼于企業的長期發展,業績下滑和過度依賴小米已然成為純米科技難以回避的問題。

純米科技顯然也有意通過自主品牌的運營來減少對小米的依賴。公司成立了TOKIT廚幾、圈廚、知吾煮三個自主品牌,并分別賦予“高端互聯網廚電”“圈出精致 廚享美味”和“新中式廚房生態品牌”的差異定位。

近期,純米還闖入人形機器人賽道,公布了人形仿生機器人“大強”,能夠靈活進行行走、上下樓梯、手勢表達等日常動作,可與純米旗下的智能廚電產品進行基礎互動和操作,借此強化自身的科技、智能屬性。

不過,繼IH電飯煲一炮而紅之后,純米再造爆款之路卻未見成效,自有品牌的規模小、品牌力弱,智能標簽也并不顯著。以天貓官方旗艦店為例,記者近日梳理發現,定位于高端互聯網廚電的TOKIT廚幾,銷量最高的是月銷6000件的電蒸鍋,熱銷品類較為常規且不具備很高的科技含量,而該品牌的IH電飯煲少了小米的品牌加持,在899元的活動單價之下,月銷量也不到50件;而自主品牌圈廚賣得最好的產品只有1000件左右的月銷量,而知吾煮單件最高月銷量也僅有300件左右。

質量關難過

新建制造基地能否奪回市場主導權?

在與小米的早期合作中,純米科技是單純的研發和供應鏈整合平臺,缺乏自有的生產制造能力,受到代工企業排產的制約,難以直接把控產品質量和市場主導權。

2021年9月,純米科技將華南總部落地廣東佛山,將以佛山為重要陣地,持續加強技術開發團隊建設、產品研發、先進制造技術積累與創新,并進一步形成上海黑科技與內容研發總部,與佛山華南總部的優勢互通。直到2022年10月,由華南制造基地自主生產組裝的首臺產品——廚房機器人C1下線,純米的生產制造環節才有了突破。

在產品質量把控方面,純米科技也曾因生產不合格智能電烤箱而受到處罰。2021年10月,根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純米科技生產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的智能電烤箱共25臺,以255元/臺的價格共售出3臺,監管部門對其依法沒收違法所得416.1元,罰款6375元。當年12月,純米科技對同一規格型號的智能電烤箱進行召回,涉及108臺,原因是產品發熱不符合對應條款規定,電源軟線絕緣層可能會出現絕緣性能下降或失效的情況,極端情況下可能會造成產品短路起火。

記者留意到,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也有不少純米相關產品的投訴。以小米電飯煲為例,有顧客反映內膽涂層起泡脫落,還有顧客稱電飯煲在煮粥過程中遇到機體冒白煙、米飯湯水流出的故障情況。

公司在官方公號文章中提到,純米科技“開啟了一個與‘國產電飯煲質量不好,做米飯不好吃,電飯煲就要去日本買’這一刻板印象作斗爭的故事”,并稱純米在小家電或硬件行業的速度堪稱黑馬。如今,這一故事即將進入IPO的新篇章,以大單品帶動整體銷售、背靠小米生態鏈的發展模式已危機四伏,純米究竟是千里馬還是“偽黑馬”,仍需經過市場考驗。(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董鵬程

校對 | 趙丹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