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熱文:各校出妙招,新學期北京中小學體育課從“找狀態”開始

2023-02-21 09:40:51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后首個學期,北京中小學體育課有了新變化——開學一周,分層設計體育課和課間操,學生自己監測身體健康狀態,課間游戲和家庭作業作為輔助……各校出妙招,幫助學生安全健康地“重啟”體育活動。

體育活動分階段找節奏

從居家模式切換至開學狀態,學生的健康狀況是各校關注的重點。很多學校調整了體育活動安排,分層、分階段幫助學生適應鍛煉節奏,回歸常態。


(資料圖片)

上午10時30分,中關村三小北校區的綜合性體育館里,各班學生正在跟著體育老師的指令進行隊列練習,迅速完成原地轉體、踏步等動作的同時,學生們高聲喊出口號,個個精神飽滿。隨后,輕快的音樂響起,各班領操員站上領操臺,所有學生踩著節拍動起來,跟著音樂抬抬腿、舒展手臂。

“喊口號其實是在練習心肺,韻律操、跳長繩等以柔和的全身性運動為主,讓孩子們在低強度、低密度的鍛煉中,逐漸恢復體能。”領操臺旁,該校體育學科主任李兵正在觀察學生們的運動狀態。他介紹,該校制定了一份“28天元氣恢復鍛煉計劃”,主要分為5個階段:第一階段以全身深度拉伸為主,緩解身體不適;第二階段以全身舒展和有氧適應為主,通過游戲和活動設計,開展低強度、低密度的鍛煉;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逐步增加運動強度和運動密度,加入慢速跑等心肺訓練和低強度力量訓練,激活全身肌肉群、恢復體力;第五階段,學生恢復常態化體育鍛煉,強化運動能力、提高免疫力。“老師們會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課間活動和體育課的鍛煉項目,讓每名學生都能健康、安全、快樂地運動。”

北京十一學校一分校也設計了1個月左右的校園鍛煉“適應期”。該校體育學科主任陳健介紹,體育課按照安全第一、循序漸進的原則,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安排15至20分鐘的技能練習,如排球的兩人傳球、運球等,學生運動強度控制在每分鐘心率120次左右;第二階段是20至25分鐘的力量練習、身體素質練習、身體協調性練習,幫助學生恢復肌肉關節和心肺功能,適應體育課的強度,心率控制在140次左右;第三階段是在上一階段的基礎上,提升運動強度;第四階段基本恢復正常運動強度。“我們會關注學生動作是否標準,保證安全,同時與班主任、家長多溝通,隨時跟進調整計劃。”陳健說。

做自己的健康管理師

不少學校還在體育活動中增加了健康狀態監測環節,老師在確保教學安全的同時,引導學生做自己的健康管理師。

中關村三小的體育課上,學生們分組站好,跟著老師學做動作:一邊走,一邊俯身繃直腿、用手夠腳尖,一組做完,改為單腿支撐,向后折疊小腿拉伸,再換動作,單腿交換支撐,雙手抱膝提踵向前走……一套運動做完,體育老師張嘉煒掏出秒表,帶著學生們自測心率,10秒后,他叮囑道:“10秒鐘心跳超過20下的舉手,接下來做運動,要注意慢一點兒。”看到舉手的只有三四個孩子,張嘉煒放心了。他解釋:“我們會根據這10秒鐘的心率監測,推算學生一分鐘的運動強度,如果有學生心率高于每分鐘120次,我們會及時關注這些學生,同時適當調整鍛煉的內容。”

北京市第十一中學的學生在體育課上都戴上了智能腕表,方便隨時監測身體狀況。“之前我們在課上要時刻觀察學生的情況,一旦大汗淋漓、氣喘吁吁,會及時做出針對性的調整。有了智能設備做輔助,我們的判斷就更準確了。”開學一周后,該校初一年級體育教師耿輝已經感受到智能設備帶來的便利。前幾天,他在課上帶學生進行簡單的50米跨步跳時,發現一名平時運動能力較強的男生突然喘得厲害,平板上的數據顯示,這名男生的心率已經超過建議值。“我立刻讓學生降低跨步頻率、縮減步幅。”耿輝說,看數據自我調整運動節奏的過程,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識,課后老師們還會根據系統給出的分析數據,改進教學計劃。

家庭體育作業花樣多

還有學校充分利用課后時間,安排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和家庭體育作業,作為校內體育鍛煉的有益補充。

新學期開始,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豐臺學校給學生布置的體育家庭作業內容有所調整。“以往,我們是通過兩周的訓練,幫助學生恢復到最飽滿的狀態。今年我們拉長了恢復時間,調整了體育教學內容。”該校體育教研組長、德育處主任蔣麗萍說,考慮到學生的體質恢復狀況,學校改變以體能課為主的做法,將技術課提前,“比如我們現在正在上的課就有籃球、跆拳道、排球、武術等,家庭作業也會與課堂上的內容相配合。課后作業不會安排高強度的訓練,大多是一些技術要點的鞏固。”本學期,蔣麗萍負責教授高中的跆拳道課,她嘗試布置了創新性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一個模塊的學習后,以團隊為單位自編一套跆拳道舞。

八一學校也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體能恢復情況,隨堂布置課后體育作業,該校體育教研組組長黃虹說:“對于即將迎接中高考的初二初三、高二高三的學生,我們也做好課后練習指導,讓孩子們先調整好狀態。”

在陳經綸中學帝景分校,午休時間校園里充滿歡聲笑語,學生們來到操場上自由活動,開展跳皮筋、跳長繩、羽毛球等互動類的體育活動。為了豐富課間娛樂活動,該校鼓勵學生自己帶跳繩、球拍、翻花繩等物品進校園,并且為各班配備了“課間游戲大禮包”,有五子棋、象棋、魔方魔尺等益智類游戲,通過低強度的趣味活動幫助學生盡快適應校園生活。

關鍵詞: